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水环境污染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复制链接]
文化屏 发表于 2011-4-16 17: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20 5
乐清市水环境污染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程少华 (乐清市环境保护局)

浙江省乐清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境内雁荡山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且地处沿海,拥有20万亩浅海养殖滩涂和万吨级深水天然良港——七里港,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沿海平原地带水网密布,环境自净能力较强。但近几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环境容量下降。本文就近几年的环境统计和监测结果,综合分析乐清市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以下综合治理对策。

1 乐清市水环境概况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人口103.88万,国土面积117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850平方公里,平原308平方公里,湖泊16平方公里。乐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年均降水量1735毫米,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7亿立方米,地下水1.2亿立方米。大多河流,山溪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乐清湾,流程较短,具有山溪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水环境不受外来污染物影响,使污染物相对控制在某一水体的局部范围,有利于按水源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全市河流可分为5个较大的相对独立水系:一为大荆北部山区的大荆水系;二为芙蓉西北部山区的清江水系;三为虹桥西北部山区的虹桥水系;四为乐成镇北部山区的乐成水系;五为城北山区的柳市水系。各水系除了具有流程较短的特点外,各河口受潮汐影响较大。由于为防咸蓄淡,沿海地带都建有许多闸门,这些水利设施为保证农田灌溉和防止土地盐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使平原水网地带的内河成为死水,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尤其到每年的7、8月份,由于高温,地面水蒸腾量大,又处双夏季节,农田灌溉用水聚增,因而出现伏旱,地表水流量减少,环境容量下降,水环境条件恶化,是水污染事故的多发季节。

2 乐清市的水环境现状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以来,乐清市出现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尤其是化工业、造纸业、电镀业和食品、饮料业等污染型企业迅速发展。由于这些企业的设备相当大部分简陋陈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突出,致使该市的水体污染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据乐清市环境状况公报,1996年乐清市废水排放总量1817.55万吨,比上年增加1.52%,其中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105.05万吨。从行业来看,造纸业、电镀业、食品与饮料制造加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86.9%,化学工业、电镀业排放的污染物中氰化物、六价铬的含量相当大。从区域来看,虹桥、柳市、北白象3大集镇的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占到全市的68.5%。

目前,乐清市有9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大自然,进入河流。排入虹桥内河的工业污水中COD、氰化物的含量大,虹桥镇河段水质是该市地面水水质最差河段,劣于V类。排入乐馆塘河的工业污水中六价铬、氰化物含量大,以白象镇河段水质最差,也劣于V类。乐成至柳市河段为V类,排入瓯江段的工业污水中COD、酚的含量较大。

水是一种宝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乐清市的水环境受到了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污染,水质的恶化加剧,地面水环境使用功能逐渐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了。

据预测,2000年和2010年,乐清市的污水产生量每天将达到13.23万吨和37.18万吨,分别是目前产生量的2.65倍和7.45倍,若这此污水按现在的方式排入地面河网中,则那时的地面水水质状况可想而知。

3 乐清市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水污染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流域、区域和污染源治理的3个层次上协调整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流域层次上强调调控,在区域层次上强调在流域或调控指导下的水污染控制规划,在污染治理的技术层次上强调清洁工艺和革新替代技术的应用。

3.1 有步聚地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水环境污染既具有区域性,也具有可转移性。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环境污染的程度,因而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制定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做到与当地环境容量相适应。同时向社会广泛宣传,使投资者、生产者、管理者取得共识,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实施产业结构性整治。

对乐清市水质污染严重的企业主要是造纸业、电镀业、化工业和饮料、食品制造加工业等。对于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效益差的行业,如小造纸、小化工、小电镀、小制革等“十五小”企业,要坚持实施“关、停、并、转”的措施。

3.2 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压缩污染物排放量

清洁生产要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入手,如正秦、德力西等企业集团,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把节约资源、能源的无废少废技术和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实现污染物的最少化。只有排废得到有效地控制,才有可能减轻河流的污染负荷,恢复水源自净功能,从而改善水环境现状,达到“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

3.3 控制面源污染,建立健全城市下水道系统,达到城市排污有序化

乐清市环保设施与城市的高速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地下污水管道。每日排出大量的生活污水,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纳入城市下水道。每逢大雨来临,情况尤为严重,形成了无法控制、无法集中治理的面源污染。因此,必须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统筹考虑,必须投入资金逐步完善城市下水道的建设,使绝大部分的污水得到集中有序处理。

3.4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较完善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合理截流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目前,乐清市污水处理系统很不完善,从长远考虑,因地制宜,应建立起完善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应分几条腿走路,一是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建设大型的综合污水处理厂做前期准备,筹措资金。二是加强工业区域(或居住小区)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站,对工业污染大户也要求单独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多途径处理方法,如二级处理、一级处理、氧化塘处理或循环利用等,对污水进行区域内预处理。大型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根据城市排污的特点而设置,在保证大的纳污水体一定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自净能力,将污水截流适度处理后,集中排向纳污能力强的水体。

3.5 按照划分的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强化水资源管理

根据《乐清市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中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域分的建议方案,规划区共分三大功能区。功能区的划分是实施水环境目标管理的依据,环保部门要做好统一协调工作,实施功能区的监督管理,还要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三同时”、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环保政策。同时,还应有计划地扩建、新建水库,开发水利资源,疏浚河道,增加蓄水量。根据下游水体污染的季节性,不定期地放闸冲污,增加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同时做到统筹合理安排农田灌溉用水,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

3.6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适当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做到上下联动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领导应该站在维护国家法律的高度上,把保护环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发挥社会团体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双控制的作法和颁发排污许可证,配套收费,所征收的排污费要略高于由排污单位自己治理污染所需费用,从而实现上下联动、共同治理的目标。(注:该文发表于《中国环境管理》1998年第2期。)


全部回复(5)
支持下
2011-4-16 17:49:11
本帖最后由 吕老幺 于 2011-4-16 18:48 编辑

楼主,这个--------------------东西,像看韩剧------------------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艹----




------谁爱看---------------谁看,我没--看,看了让人更郁闷。







2011-4-16 18:47:17
本帖最后由 吕老幺 于 2011-4-16 19:53 编辑

呵呵
2011-4-16 18:52:43
路过
2011-4-16 19:44:14
知道了·
2011-4-16 22:38: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