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敏写的蒋叔南与雁荡山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5-5-17 19: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41 4
与乐清日报原版不同的是,原有联名作者,此文转发微信朋友圈后,联名作者留言未授权署名,正在紧急交涉中,故删去微信和修改图片,再发此地留存共享。

6021431696357600.jpg
全部回复(4)

蒋叔南对于雁荡山的经营,一方面通过是维护名胜改善交通,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编写出版物,扩大雁荡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蒋叔南注重风光摄影的推介效应,购买相机拍摄雁荡风光。1916 年夏天,拍摄完成《雁荡山》风光图片,列入《中国名胜》系列第十种,计风光图片24页,加中英文对照,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次年,继续出版《雁荡山》风光第二集、第三集。三集合计74幅图片,成为游客观光雁荡的必备之书。
蒋叔南还出版导游册。1917 年8月,《雁荡山新便览》脱稿。全书内容为雁荡之开山、境界、景目,重点介绍雁荡山之游程,提供了各种旅游线路。随着新景观的不断出现,蒋叔南于1933 年,修订完成《雁荡山新便览》,配以图片,改名《雁荡山一览》。
蒋叔南曾修篡雁荡山志,五十四卷,只是苦于未刊行于世。遗憾的是,历经岁月沧桑,这部书稿在保存过程中,遗失了8卷。
蒋叔南酷爱旅行,留下了大量游记。其中,有关雁荡山的游记为29 篇。
此外,他还著有《雁荡亦澹荡人诗稿》。
到眼家山分外青
民国人物蒋叔南与雁荡山
■王冬敏
海色苍苍夜色阑,温台风物书画间。临风笑指最高处,此是吾家雁荡山。——蒋叔南《大离洋舟中见雁荡山》
与汝睽违刚四载,海天回首感飘零。西风飒飒斜阳里,到眼家山分外青。——蒋叔南《雁山杂咏·灵峰》
在雁荡山的近现代开发史上,民国人物蒋叔南是一个绕不过的人物。


