货以稀为贵。当茅台酒被人为炒作成为稀缺商品时,它的价格早已脱离实际价格。 2011年底,茅台酒价格最为癫狂的时期,白酒二级经销商杨宁(化名)以每瓶1800元的进货价批了近100箱茅台酒。与当时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样,杨宁认为茅台“只涨不跌”的神话将继续,因此即使占用了百万资金也在所不惜。 岂料,仅仅不到一年,市场已今非昔比,如今茅台的零售价也早已在1800元之下,更不用说一批价已降至1300元左右。看见市场形势不妙,杨宁现在急于出手手头的茅台酒,但即使1300元也无人接手,只能在手中“套牢”。 事实上,和杨宁同样遭遇的茅台酒投资人并不在少数。在10月15日于福州举办的一个酒业论坛上,现场嘉宾透露,很多资金是在茅台批发价高达1900元时接的货,到年中批发价降至1300元左右的时候,快绷不住要“斩仓”了,所幸9月份贵州茅台(600519.SH)提价信息暂时提振了投资人信心。 但这被形容为“白酒业最后一针鸡血”的提价之后,茅台酒投资炒家们的信心还能维持多久?茅台酒的价格在明年还能重回2000元之上吗? 民间囤积2万吨 2006年~2011年,茅台酒持续大幅涨价使囤茅台的酒商和投资客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今年以来,茅台酒终端价及批发价都有了大幅度的下跌,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众多投资客囤积待涨的心理致茅台酒社会库存长期高企,而今年底到明年,随着投资人的逐渐理性,茅台酒终端价格将继续回调,回归1500元以内的理性价格。”资深白酒流通业内人士王万全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在王看来,茅台酒的理性价格为1200~1300元。 王万全透露,按照业内的共识,茅台酒的社会库存或达到茅台酒一年的供应量,约300~400万箱,若加上经销商的渠道库存,或达茅台酒两年的供应量,约2万多吨。 茅台酒每年的供应量是多少?实际上贵州茅台从未公布茅台酒市场供应量的官方数据,不过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去年透露过一组关于茅台销量的数据:“以2011年为例,今年计划生产量29000吨,搞得好可以做到3万吨,但是今年投放市场的茅台只有11000吨,也就是说,5年以前的产量就是今天的销量。”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贵州茅台往年年报发现,5年前的2007年茅台白酒产量为20214.4吨,其产能在今年释放,扣去系列酒的量,则今年茅台主品牌酒供应量约不到1.5万吨。 酒类咨询专家铁犁的估算与王万全及赵克志大致相同。 铁犁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茅台酒去年供应量约1万多吨,去年社会库存约7000~8000吨(1吨酒约2000瓶),经销商库存约6000~7000吨,今年因价格下跌而使社会投资客甩掉了不少囤货,但经销商库存却增加了约4000吨。按铁犁的估算,茅台的社会库存及经销商库存也约2万吨。 实际上,据王万全提供的数据,五粮液(000858.SZ)的主品牌酒每年供应量为1.2万吨,与茅台酒相近,但其厂外库存却比茅台酒少了几倍,约4000多吨,其中经销商库存3000多吨,社会库存1000多吨。这还是今年形势不好库存有所增加后的数据。 “茅台酒价格是否会继续下行关键要看明年3、4月份后,如果届时其价格依然坚挺,则茅台挺过艰难期,如明年经济形势依然不见好转,投资客大量抛售库存,则茅台价格体系将极其危险,终端价极有可能会跌至1200元上下。”铁犁分析称。 又一轮“郁金香泡沫”? 有分析人士指出,茅台多年来巧妙利用价格杠杆稳固其地位。在终端和渠道上,茅台通过控量保价、断货提价等手段不断制造产品稀缺的态势,进而作为提价理由,拉开与二线品牌的差距,变产能劣势为产品稀缺优势。同时,茅台还通过炒作陈年酒价格等手段,以给消费者造成茅台具有较高收藏和投资价值的印象,以此佐证其高端形象。 茅台酒的投资客们也就是靠着这样的“茅台神话”一直囤酒待涨,形成了畸高的社会库存。人们普遍认为,除了部队、政府团购外,真正被社会消费者喝掉的茅台少之又少。 如果仅是这些社会库存或许并不为过,毕竟茅台酒能保质较长时间,有资金实力的人还是愿意占用资金多囤几年。但是随着茅台酒不断扩产,供求关系改善后,其价格还会继续如此高涨吗? “我一听到茅台酒要扩产到5万吨,我头都疼了,这些产能以后大量释放到市场上,茅台酒可能直接就跌到800元了。”盛初咨询董事长王朝成在近日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在他看来,高端白酒的关键在稳价控量。他透露,9月提高出厂价后,茅台酒批发价有所回升,但节后就再未见回升甚至开始下降。 贵州茅台2011年年报表示,计划到2015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到45000吨,系列产品产量达到60000吨。比2011年的茅台酒及系列产品基酒39532.62吨高出不少。 王万全透露,他身边现在很多手中有茅台酒的二三级批发酒商都是负资产。“手中货品价值低于进货价,资金使用率低,现金流面临风险。”王感叹,“年产量仅有1-2万箱的拉菲酒的价格近两年都大跌三成了,茅台酒的跌价幅度或将差不多。” “茅台炒作泡沫涨到一定程度早晚要破的,当年的荷兰郁金香球茎市场就是血的教训。”一位投资界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