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州日报党报记者走进23个欠发达乡镇接连报道了大荆片智仁、龙西等地的新闻,为我们大荆片做公益推介。以前很少看到这样的专门长篇报道,觉得很兴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荆人,虽然还没能力为家乡做什么,只能是转载一下这几篇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大荆的发展。
本报为智仁乡公益推介有回应
家乡能人来攀亲 签下帮扶意向书
2007年08月10日 08:51
本报讯(见习记者 林赛君 报道组 金新安)昨天,来自乐清市各机关、企业以及在外发展的智仁乡籍人士共一百多人齐聚智仁乡,参加关于“服务到家乡、结对到家乡”的活动。企业代表和来自智仁乡各个行政村的代表作了一次“村情接触”,并签署了102份帮扶意向书。
刊载有《留守弱劳力,天地有多大?——乐清智仁乡复苏老手艺中的希望和困惑》的本报在与会者手中传阅。来自乐清金龙机电集团的张录文仔细地看了文章,他高兴地说:“这篇文章讲的象周村,正是我们要结对的。”他和同事觉得文章指出的对于当地发展的探索和困惑给企业提供了启发,对于企业形成可行的帮扶思路很有帮助。“我们今天和象周村的村干部已经‘攀上亲戚’,接下来还要去村里仔细地了解,尽早地进入实质性的帮扶。”
昨天下午,在如何带动智仁乡致富的“把脉会”上,四十多名智仁籍人士畅谈如何带动家乡发展的观点思路和办法。在台州经商的葛学选说,家乡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早茶和竹笋,这是家乡的两样“宝”,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愿意用自己在外经商积累的经验帮助乡亲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创立属于智仁早茶和竹笋的品牌。
在乐清育英学校工作的教师俞国平为家乡的发展提出了“扶智”的看法。他说,看到报纸上对于欠发达乡镇“386199”队伍的比喻十分形象,作为一名教师,他十分关心家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昨天,他已经和智仁中心小学和智仁寄宿小学的校长讨论了帮扶办法,他设想将城镇小学的学生教师和乡村小学的学生教师结对,让智仁乡的老师可以去乐成的学校加强师资培训,让留守智仁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我想对教育的帮扶应该可以有更长远的效果,让家乡的下一代受到好的教育,那么家乡的发展就不愁了。”俞国平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智仁乡党委书记胡长虹告诉记者,现在全乡21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结对企业。接下来,各个企业还将走进行政村,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出符合智仁特色的帮扶方法。特别是帮助结对村打响农业品牌,在资金上支持当地农家乐开发,帮助拓展早茶、竹笋、本地鸡、本地猪、高山蔬菜、土酒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创立。
留守弱劳力,天地有多大?
——乐清智仁乡复苏老手艺中的希望和困惑
2007年08月07日 08:50
本报记者 林赛君 尤成勇
报道组 邵纪军 金新安
我们去欠发达地区采访,不同乡镇的干部都会开玩笑地说,现在留守农村里的大多是“386199队伍”。
“38”是指妇女节,“61”指儿童节,“99”指重阳节,所谓“386199队伍”指的是在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后,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以及老人。面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
乐清智仁乡象周村,是一个“386199队伍”集中的村。当我们采访的那天,村里的部分留守妇女正在该村的一家三佳休闲工艺品厂“上班”。
正是这群留守妇女,曾被认为是弱劳动力,但今天,她们开始填补着收入的空白。
三佳厂是一家生产各类吊床、帐篷、睡袋等休闲用品的小企业,做的是订单加工的生意。厂里请了40多名固定工人,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五六十岁的妇女占了很大比例。
卢苏川,是三佳厂请的老师傅。六十岁的她,手脚仍很麻利,一天能编织近百个吊床绳结。 “以前就是呆在家里烧饭洗衣服没赚钱,现在有了这个工作后,每个月可以赚个一千多元。”卢苏川说,在她们厂里,手脚勤快的妇女,年收入最多的可以拿到三万元。三佳厂的老板金锡宝说,去年,他们厂给工人发了一百万元的工资。
年轻时学会的编织手艺,如今还能再派上用场,用这个沉睡了多年的手艺去赚钱——这让卢苏川自己也没有想到。
老手艺正在悄然复苏。智仁乡党委书记胡长虹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乐清大荆曾经有过规模较大的编织厂,现在许多上了年纪的妇女都能编织草帽花篮,包括智仁乡在内,大荆片区的好几个乡都有不少编织好手。如今全乡留守的四五千妇女老人手里,都捏着一张沉睡多年的“技术牌”。
打出所有“技术牌”,让留守的弱劳动力不再成为增收的空白,是乡亲们心底的期盼。
然而,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要想全面复苏老乡民手中的老手艺,目前看来,还有困难。
“大家看到这个编织手艺能赚钱,都想来我们厂里上班,可我们厂子小,雇不了这么多人。”金锡宝说,由于他个人资金有限,厂房规模小,自然雇请的工人也多不起来。
规模小,是老手艺不能得到全面复苏的硬件“瓶颈”。记者了解到,智仁乡可以给留守妇女提供工作的编织加工点规模都比较小,三佳厂已经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了,但是三佳厂订单最忙的时候,也只能招收四五百人。
而人才少,是规模难以做大的软件“瓶颈”。胡长虹说: “如果能有几家实力更强的企业介入,把散落的加工点聚合起来,我相信能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去致富,这样惠及的不仅仅是智仁乡,甚至可以辐射到附近其他也拥有这一技术资源的乡镇。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乡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386199队伍”很可能是相当长时期内农村的留守者。怎样以点带面,去开发这块曾经被视为空白的地带,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弱劳动力去增收致富——这成了欠发达乡镇共同面临着的问题。
采访快结束时,胡长虹告诉记者,乡里正打算举办“服务到家乡、结对到家乡”活动,希望借助在外智仁籍能人帮扶家乡的模式,一起来开发留守劳动力,全面复苏老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