蒋叔南(1885-1934),名希召,别号雁荡山人、雁荡亦澹荡人、仰天窝人,乐清市大荆镇东里人。早年从父读书,光绪廿七年补县学生员。先后就学于浙江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归里应聘为温州师范学堂教习。辛亥投笔从戎,参与上海光复之役,任第八十九团团附。嗣后担任浙江第五区禁烟监督、北京大总统府军事处咨议官等职;袁世凯帝制自为,他毅然离京南下,投身护国运动。曾任上海时事新报馆经理、温州旅沪同乡会名誉董事;民国十三年当选浙江省自治法会议代表。
蒋叔南小时特别喜爱旅行,曾经游历过武夷山、普陀山、泰山、嵩山、恒山、洞庭山、黄山、方城山、房山、汤山、武州山、天台山、南雁荡山等名山大川。在一个交通不便的时代,他的丰富游历,可谓旅行发烧友。梁启超曾评价他是“徐霞客第二”,黄炎培称其为“雁荡中兴主”,郁达夫赞其为“灵岩寺护法者”,当年的《申报》封其为“雁荡山主人”,民国时期的《旅行杂志》尊其为“中国近代第一旅行家”、“老旅行家”。
蒋叔南对雁荡山的每座山峰,每条溪流,及至一草一木,一碑一碣,都倾注了深情。1916 年,在他刚过而立之年离沪返乡之时,开始投入全部精力经营雁荡山事业。
据《蒋叔南集》记载,清末民初,雁荡山灵岩寺显出寥落之相,游客至此无意停留。见此,蒋叔南与其胞弟蒋季哲联手复兴,发动山农垦荒种树,雇人在此地种上松柏5 万棵。没几年,树木茂盛,欣欣向荣。后来,蒋氏兄弟将寺产和山场竹木无偿归还灵岩寺。灵岩寺的重振,产生了辐射效应,净名寺、罗汉寺、能仁寺和道松观等古刹也获得了修复。
与《蒋叔南集》记载稍为不同的是,5月12 日,蒋叔南生活在杭州的嫡孙蒋晓航称,当年重兴灵岩寺的行动中,还有一人,即蒋的另一名兄弟参与。这是蒋晓航前几年听他从台湾回来探亲的堂伯父讲的。蒋晓航相信堂伯父所言非虚。不管几人参与复兴灵岩寺,蒋氏兄弟对家乡之情都已渗入灵岩寺及其周边的每棵树木。
1921 年秋,蒋叔南发现乌洞一带荒凉,他派人与这处地块的吴姓主人协商,以50 金购得此地,予以修整,改名瓢饮谷。
在灵岩村西紫霄嶂,嶂顶有个三亩见方的小湖,平静如镜。此处奇峰环抱,清静为全山之冠。蒋叔南命名此湖为“仰天湖”、“仰天窝”。1926 年,他在此修建石径,山顶种树,还建起三间平房,“著书自娱”。
对仰天窝别墅的建成,蒋晓航说,当时蒋叔南看上这处地方,要向主人购买此地。因蒋叔南在当地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醉心于雁荡山推介与开发,主人说,你看上这块地还要出什么钱买啊,只管拿去用好了。但蒋叔南还是执意花钱购买,双方写了契约。蒋晓航曾经来过仰天窝许多趟。有一次,他88 岁高龄的台湾堂伯父也攀上仰天窝,寻找先人遗踪。仰天窝视线良好,风光旖旎,彼有空中看雁荡之效。蒋叔南的别墅建成后,游客闻讯纷至沓来,遂成一处新景点。
除了仰天湖上的别墅,蒋叔南在大荆置有亦澹荡庐,在灵岩寺有屏霞庐,这三处宅第,为过客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场所。
蒋毕业交游广泛,来者多有伟人巨匠。在亦澹荡庐,就有康有为所题书额。屏霞庐有梁启超的题额“矮楼三椽,清雅宜人,入此者必不有红尘之想”。屏霞庐楼下兼营寄宿。
蒋叔南还将半生积蓄数千金,用于雁荡山的文物古迹维护及铺桥修路事业,并常常动员政要名流捐资参与景区公益事业。在当时没有官方力量开发的那个年代,蒋叔南所发起的民间力量,对雁荡山的推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雁荡山,没有官办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官办的宾馆酒店,全凭民间力量接待游客。自1916 年邀请上海出版家张元济进山游览以来,蒋叔南接待过的社会名流团队多达10 批次。蒋叔南的这些房产居所,成为来雁名流政要的下榻之所。康有为、梁启超、黄炎培、郁达夫、黄宾虹……多少名流达官,都留宿过蒋叔南的家。可以说,蒋叔南的居所,是民国时期雁荡山的民宿。
1924年3月,康有为一行逗留大荆两日、屏霞庐三夜。据记载,康有为这次雁荡之行,接送的自是蒋叔南。在大荆蒋家逗留两天后,又乘坐轿子鱼贯入山。在蒋叔南与其弟蒋季哲的陪同下,畅游了雁荡山。康有为书兴大发,不断挥毫泼墨,他在这次雁荡行中,留下的墨迹题刻,约有20件。今天,人们在雁荡山,依然可见康有为留下的摩崖石刻。
1931 年5 月,黄宾虹一行来到雁荡山,宿于灵岩寺。黄宾虹除了留下组诗雁荡三折瀑之外,还留下《游雁荡日记》。《仰天窝集锦》卷现存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那次,黄宾虹还创作了传世名作《雁宕山轴》。黄宾虹曾居于仰天窝,当时,蒋叔南还让自己的儿子蒋德耀师从黄宾虹学绘画。黄宾虹同时收徒的还有湖雾水涨的盛永弢。
对于接待名流,蒋叔南在《雁荡山一览》例言中有自白:“吾辈生长山间,对于游客有竭诚招待之义务。”他邀请海内知名人士进山游历,吟诗作文,绘画题词,为雁荡山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内涵。
在蒋叔南那个年代,外地的客人到雁荡山交通极为不便。如果从上海出发,要先坐轮船到台州海门港,海上颠簸一日一夜。再坐汽车20 公里,到温岭的泽国镇,再经泽国坐小轮车15 公里到大溪镇,然后,雇挑夫挑行李,爬20公里山路抵达灵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蒋叔南开始规划山外公路建设。
蒋叔南修桥筑路之所以屡屡成功,除了他以诚挚之心感动政要名流捐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位很善于理财的弟弟蒋季哲,这位弟弟在当时是国民政府的税务官员。
修建这条山外公路时,蒋季哲捐资赞助。乐清到黄岩的车路支线直通温岭泽国,从此,自杭州到雁荡,可以汽车直达。也免除了普通游人观光雁荡山时,攀登谢公岭之累。让雁荡山离大众更近了。
仙溪南閤村灵霄殿道观附近有一处险峰,石屏如门,然而无路可攀。蒋叔南募集经费,于1934 年1 月在此凿石兴建栈道,围上铁栅栏,又题刻了“天下第一门”。从此,游人可从石门下拾级而上,可以看到石佛洞、飞秋瀑。这条栈道,便是显胜门栈道。
1932 年7 月,浙江省民政厅厅长吕苾筹一行参观大龙湫。蒋叔南陪同观瀑时,借机游说吕“捐廉五百金,建亭为游人观瀑之所”。说动了吕厅长,于是蒋叔南利用这笔钱建造了玲珑的观瀑轩。
蒋叔南还以这次成功的游说为契机,募集筑路款项,建设景点干道与栈道,让雁荡山更好走一点。
用今天的话来说,为了建设雁荡山,改变景区面貌,蒋叔南也是“蛮拼的”,竟然开口要厅长大人自掏腰包做公益。那位民政厅长也有趣好玩,不知当时是公费游还是自费游。若是公费游,这一次捐资也足够叫他沾不到公家便宜,还要倒贴许多。当然,以此揣度貌似有不敬之意,但现实总会教人对比历史。


采访手记:5 月12 日,采访蒋叔南的嫡孙蒋晓航时,蒋晓航对他祖父的评价是:“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爷爷的旅行认知非常超前。能让雁荡山留住人,这样的想法,即使放在当下,也很符合现代旅游理念。”蒋叔南与雁荡山的故事,一段旧时光里的繁华盛事,确乎是超前理念的遗产。
本文参考了《蒋叔南集》
2015-5-17 19:56:25
错误多多
2015-5-17 23:06:45

文中错误是不少!不过,她敢于写,就不简单了!蒋晓航电话大概是兄提供的吧?
2015-5-19 17:40:14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5-5-19 17:40
文中错误是不少!不过,她敢于写,就不简单了!蒋晓航电话大概是兄提供的吧?

不是我提供的。貌似是照搬卢礼阳的
2015-5-27 22:41: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