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溜登雁湖岗
+ |% K x+ ?- {' ?; j8 \6 f1 O龙溜位于雁荡山北麓砩头村湖南山脚下。该村在龙西峡谷之中,山上竹木葱葱,谷中飞瀑流泉,随处可见。从砩头村向南跨过新溪桥,沿着盘山小路到达龙溜停车场,走过溪边水电站,沿石阶上行,拐入右侧通往山坑的溪边,不久就看到山谷中岩石上有一道圆润光滑、弯弯曲曲的凹形石槽,如龙游出留下的印痕,称为“龙溜”。 龙溜上下有三个水潭,俗称“龙潭”。三潭都是口小腹大,潭壁黝黑。上潭形状如扣环,潭壁隆起,瀑布飘落,潭水从前面缺口流出。中潭石坑较宽阔,从上向下延伸至坑口陡峭的石壁,光滑弯曲,状如游龙,故称“龙溜”。 底下有一处二三十米高的瀑布,泻入中间龙潭。下潭在山脚,上面有一条瀑布,飘入水潭后随溪流一路向下汇入砩头溪。上下共有三瀑三潭,潭水碧绿幽深,两岸峭壁耸立,景色优美。潭水来自雁湖岗,经过砩头村,与来自锯板岭和散水岩之水汇合,向东流入南阁,再与南北两溪合并,流入石门潭,最后归入大海。 砩头南面这座大山叫湖南山,连绵起伏,高入云天。南侧属于芙蓉雁湖,北侧属于龙西砩头,当地人称雁湖岗为湖南岗。 大荆蒋叔南在《雁荡山一览》中记载:“南行度砩头溪,折南约二里馀,抵湖南潭。潭水自雁湖而来,垂而为瀑,渟而为潭,裂而为溜,凡四五折,水石之奇,叹观止矣。”蒋叔南曾不畏艰险,游览雁荡绝大部分景点,自然对雁荡山水比较熟悉。但说“潭水自雁湖而来”不太恰当,容易使人误解。准确的说法是“潭水来自雁湖岗”。因为“雁湖”在“雁湖岗”南面,底下是芙蓉雁湖乡,而雁湖岗北面是龙西乡砩头村,南面之水不可能逆流向上经过雁湖岗流到北面。 关于龙溜,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般的传说。据说清朝末年,山洪暴发,散水岩潭中一条龙逃到湖南岗,发现无处藏身,从山坑溪涧滑下时才留下了如龙一般的痕迹。这条龙随着波涛汹涌的洪水直冲石门潭,因势不可挡,一头撞在石门潭东面小山上,结果小山被撞坍,这条龙被撞得头破血流,从此便藏在那里。 砩头龙溜上面就是湖南岗,又称“雁湖岗”。岗顶山峦起伏,草木茂盛,一直延伸到东面百岗尖。沿着曲折的山路继续向上走,经过一个多小时攀登,才到达山岗顶上。在西面比较低矮的山坳中有个水塘,原先方圆有十多亩,后因雨水冲刷,淤泥堆积,面积逐渐缩小。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雁湖由此得名。雁湖边上原有一座道人堂,内有一口铜钟,一敲声震四方。至今已不见踪影,传说道人堂倒坍后被沉入湖底。据《东瓯遗事》记载:“雁湖上,旧有比丘塔院,钟声闻百里,一夕方鸣钟,忽隐于湖。” 元代大荆田岙村李孝光在《雁荡山记》中说:“湖旁有比丘尼塔寺,一夕沉湖中,至今五百余岁,然犹余遗地败址。棠梨花数十百株,皆俨然成行列……”如果此事属实,说明唐代雁湖边已建有寺庙。李孝光虽然未去过雁湖,但他曾接触过一位在雁湖寺院里呆过一段时间的僧人,他是根据“长老相传”记载的,缺乏文献印证,只能供参考。至于李孝光对雁湖古寺遗址的陈述,应该说是真实可信,肯定从僧人口中得知。至于是唐代遗址,还是宋代遗址,则无法考证。据笔者了解,解放初期,当地人还是看见那里住着四五个道人,只不过以前是道人堂还是和尚堂,并不清楚。当时“棠梨花数十百株,皆俨然成行列”,那景象不会凭空虚构,尽管如今已不复存在。 李孝光记载的是雁湖沉寺,而未涉及沉钟。沉钟传说见之于后来的地方志。《乾隆温州府志》引旧志记载:“相传古有寺,一夕陷于湖。湖旁石础石磨至今尚在,山下人犹时闻钟声。”这些记载,归根到底,其实都来自民间传说。几百年后山下人有时还听到山上传来的钟声,那岂不是有些诡异荒诞?不是传说那是什么呢? 比雁湖沉钟更离奇的是雁湖铁船的传说。施元孚在《雁山志》中说:“相传雁湖中有铁船,时浮水上。今人有见之者。盖蚌蛤之属,甲长而黑,岁久化为船形。”