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分析沈括《雁荡山》的文章,认为《雁荡山》中有这么一个破绽:说“谢灵运没有到过,也没有提到过雁荡山。”在这位作者看来,“谢灵运恰恰到过雁荡山。”其依据是:谢灵运有“一首题为《斤竹涧越岭溪行》的写雁荡山景色的诗。”
这个问题,值得一议。因为,说谢灵运到过雁荡山或没有到过雁荡山,牵涉到作品中所写的雁荡山地貌特点的问题。据沈括描述:“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雁荡山的这一个地貌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在比较晚的时候才会被人们所发现;而对这一地貌特点的成因的分析,又是作品的重点和精华所在。因此,这个问题的关系极为重要。如果认为谢灵运是到过雁荡山的,那么,作品的第一部分末了所写的“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和第二部分结尾所写的“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的话,统统都成了胡言乱语了,非得删去不可。如果这样,那么《雁荡山》一文就真的要被弄得站不住脚了。
我以为,沈括说谢灵运没有到过雁荡山,是不错的。
要阐明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雁荡山》这个概念,作一番解释。事实上,《雁荡山》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雁荡山,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雁湖(即沈括所说的山顶的那个“大池”)风景区和二灵一湫(灵峰、灵岩和大龙湫)风景区。所谓广义的雁荡山,地域是相当宽广的。据东嘉依绿园藏板《广雁荡山志》说法,“雁荡山东南绝胜也,跨百里之壤,罗三百六十之景。”按现在的说法,广义雁荡山是包括雁荡山所有八大景区的风景。换言之,东起羊角洞,南至筋竹涧口,西极锯板岭,北达六坪山,东西25公里,南北18公里,总面积达45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都属于广义雁荡山。而一般认为:东面从大荆翻过谢公岭,东南从白溪经过响岭头,南面从芙蓉越过四十九盘岭,西南面从芙蓉经过长敫山头,上马石,北面从南閤越过马家岭,去游一游“二灵一湫”或“雁湖风景区”,才算作游雁荡山。至于去不去别的风景点游览,那是可以听便的。要是只到别的风景点游览,过去在习惯上是不看作游雁荡山的。
沈括说谢灵运没有到过雁荡山,这个“雁荡山”,显然是指狭义的雁荡山而言的。谢灵运确实没有到过这个“雁荡山”,所以沈括没有说错。
至于那个广义的雁荡山,据记载,谢灵运是到过的。《广雁荡山志》上说他在作永嘉太守时,曾逆江而上,到过斤竹涧口。斤竹涧是经行峡出海流经的一条山涧,理所当然地属于广义雁荡山的范围之内。由于涧口前面是层岩叠嶂,无路可通,因而他只好止步回头。由此可见,谢灵运只到过雁荡山外户的一个涧口,并未进入雁荡山。《宋书•谢灵运传》说,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象他这么一个山水迷,可以想见,那时候,只要雁荡山稍有隙路可通,他是不会不到的。作品中说谢灵运也没有到过雁荡山(指狭义的),这恰好表明:沈括对雁荡山地貌特点的描述是确切无误的。
至于谢灵运的《斤竹涧越岭溪行》一诗中所写的“雁荡山景色”,那只是雁荡山外围的自然景色。到过雁荡山而又对它的“奇秀”的景色作过一番观察而有所领略的人,都会发现,诗的描写是缺乏雁荡山(指狭义的)风景的特色的。难怪人们常由此而怀疑这首诗所写的“斤竹涧”不在雁荡山。因此,想凭这首诗写的所谓“雁荡山景色”来推断谢灵运到过雁荡山(指狭义的),是没有说服力的。苏轼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我们倒不妨说:谢灵运“不识雁荡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
从上所述可知,只是笼统地说谢灵运到过雁荡山或没有到过雁荡山,都是不确切的。只有通过具体的分析,才会弄清真相:谢灵运只到过广义的雁荡山,而没有到过狭义的雁荡山。沈括说“谢灵运没有到过,也没有提到过雁荡山(指狭义的)”,并没有错。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说它是一个“破绽”呢?(1986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