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万林《漫话雁荡》:沈括的《雁荡山》撮说

[复制链接]
江南雨√ 发表于 2012-10-4 22: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19 4
本文撮取《雁荡山》一文中几个疏漏或不明确的地方,试略作说明。

一、“雁荡”与“雁荡山”

课文两处地方用“雁荡山”,在六处地方却用“雁荡”。“雁荡山”就是“雁荡山”,这没有问题。至于六处“雁荡”是否一律指“雁荡山”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得先从“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说起。

原来,在雁荡山西外谷的最高处有一个湖。湖中水草丛生,深秋季节,芦花映带,好象是江中的一个小洲。又因湖高向阳,气候比较暖和,所以秋雁常在那里栖宿。古时,人们就把这个“湖”叫作“雁湖”,即沈括所谓“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的“雁荡”。后来,人们拿它来指代整个雁荡山风景区,并因此说雁荡山是以“雁湖”而得名的。从而可知:“雁荡”既是指“山顶”的那个“大池”,同时也指代整个雁荡山。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六处“雁荡”,问题就很清楚了。“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中的“雁荡”,在上面已经说明了;“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和“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两处的“雁荡”,因其都和“龙湫”并举,显然也是指“山顶”上那个“大池”(即“雁湖”)。至于下面三处“雁荡”(“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予观雁荡诸峰”、“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则都是指整个雁荡山风景区而言的。

二、雁荡山何时开发

沈括虽然引用了“阿罗汉诺讵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的传说,但并不信以为真。他说谢灵运那个时候,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字;雁荡山是“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这里提出了一个关于雁荡山开发时间的问题。

依据东嘉依绿园藏板《广雁荡山志》的记载,谢灵运在永嘉作太守时,确曾渡江而上,到达筋竹涧口,但见层岩叠嶂,无路可通,便只好止步不前了。沈括对此作过确当的分析,因雁荡山诸峰为深谷林莽所蔽,深藏不露,“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从《广雁荡山志》所记载的材料来看,雁荡山在唐时已被开发。唐文宗(公元827年——840年)时的温州刺史张又新曾经到过雁荡山,并留下了好几首写常云峰和照胆潭的诗。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4年),灵峰洞多怪(应理解为野兽作怪。引者注),善孜和尚住在这个洞里日夜诵《法华经》驱妖除怪。从而可知,雁荡东西内谷道路,在唐时肯定已经开通了。故唐代惟一和尚游雁荡山后,写下了“一生看不足”之句。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叶水心曾写道:“雁荡初传晚唐世。”前此,草书大家僧怀素(公元737年——800年)在《与律公书》中提到“雁荡”这个名称,僧一行(公元673年——727年)亦说过“南戒山川尽于雁荡”的话。再看《隋书地理志》,那上面只说“永嘉郡内有芙蓉峰”,并未出现“雁荡”二字。从上述情况判断,雁荡山的开发应是在隋代之后晚唐之前那一段时间。

沈括在文章中引用了唐代和尚贯休的“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两句诗。本来,他是可以抓住它,对雁荡山的开发时间作进一步考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但可惜,他只是把它当作西域书中关于诺讵罗传说的附会材料,未加深究,一滑而过。因此,他只好坚持雁荡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年——1016年)才被开发的错误结论。

三、龙湫的水源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这是不是可以认为,大、小龙湫(二潭水)的水是从山顶的那个“大池”(即“雁湖”)流下来的呢?

去年秋天,我和几个同志上了雁湖岗。综观山形走势,山上的水有三个明显的流向:一条向南从梅雨潭出口,一条向东南从石门出口,再一条是从北流向砩头。这三条明显的水路和其他一些不明显的水路,和雁湖东面的大、小龙湫都不相连接。因此,所谓大、小龙湫的水是从雁湖流来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那么大、小龙湫的水源究竟从何而来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雁荡山后记》中曾经对此作过记载。他说:“大龙湫从卷崖中泻下。水出绝顶(即指雁湖。引者注)之南,常云之北夹坞中,即其源也。”小龙湫之水,则来自离雁湖较远的东南夹坞。徐霞客二上雁湖,披荆斩棘,历尽艰险,前后写下了两篇雁荡山游记,记载是翔实可靠的。

四、精华在第二段

《雁荡山》一文的第一段疏漏较多,全文精华在第二段。这段文章的开头用简短的几句话,写出了雁荡山“奇秀”的特点。接着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作了科学的推究,得出这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所造成的结论。这一论断,比所谓近代的“地质之父”郝登(英国人)于一七八八年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所阐述的流水侵蚀作用的学说,要早七百年。文章拿“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的例子来印证雁荡山因“水凿”而形成的“植土龛岩”的情景,行文自然贴切。结尾处轻轻一笔,与上段末尾相照应,使文章前后呼应。这么短短的两百来字,不仅准确生动地描述了雁荡山诸峰的特点,而且对雁荡山地貌的形成原因做了科学的叙说,使科学性和文学性和谐地结合起来。这是难能可贵的。

何以在同一篇文章中会出现上述这样粗漏和精华并存的情况呢?我想其原因是:第一段的内容是“听”来的,而第二段的内容是“观察”得来的。

从第一段所写的内容来看,沈括对有关雁荡山的文史资料没有仔细翻阅,只是听信人们的传说,又未加细参,所以引用时就发生前后矛盾的情况(如一面认为雁荡山在宋时开发,一面又引用唐代贯休有“雁荡经行云漠漠”的诗句)。(原载1981年5月《语文学习》)


全部回复(4)
一看而过                     
2012-10-4 23:44:50
这次我看完了,非常( ^_^ )不错
2012-10-5 00:03:22
再看而过
2012-10-5 09:25:21
深刻理解雁荡
2012-10-10 08:23: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