按施元孚的说法,这雁湖铁船其实是湖中的蚌蛤之类,天长日久成为庞然大物,蚌壳变得黑如生铁,露出湖面,远远看去就像铁船。这蚌蛤本是海中之物,朱谏《雁山志》可以印证:“雁湖水石间有牡蛎,似海崖所产而小”,“雁湖中有红蟹,盖大如指甲,赤色善走,于湖旁作土穴,有惊辄入穴,绝类海滨所产。”这些海水中生长的贝壳类软体动物,不可能生长在淡水中。朱谏说的小红蟹,就是乐清湾海边常见的红脚蟹,爱在海涂中钻穴爬行,行动十分敏捷。过去海边人捉来用盐浸起来当做菜肴,笔者小时候也都吃过,对于这些海中生长的小动物自然比较熟悉。既然有牡蛎、红脚蟹生长在湖中,那么雁湖应该是咸水湖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湖水是山谷之间的小溪汇集而来的,并非咸水。 雁湖有牡蛎之类海产品和沉钟铁船的传说,这只能说明雁湖可能是火山爆发后大海留下的遗迹。一亿两千万年前,雁荡山经过多次火山喷发才形成。后经几千万年大水冲击和风化剥蚀,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地质地貌。古人称雁荡为“海上名山”,也许原因就在此。雁湖岗南侧离芙蓉、清江湾不远,涨潮时海水一直通到芙蓉海口下街村,可能雁湖原先就是大海的一部分,才有这样神乎其神的传说。 古时雁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徐霞客在游记中说:“历级北上雁湖顶,道不甚峻,直上二里,向山渐伏,海屿来前;愈上,海辄逼足下。又上四里,遂逾山脊。山自东北最高处迤逦西来,播为四支,皆易石而土。四支之脊,隐隐隆起。其夹处汇而成洼者三,每洼中复有脊,南北横贯,中分为两,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芜,青青弥望,所称雁湖也。” 清人方尚惠咏雁湖诗云:“一望连天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雁湖海拔1040多米,在这样的高山顶上,有如此宽广之湖,简直不可想象,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时移景迁,雁湖早已淤积干涸。雁湖岗上仅残留数处浅水塘。民国初期,潘耀庭等人曾于雁湖边上种茶数万株。1956年在那里建立了国营林场,广种云雾茶。湖边土壤肥沃,又终年云雾缭绕,所产茶叶为雁茗上品。为了恢复昔日雁湖面貌,1986年将此湖开挖复原,面积达10余亩。 笔者故乡离砩头不远,少时曾多次跟父亲到雁湖岗拔猪草、割茅草。六十年代遇上荒年,颗粒无收,曾跟父亲到雁湖岗北面深谷平坑山沟中采箬竹米磨粉做饼充饥,中午就在雁湖林场歇息。说来奇怪,除了那年之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从来没有再出现箬竹竟然会开花结果。也许是老天爷发慈悲,以此来救人度过荒年。当时曾听说雁湖边上时常有红脚蟹爬上岸。这种东西都生在海边,怎么会在雁湖中出现呢?这真是非常罕见,不可思议,不禁使人感到十分惊奇。据说,雁湖深不可测,直通东海。有人掉入湖中,不能自拔。据笔者分析,可能是湖中淤泥沉积太多,故陷入其中,就再也出不来。 雁湖虽然历经沧桑变迁,但雁湖岗依然魏丽屹立。在晴朗的早晨,登上雁湖岗遥望,旭日从东海冉冉升起,海面渺无边际,波光闪烁,绚丽多彩,蔚为壮观;环顾四周,云海苍茫,层峦叠嶂,奇峰耸立,峡谷幽深,乱石累叠,千姿百态,别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景象。 (2016年9月12日撰写,2016年9月13日定稿)
4 v U; x8 Q* ]$ o% H9 b! V E) }$ 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