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尽快出版蒋叔南《雁荡山志》

[复制链接]
第五季节 发表于 2008-7-30 1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70 21
温州读书报
建议尽快出版蒋叔南《雁荡山志》  
作者:卢礼阳、沈克成     

建 议 尽 快 出 版
蒋 叔 南 《 雁 荡 山 志 》

  别 号 雁 荡 山 人 的 蒋 叔 南 (1885- 1934)早 年 参 加 同 盟 会 , 投 身 辛 亥 革 命 。 民 国 成 立 , 先 后 担 任 北 京 松 坡 图 书 馆 干 事 、 上 海 时 事 新 报 馆 经 理 等 职 。 后 返 乐 清 家 乡 , 致 力 于 雁 荡 山 的 开 发 、 经 营 、 宣 传 , 将 近 二 十 年 , 功 不 可 没 。 他 先 后 编 撰 完 成 《 雁 荡 名 胜 》 摄 影 集 (1916年 上 海 商 务 印 书 馆 )、 《 中 国 名 胜 : 雁 荡 山 》 (1917年 商 务 印 书 馆 )、 《 雁 荡 新 便 览 》 (1927年 上 海 中 华 书 局 )等 多 种 , 为 提 高 雁 荡 山 的 知 名 度 与 美 誉 度 做 出 卓 越 贡 献 。 因 而 被 誉 为 中 国 近 代 第 一 旅 行 家 、 “ 徐 霞 客 第 二 ” 。 可 惜 他 修 撰 的 《 雁 荡 山 志 》 由 于 篇 幅 较 大 (共 五 十 四 卷 )等 原 因 , 尽 管 大 名 鼎 鼎 的 康 有 为 于 1924年 写 了 序 言 , 一 直 没 有 机 会 出 版 。 这 是 令 人 十 分 遗 憾 的 。

  据 了 解 , 《 雁 荡 山 志 》 稿 本 原 由 蒋 叔 南 哲 嗣 蒋 德 闲 (省 出 版 协 会 )收 藏 , 去 年 底 蒋 先 生 辞 世 , 该 稿 暂 时 归 大 荆 詹 王 美 同 志 保 管 。

  鉴 于 目 前 雁 荡 山 正 在 积 极 申 报 世 界 地 质 公 园 , 迫 切 需 要 一 部 全 面 系 统 的 介 绍 文 本 。 为 此 建 议 在 征 求 蒋 氏 后 人 意 愿 的 基 础 上 , 邀 请 专 业 人 士 整 理 出 版 《 雁 荡 山 志 》 。 考 虑 到 原 著 作 权 人 已 逝 世 七 十 多 年 , 不 在 著 作 权 保 护 期 内 , 不 必 支 付 原 著 稿 费 , 只 需 要 解 决 印 刷 出 版 费 用 , 加 上 整 理 者 适 当 的 报 酬 , 估 计 六 万 元 左 右 即 可 落 实 。 而 且 出 版 后 完 全 可 能 收 回 一 部 分 成 本 。 如 果 能 聘 请 合 适 的 专 家 承 担 , 预 计 两 年 即 可 完 成 整 理 工 作 。 这 笔 费 用 最 好 由 雁 荡 山 主 管 部 门 从 今 明 两 年 的 宣 传 经 费 中 列 支 。

  同 时 我 们 建 议 该 志 稿 出 版 后 , 原 稿 送 交 温 州 市 图 书 馆 收 藏 。

  此 提 案 请 雁 荡 山 风 景 旅 游 管 理 局 答 复 。

二 ? ? 五 年 二 月 二 日

  (按 此 为 温 州 市 政 协 八 届 三 次 会 议 第 415号 提 案 )
全部回复(21)
蒋 叔 南 跳死石门潭
2008-7-30 10:28:50
原帖由 江再清 于 2008-7-30 10:28 发表
蒋 叔 南 跳死石门潭

