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风物:夜捕潮头鱼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2-12-24 0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12 2
夜捕潮头鱼          作者:张永坝
一.jpg        2.jpg     3.jpg

小时候,我曾多次跟着跳头表兄去捕潮头鱼。其实,我从未落涂进入潮水里亲自参加捕鱼,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已。
那是盛夏时节,在一个农历月半的晚上。晚饭以后,表兄与村子里六七个会游泳的小伙子,相约从家里出来,一个个只穿着一条短裤,光着脚,背着鱼簾,拎着鱼篓,走到海边的单屿岩头,三三两两地散开,坐在岩头上休息,等候潮水泛涨。单屿岩头有一条窄长的码道,直通江边,是到南岙山海岛渡船的停靠处。
潮水泛涨了,大家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把鱼篓系在腰际,抱起了鱼簾,沿着笔直的码道,朝着江边走去。长长的码道两边,是大片黝黑的海涂,涂面上的洼洼积水在月光下闪耀着亮光,好像天上的星星在眨眼。我也跟在他们的后面,来到了江边。
这时,潮水在低潮区慢慢地涨着,人们似乎没有感觉。你看,涂边潮头,热闹非凡,像一锅鼎沸的薄粥一样,飞溅着闪闪的银花,这是成千上万条潮头鱼正在潮头争食藻类食物。当这些潮头鱼察觉到了人们的脚步声时,就四散潜逃。来不及逃窜的潮头鱼,就跃出水面,蹦跳着飞向江心,犹如一把银白色的瓷片在水面上打漂漂。
表兄他们麻利地摊开了鱼簾,那是一张用许多小竹片偏织而成的长约2米高一米左右的竹簾,各人的鱼簾相连接,成了一条长长的“蒇簾”。然后,大家相隔分开,抬着蒇簾,猫着腰,轻手轻脚地踱进海水里,把身子整个埋进潮水中,只露出头部,渐渐变成了几个小黑点,在海面上慢慢地浮动。过了不久,连成一线的小黑点向泛着一片银光的潮头鱼偷偷地靠拢!靠拢!到了一定距离时,大家同时举起蒇簾,离水挺身站了起来,黑点一下了变成了一条黑龙,步调一致地冲向涂边,飞快地把蒇簾插入潮头泥涂中,围拦成一条弓形长簾,蒇住了想后退逃往江心的潮头鱼。然后,大家跨过鱼簾,高兴地捉摸着东窜西闯的小鱼,捉住后放进背后有倒须的鱼篓里。小鱼捉完后,大家挺直腰,松了一口气,拔起鱼簾,又慢慢地隐入潮水里,悄悄地向前移动,伺机进行再一次的突击。
潮头鱼,俗称“小鲻鱼”。鲻鱼,又叫“乌鲻”,广东人叫“子鱼”,宁波人写作“脂鱼”,雁荡人叫“黄眼”、“黄眼鲻”,日本人称“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鲻色缁黑,故名。粤人讹为子鱼。”鲻鱼,鱼纲,鲻科,体延长,稍侧扁,长达50厘米左右,重二三斤。体、背、头部呈青灰色,有暗色纵纹;腹部白色。头部扁平,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上颔中央具一凹陷。鲻鱼眼圈大,眼睑发达,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有2个背鳍。鲻鱼以泥表所附的硅藻及其他生物为主要食料,故而泥涂上常常留有一排排平滑的齿痕。鲻鱼广布于热带亚热带浅海中,亦可生活在咸淡水中,我国沿海均有产。鱼苗来源丰富,生长迅速,为世界各地港养的主要优质经济鱼种之一。
