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以别号行世,明江阴(今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县)人。著名地理学家和游记作家。他生活于明王朝由没落走向崩溃的前夕,厌弃科举仕途,摈却功名利禄,“问奇于名山大川”,投身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实践,一生为祖国的地理科学和文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高度评价“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探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在他的旅游考察的科学实践中,曾三次游历雁荡山,写下了前后两篇《游雁荡日记》,这是他留给温州人民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三月,28岁的徐霞客告别家乡来到浙江旅游考察。他游过天台后,经黄岩至雁荡,在山逗留了五天(自四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从大荆入山,于四十九盘岭出山,但探寻雁湖未得,亦未及荡阴山水。这是他第一次游历雁荡山。时隔20年之后,约在壬申(1632年)三月廿一日至四月十六日之间,他第二次来到雁荡山。因没有留下日记,又难以详考,姑置而勿论。不久,在友人陈函辉的激发下,于同年四月廿八日至五月八日,来雁荡山作第三次游历考察,历时11天。亦从大荆入山,终于攀上了雁湖之巅,辨明了大小龙湫的水源;再回头历览上灵岩黄崖层洞(即今之方洞一带)、小龙湫背(即今之卧龙谷)及荡阴诸胜;最后于大荆出山而去。
综观徐霞客游历雁荡的大致情况,他的足迹已遍及雁荡四谷。凡雁荡胜景二灵(灵峰和灵岩)、三绝(二灵加上大龙湫)、六胜(三绝加上梅雨岩、铁城嶂和石梁洞)等等,他都到过了,并且对天聪洞、雁湖和大小龙湫背作了详细的勘探。可以想象,他那时的游山条件比今天不知要恶劣多少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吏部侍郎浙江学政朱珪在《广雁荡山志•序》中曾说:“欲穷兹山之胜,非飞仙畸人不能瞰其肺腑。”而徐霞客在比乾隆五十四年早170多年,却能历览雁荡诸胜,他是配称为一位“飞仙奇人”的。
当徐霞客第三次游历雁荡后,到临海向知友陈函辉告别时,陈为霞客的勇毅精神所感,曾作诗为之送行,其中有“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这样引喻深切的两句。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位“飞仙奇人”的心中,祖国的胜山妙水是俱有性灵之物,“天下奇秀”的雁荡山水同样是奇丽无比,魅力无穷的。他没有使用刻意雕琢的词句写游历日记,他只是以极其简朴的文辞记叙他的经历,描摹他的所见,但其中却处处洋溢着他对这位知友雁荡山水的一片炽热的赞美之情。
他的前一篇《日记》的开头这样写道:“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入眉宇。”在后一篇《日记》中又这样写道:“上盘山岭,西南云雾中,隐隐露芙蓉一簇,雁山也。”在他眼中,雁荡山一开始给他的印象就如芙蓉那样清丽动人。当他进入灵峰道上时,是这样描述他的所见的:“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之笋,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疑即今之北斗洞。笔者注)有口如卷幕者,潭(疑即今之凝碧潭。笔者注)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接翼联肩。”一片美景纷呈,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再看他如何描述灵岩景区的两个奇洞,先是这样写龙鼻洞:“穴内石色俱紫黄,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再是这样写天聪洞:“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可谓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写到灵岩奇峰异嶂时,虽然话不多,仅“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17个字,却饱含着何等深挚的赞叹之情!再看他如何描写大龙湫瀑布,寥寥数语:“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展示了大龙湫瀑布的磅礴气势及其壮美的境界。他在龙湫背的高巅上所见的云海奇观,又呈何等缥缈迷人:“回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差可俯而拾也。”例子不胜枚举,总之,在徐霞客笔下的雁荡山水,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徐霞客这样赞美雁荡山水,显然是他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的一种自然流露。
徐霞客在雁荡山游历考察中,历经艰险、坚忍不拔和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感动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先看他怎样冒险上雁湖。他为了探究山志中所记的“荡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荡来”这个说法是否可靠,毅然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月十四日攀登雁湖。他开始在向导陪同下,拿着一根木杖,在长满野草荆棘的崇山峻岭间攀登。一步一喘地登上了一个山巅。那个向导说了一声“再越过三个峰尖就是雁湖了”,便推说有事要回去,不能再奉陪。徐霞客按照那个向导的话继续前进。当他越过第一个峰尖,有如站在“天半”之感。同去的莲舟疲乏得再也走不动了,徐霞客只好带着两个随从继续攀登,山愈登愈高,山脊愈来愈狭,人有如在刀背上行走。当前面已无容足之地,下面是万丈深谷,正陷于进退两难之时,他发现南面石壁下似有一处石级,便解下了四条足布,悬空垂下,他和一个随从先后拉着足布下去。岂料下面只能勉强站住脚跟,脚下是陡壁千丈。他们只得回到上面去,当徐霞客试拉了一足布,足布竟被一块突出的岩石所勒断,徐霞客险些儿一落千丈,粉身碎骨!
再看他如何探索天聪洞奥秘的情景。那是崇祯五年(1632年)五月,当他与仲昭同登天聪洞,见洞中东向有两个圆洞,北向有一个长洞,样子“皆透漏通明”,但“峭石直下,隔不可履。”为了进洞一看究竟,他就“负梯破莽,率僮逾别坞,直至圆洞之下,援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援树,遂入圆洞中。”这是何等的坚毅不拔!难怪后人赞他“几与飞猱角胜矣!”
徐霞客在雁荡山游历考察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其实也是他的爱国思想的另一个生动的侧面。
清史学家、诗人赵翼在《徐霞客游记》的《题辞》中写道:“问渠意何为?曰欲穷壮观,将成一家言,亲历异遥盼”。所谓“亲历异遥盼”,意思是说,亲身经历与遥远的观望是不同的,注重亲身经历,正是一种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这在徐霞客三次游历考察雁荡山的过程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比如,他在第一次游历雁荡攀登雁湖未果,没有解开龙湫之水是否来自雁湖这个疑团。是隔20年之后,他来雁荡作再一次考察时,仍不忘解开这个疑团。这次,他打听好了上雁湖的路线,终于顺利登上了雁湖之巅,作了详细的考察,弄清了雁湖计有“六洼”。“而水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其北堕者,则荡阴诸水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也。”大龙湫之水既不出于雁湖,那末它究竟来自何处呢?他在第二天就着手追找这个答案。他从连云嶂之左,道松洞之右,拾级而上,终于找到了它的源头是在绝顶之南和常云之北的夹坞中。最后还留下一个小龙湫的源头来自何处的问题没有解决。于是在第四天,他冒险攀上了小龙湫背(即今之卧龙谷),终于也找到了它的源头是在雁顶东南的铁板、屏霞二嶂的绝壑之中。从而纠正了宋朝以来以大小龙湫之水来自雁湖这个谬说。
徐霞客抱着“访友”和“致身”的诚挚态度三次来到雁荡山游历考察,充分显示了他热爱祖国山水的恳切情怀和穷追事理的科学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的。(原载1998年1月《瓯越文化丛书》;转载2002年第一期《风景名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