老江!真的假的?
2008-7-30 10:31:25

回复 3楼 xuyangfeng 的帖子

是真的 老一辈的都知道
2008-7-30 10:40:46
詹 王 美 ?几岁的啊?那让他出书好了啊
2008-7-30 14:44:03

回复 3楼 xuyangfeng 的帖子

哦这样啊~~~#heng#
2008-7-30 21:44:43
呵呵,这些是雁荡山管理局出的,它是属于文化宣传的。
2008-8-15 09:41:42
蒋德闲r的亲属应向白溪的詹王美索回蒋叔南《 雁 荡 山 志 》稿本,詹王美无权占有《 雁 荡 山 志 》稿本。
2008-8-15 15:14:21
--------------------------------------------------------------------------------
    蒋叔南(1884—1934),乐清大荆人,名希召,以字行,别号亦澹荡人、雁荡山人。父炯清末举人,性英敏,尤精经学,叔南幼承庭训。清末朝廷丧权辱国,民族危机加剧,促使蒋希召投笔从戎,考入浙江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保送进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一期骑兵科,与蒋介石(在炮兵科)、张群等为同期同学。期间,他参加同盟会。
  卒业后回温州,与革命党人张云雷等加入光复会。1911年11月杭州光复,蒋希召赴上海见陈英士,参加光复上海之役,任沪军二师团附,后出任绍兴禁烟监督。民国成后,蒋希召任北京总统府军事咨议,因与蔡锷过从甚密,遭袁派党羽排挤。民国四年(1915年)南归后,任研究系机关报——上海《时事新报》经理,在沪与梁启超一起主持了一系列纪念蔡锷的活动。民国六年(1917)年夏蒋希召离沪返乡隐居,开始从事雁荡山开发事业,到1934年去世,近二十年的时间他为提高雁荡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做出卓越贡献。因而被《旅行杂志》誉为“中国近代第一旅行家”,被梁启超誉为“徐霞客第二”。
  蒋叔南一生著作颇富,《雁荡名胜》摄影集(191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名胜:雁荡山》(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雁荡新便览》(1927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雁荡山一览》(1936年出版)与《东瓯雁荡名胜便览》(1937年出版)、另有《雁荡山志》54卷未刊稿本、已迄《蒋叔南游记》若干。1934年卒于家,葬于灵岩展旗峰南麓。好友冯玉祥挽之:“半世功名随流水,一生事业在名山。”


  《清裨类钞·蒋叔南搏狗头虎》
  温州雁荡山产一兽,全身为虎形,头略小,类狗,人呼之曰狗头虎。威猛不及真虎,而凶狠过之。喜搏食牛羊,牧者常戒备。狗头虎见人众,亦无惧,且往往被其伤害。净名寺门临吉星溪,溪有桥曰吉星桥。桥之南有墙,高丈许,直亘对岸之山下,墙以内竹木错杂。蒋叔南尝读书于寺,某年春,一日午饭后,倚栏纵眺,瞥见隔溪竹林中有一兽,狗头虎也。黄毛蒙茸,止于林中,搏一羊,吮血嚼肉,呼同侣共观。时有周某欲击之,谓若能获得,作下酒物,岂不大快。蒋与同侣各携坚木棍以出。蒋力较诸人强,遂绕道伏于桥之南端墙侧,盖预知其必向此而行也。周率三人出大门,大声发喊以吓之。虎乃弃残羊向桥而奔,蒋举棍突起,击中其耳府。耳府鼻观,为兽之要害,最易受伤之处也。虎大吼,回身跃墙出,超过四丈余地。五人亦大喊追之。虎沿溪狂奔,溪中白石累累,有粗如杯者,大如碗者,被虎爪打击,若弹丸之出于炮口,呜呜四射。适以老人肩物止路旁,警告蒋曰:君等无火器,欲与之搏乎?五人闻言大慑,勇遂顿减,为之木立。虎渐奔渐缓,向溪东十井阬而去,至阬口,频频回顾,其目光炯炯,虽距离较远,尚极可怖也。
  《清裨类钞》:清代裨官野史类笔记小说。
  狗头虎:当地方言,狼。
  这是最早有关蒋叔南的文字资料。

  蒋叔南与雁荡飞渡
  雁荡山灵岩风景区内有一表演节目叫做飞渡,进行于天柱、展旗两峰之间,两峰相隔约250米,天柱峰高270米,展旗峰高260米,因此一些游客称它为“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
  飞渡最早是当地采药人发明的。雁荡山出产名贵草药石斛,但石斛往往长在悬崖绝壁上,迫于生计的采药人只好铤而走险,身系绳索在峭壁间攀援,练就了一身飞崖走壁的绝技,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传到了今天。1916年,蒋叔南看到来雁荡山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便用报酬的方式启用当地农民进行雁荡飞渡表演,这样既能让游客们见到别处所没有的惊险刺激的表演,采药人也能获得远比采药更加稳定和丰厚的收入。

