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我的职业是读书写字
随着时代的进步,自由撰稿人作为一种全新的自由职业开始在国内风行起来。有人预测,21世纪文化领域中最热门的自由职业将是自由撰稿人,现在看来,此言不虚。他们的出现无论是对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新鲜血液的注入上,还是在对社会舆论、文化氛围的营造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有一位著名的自由撰稿人,他叫傅国涌,是温州人,是从雁荡山麓走出的。
我是傅国涌的读者,不论是他的专栏文章还是学术著作,都喜欢。因此,或发表在省外的《书屋》、《随笔》、《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或省内的《西湖》、《联谊报》等报刊上的文章,我都找来读。在我看来,读他的专栏文章如同品尝绿茶,清闲轻松,回味无穷,颇有悬念。他的学术著作,确实有着独特的学术视角和方法。傅国涌确实是位有积淀、有眼光、有情怀的学者。
采访对象:傅国涌民国史专家自由撰稿人(以下简称傅)
专栏主持:金辉(以下简称金)
傅国涌,1967年1月10日生于乐清大荆岭脚村,在该村读小学,1978年到1981年在雁荡中学读书,1981年到1983年在大荆中学读书,1986年到1987年在温州教育学院中文专业读书。1987年1989年在乐清平园中学任教。后离开故乡,在山西、杭州生活,现定居杭州。在雁荡中学读初中期间曾经在《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上发表过习作。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致力于历史研究(重点为民国史)和写作,已经发表的文章、著作约300多万字。有的文章入选《大学人文读本》、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山东人民出版社),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著名自由撰稿人之一,也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有:《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历史深处的误会》、《百年寻梦》、《追寻失去的传统》、《笔底波澜》、《文人的底气》、《金庸传》、《叶公超传》、《偶像的黄昏》、《发现廿八都》等。编有:《过去的中学》、《鲁迅的声音:鲁迅演讲全集》等。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说起阅读,我们都有兴趣,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傅国涌说,我的职业是读书写字,以文字为生,重走鲁迅的路。我们的访谈话题也是围绕着阅读与写作。
还要有超越性的阅读
金:我拜读过你写的《我的三十年阅读史》一文,从此文中得知,你的阅读不单单量多,而且阅读面也非常的广,令人敬佩。
可是,在我们周围,阅读的功利化趋向明显,阅读目的十分实用,无非是为考证和娱乐,致使一些读书活动像是名利场、工具坊,我有点担忧,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傅:是的,现在功利性阅读是很盛行,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光有功利性的阅读是不够的,还要有超越性的阅读,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造成功利性阅读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原因,由于电视、网络、碟片的出现,面对各种声光电色的诱惑和冲击,不少人显得束手无策。特别对孩子来讲,科幻片、动画片几乎无时不在。看起来这些好像可以把孩子的想象空间打开,其实不然,很有可能的是,它不仅不能打开想象的空间,反而是约束了想象空间,比如让孩子误以为想象只有这样一种模式、一个方向。其实,真正让人有丰富想象的还是来自对大自然的亲近,最近温家宝不是也在写诗提倡要“遥望星空”吗?说到底,只有大自然才能给我们的心灵真正的启示。
除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再就是人与经典的关系。说得简单点,我们只有站在世代积累起来的最优秀的知识基础上才有可能超越自己。人类存在的最大价值不是穿得最好、吃得最好,人类还要有精神的提升。否则,人将变成物质化的存在。那么,精神提升靠什么?就是读书啊!虽然一个人一辈子能读的书是有限的,但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阅读,阅读其实是给自己的内心寻找丰厚的营养,寻找一种新的资源。我读过竺可桢日记,他是气象学家。他做大学校长时事务非常繁忙,但从未放弃与他专业、工作无关的阅读。我理解,这就是超越性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