鲻鱼的鱼苗,俗称“小鲻鱼”。其实雁荡东麓乐清湾里有两种小鲻鱼,一种体侧扁稍长,体表银白色,成鱼只有两个手指那么大,十几厘米长,再也长不大了,学名叫“柴鱼”。另一种头扁平,体扁圆,腹银灰色,背脊青色,俗叫“黄眼鲻”,能长大成二三斤重的“黄眼”。故乡雁荡人不像温州城里人那样,特视黄鱼为鱼中珍品,反而特别珍贵鲻鱼。小鲻鱼可上桌摆酒,黄眼鲻是请客送礼的上品。当地有这样风俗,新女婿拜头年,送给丈人丈母娘的礼物中,一定要有两条大黄眼,每条二三斤重。
小鲻鱼有一个怪脾性,每当涨潮时,成群结队地跟着潮头在海涂泥表觅食。潮水一退,就再也见不到它们的影子了,故而有“潮头鱼”的雅号。
捕捉潮头鱼的方法很多。开头这种六七个人用鱼簾蒇鱼,是一个集体行动,白天黑夜都可进行。还有一种个体作业,工具是一张大剪网,取两支长竹竿,上置漏斗形鱼网,竿头装有平滑的木足,便于在涂面推动,尾部交叉,用绳子连结,两根竹竿分合自如,分开像一把大剪刀。捕鱼时,一人带着合拢的剪网,全身埋入潮水里只露出脑袋,隐蔽地慢慢移动。当发现潮头有成群的小鲻鱼时,就张开剪网,悄悄接近,然后离水站起身来,猛推剪网,把潮头鱼的后路截断了,再推到海涂上,便可轻易捉住潮头鱼了。
大规模捕捉潮头鱼需要大批鱼网、鱼簾,还要用小船作业。在退潮时,在江边的泥涂上,把一张张鱼网或鱼帘连接布置好,围成弓形,一般长达数百米。鱼网分高网、矮网两种。鱼簾都较矮,只有一米多高。当潮水涨起来又退去后,小鱼小虾就留在鱼网鱼簾内了,垂手可得。当鱼簾蒇住数以万计的小鲻鱼块时,场面非常壮观。当潮水退到露出鱼簾时,簾内一片鼎沸,许许多多小鲻鱼蹦跳起来,纷纷窜向簾外。这时,船上的渔民就用长竹竿拼命地拍打簾外的水面,阻止小鲻鱼外窜。遇到这样的好运气,一网就能捕到数百斤的小鲻鱼。在一个地方捕了一次,就收网收簾,转移到另外的涂头去捕。高网也有固定在一条浦水边,好几个月不转移。当然,这种用网、簾专业捕鱼,不光是捕捉一种潮头鱼,其他的鱼、虾和蝤蛑也难逃厄运。
还有一种原始的渔塘捕捉法。在海涂的高潮区,挖取泥块筑成一条半圆形的泥坝,取泥处就凹下去,涨潮后就蓄水成湖塘,宛如海涂上一个半月形小型水库。这样蓄水三五天后,小水库内就留有鱼虾了。然后,在泥坝中间开一个口子,布好米筛或畚箕,把塘内的水全部泄完后,就可捕捉鱼、虾、蝤蛑等,主要猎物还是小鲻鱼。
小鲻鱼骨软肉嫩,非常鲜美,多供鲜食,价廉物美,尤以霜降后肉质最为鲜美、肥嫩。烹调方法以红烧、清蒸、油炸和做鱼冻为优,尤其是小鲻鱼连鱼头都能食用。小鲻鱼除鲜食外,主要是晒制鲻鱼鲓。小鲻鱼剖鳞,取内脏,洗净,用适量的盐腌一个夜晚,第二天放在太阳下晒干,可以储藏很长时间,蒸熟后是极佳的菜蔬。此外,鱼卵可制鱼子酱。清学者黄璋《鲻鱼》诗:“柳叶初齐杏叶长,几番红雨燕泥香。年来一事差较胜,东海鲻鱼得饱尝。”
鲻鱼还能药用,其性平味甘,对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全部回复(2)
一看而过                           
2012-12-24 10:11:36
鲜啊
2012-12-24 12:44: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