  《雁荡山志》与蒋叔南
  《雁荡山志》乐清蒋叔南编于民国十三年,全书54卷首1卷。卷首有康有为、李洣、刘绍宽、徐道政、刘景晨诸人序,分例言、山图、图说、雁荡风景一览表、雁荡山志艺文作者姓氏表,卷一总志,卷二至卷四山水,卷五建置,卷六至卷七物产,卷八至卷九人物,卷十至卷十五金石,卷十六至卷五十三艺文,有诗、序、赋、跋、记、杂著,卷五十四杂记。其记述之详略,在历代雁荡山志,最为佳本。
  雁荡一山,始于唐,著于宋,洎乎元、明、清。所著志者甚多,其中或失传已久、或仅得其法、或详略无法、或芜杂多误。蒋叔南爱雁荡山之雄奇,慨记载之错谬,蓄意重订山志。其不辞辛劳,奔走于山泉林间,常常攀绝壁,坠深潭,躬探其险,而醉心于山志的编撰。对那些隐于重峦复岫间,昔显而今閟的奇峰怪石,无不以设身处地探其究竟,前志所采而涉于(言比)误者以订其谬,对所未采而近于遗漏的,补其疏,对山峰之今昔异名予以订正,前人之刻石,对照史籍,一一查核。对未经搜剔的奇峰怪石,蒋叔南复从而搜罗剔抉或补缀,使隐伏未彰者,得以呈巧献奇,供人眺览,使全山名胜,靡有缺漏。阅时五载,得五十有四卷,并益以图表,附于卷首,为集旧志之大成。
  蒋叔南(1884-1934)名希召,号亦谵荡人,又号雁荡山人,生于雁荡山东外谷一书香世家,父燧堂,清末明经,以学行著乡里。蒋叔南自幼承庭训,聪颖嗜学,后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与蒋介石、张群等人为同期同学,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历任沪军二师副团长、北京总统府军事咨议、《时事新报》经理。蒋叔南喜好旅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泰山、少室山、武夷山都曾留下踪影,其所著的《蒋叔南游记》记述了游历的经过,颇有学术研究价值。被梁启超誉为“徐霞客第二”,《旅行杂志》评为“中国近代第一旅行家”。蒋叔南好名山,也极为推崇家乡的山水。其自1917年离沪返乡后便一直致力于雁荡山的开发研究建设,期间邀请康有为、梁启超、黄宾虹、出版家张元济和蒋维乔、藏书家傅增湘等人游历雁山,山之怪伟,激发了诸多名流的灵感,于是书兴大发,不断挥毫泼墨,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题刻、书画、诗歌和楹联,这既提高了雁荡山的知名度,又为该山增添了文化的光彩。
  蒋叔南先后编辑完成《雁荡名胜》、《雁荡山新便览》、《雁荡山一览》。而《雁荡名胜》曾于1917年作为商务印书馆的《中国名胜》系列出版,名《雁荡山》(编纂蒋叔南,校订张元济、蒋维乔),书中收录雁山名胜照片31幅,每幅照片都配有蒋亲撰的说明文字和英文名称,1918年还连续出版了第二集、第三集,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蒋叔南以平身积蓄付之雁荡山的开发,铺桥修路、植树护山、文物保护,无不体现其之功德。而《雁荡山志》的编纂完成是为对雁荡山旅游文化建设的最重要贡献,是其所著有关雁荡山著作之经典。卷首虽有康有为等有人所著的序言,但是总因时局影响,惜未付梓,甚为遗憾!

  《雁荡山志》序
  康有为
  吾人生于博博之大地,凡大地名山,皆当翕管之。吾人生于区区之中国,凡中国之名山,尤不可失也。印度须弥全球山之祖,亦最高者也,吾居十四月。落基山贯美南北,地背之尾也,铁路度山须一昼夜,吾四过之。意、奥、德间之阿尔卑斯铁路度山一日,法、班之比利牛斯铁路度山亘一夕半昼,突厥之巴干铁路度山半日,此欧洲三岳也,吾频度焉。吾国山岳则登泰、华、嵩及终南、桂林、罗浮。久议览天台雁荡之胜未能也。甲子之春,乃始游天台雁荡。自天台诣雁荡,雁荡之户为大荆,山水奔会蓄秀,巳应接不暇,则有隐君子蒋叔南家焉。蒋君导游,问斤竹之涧,逾马鞍之岭,听龙湫之瀑,登雁湖之巅,入灵峰之奥,千岩万壑,竞秀争流。龙湫之瀑垂八十丈,散这五色,视匡庐、黄山之瀑仅如达练,过之远矣。罗浮之大水帘,太平而短,尤不能比。国内之瀑,或为冠冕耶。若灵峰、灵岩,十里之内,飞泉百道,下则涧流淙潺,与飞桥桃花相映;上则群峰峭壁,与青天白云相摩。耳不绝于奔泉之声,目相接于奇石之色,邱壑之美,以吾足迹所到,全球无比,奚独中国也。夫天台雁荡为闽中遵海尽之,故擅秀。世论名山,辄台雁长称,然天台石梁,长仅二丈,螺溪琼台,水石虽美,亦群山所共有,广袤百里,胜概寥寥,披沙拣金,少得佳趣,其与雁荡邱壑之胜,相去远矣。盖天台为土山,雁荡为石山,本不能比较,徒以天台辟于晋唐,人多所题咏,有智者大师光大之。雁荡辟于宋,时太后矣,又无佳山志以发潜展幽,蒋君叔南将军不好武,好为名山游,足迹遍国内,履山如飞,长啸作鸾吟,若孙登生于雁荡,据灵岩以为室,视雁荡以为家,凿山修道,种树筑桥以便交通,又缒幽访古成雁荡山志,以惠游者。有蒋叔南乎!雁荡之胜,当大布露,而天台不能比数矣!
2008-8-15 15:23:33

回复 2楼 江再清 的帖子

阁下只说了民间传说的后半句。
县志可说是失足的!
2008-10-9 09:40:53
死在石门潭,死因不明。
2008-10-9 10:56:05
原帖由 老马样板 于 2008-10-9 09:40 发表
阁下只说了民间传说的后半句。
县志可说是失足的!



蒋叔南对雁荡的一草一木那么了解,说是失足,这只是一种修饰的说法。我看过一些资料说,蒋叔南在石门潭被发现后,少了一只耳朵,当时裹在身上的毯子挂在树上……

不管怎么样,蒋叔南对雁荡的贡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2008-10-16 16:29:18
原帖由 xunfang 于 2008-10-16 16:29 发表



蒋叔南对雁荡的一草一木那么了解,说是失足,这只是一种修饰的说法。我看过一些资料说,蒋叔南在石门潭被发现后,少了一只耳朵,当时裹在身上的毯子挂在树上……

不管怎么样,蒋叔南对雁荡的贡献是无人可以 ...


其死因有多个版本;
一是县志所云:失足。
二是被逼跳下。
三是死后扔下。

民间以二、三传为广,犹以三为最广。

镇志中极少笔墨涉及,因为主笔方老师曾是右派,故都给和谐了!
也就有网友说镇志漏洞百出了,只因主笔曾是右派,又未出正式版,稿件打错字现象严重!

[ 本帖最后由 老马样板 于 2008-10-19 18:40 编辑 ]
2008-10-19 18:37:21
没想到我们大荆出了这么一号人才,真的很自豪
2008-10-22 10:14:01
原帖由 老马样板 于 2008-10-19 18:37 发表


其死因有多个版本;
一是县志所云:失足。
二是被逼跳下。
三是死后扔下。

民间以二、三传为广,犹以三为最广。

镇志中极少笔墨涉及,因为主笔方老师曾是右派,故都给和谐了!
也就有网友说镇志漏洞百 ...


我奶奶说蒋叔南是跳石门潭自杀的,是因为他儿子吸毒。。。。。。
(我奶奶娘家跟蒋叔南家好像是亲戚。。。。)
2008-10-22 21:39:12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