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阁花坦村讨伐外村事件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3-7-24 13: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05 2
本帖最后由 老马样板 于 2013-7-24 14:40 编辑

文章原名:《祠堂鼓》
文章作者:徐汝舜


  “祠堂鼓”为何物?现在少有人知道了。
  中国的广大农村,是传统的血缘伦理社会。每个大的村庄,都以一个宗族为主。从《宗谱》中上溯,历史上的某个朝代,“始迁公”选择当地定居下来,繁衍发展,渐渐地壮大了这个族群,形成了这个宗姓为主的聚居地——村落。
  祠堂是这个血缘伦理社会的标志物,是每个氏族的公共空间,负载着祭祀祖先、娱乐场地、聚会议事的功能。清末开办新学以来,又往往成了村庄初级教育的学堂。
  那时,每个宗祠的大堂里都安置着一个巨大的“祠堂鼓”。故乡“徐氏宗祠”的鼓,长约1 米20 厘米,中间最大的直径约80 多厘米,形状如腰鼓,中间大,两头小,整个鼓身漆成大红色,鼓面由灰白色的牛皮蒙成。东西向地横放安置在廊柱与横梁的结合处,距地面3 至4 米。练习击打时,先从厢房搬出一条量身定制的粗大笨重的高凳,人站在上面,头在鼓面下,仰面,双手持硬木制的大鼓槌。击鼓也有既定的套路:先用鼓槌轻击一下鼓边木质处,继而抡开双臂有力地敲击三声,“咚—”、“咚—”、“咚—”的开场鼓,间隔约1秒钟。然后憋足了劲,由缓至急,由急至缓,一阵紧而一阵,鼓槌雨点般地落在鼓面上,犹如急风暴雨似的鼓声,响彻在宁静的村居上空。一阵高潮过后,又缓慢而清晰地敲击三声,作为收尾。高明的鼓手,善于掌握节奏与韵律,左右臂用力均匀,整套下来,行云流水一般。
  鼓在古代中外战争中,都是鼓舞士气的打击乐器,有“击鼓向前,鸣金(锣)收兵”的规矩。鼓声是进攻的号角,能激励士兵奋不顾身地冲向敌阵,这是音乐应用于战争的最成功范例。而“祠堂鼓”是固定的,它是一个宗族遇到重大事件传达警讯的工具,故用之慎之又慎。
  在农村,各个宗姓村落之间,都有基本的边界:山林、田地、河滩海涂、水资源??因为这些,经常引发村际之间的纠纷。还时有匪患。小事可以调解,但涉及大事,便会诉诸武力,这成了传统农业社会的遗风,这种遗风的“病灶”常常发作,演变成村与村的械斗。我的童年曾亲历亲闻。
  大约在1952 年间的一天,本村二个徐姓村民上后山“岩腰外”顶上伐木烧炭。劳作到下午2 时正准备挑回家。突然,从山阴上来几个另一村的人,仗着人多势众,指责徐姓村民伐了他们的树木,强行押着他挑着木炭下到那村。另一村民赶紧跑回村里,报告其父。其父闻听大怒,边跑向祠堂边狂喊:“某村人将我儿掳走了,大家帮忙救人哪!”很快,“祠堂鼓”声急风暴雨地响起来。村里人都高喊起来:“某村人将徐昌×拔(掳)走了!”随后,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里街路”(祠堂在街东头)。都是村里的青壮年,每人手里拿着木棍、扁担、短柱等物。听了当事人简短的陈述之后,群情激愤:“某村人敢欺侮我们花坦人,跟他拼了!”遂有人出来指挥大家列队前进。这完全是自发的行为。
  这些种田人,平日里相互之间也有种种纠葛,但这时候却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另外,干部们也集中起民兵队伍,荷枪实弹翻越后山,居高临下地监视某村人。本村是革命老区,很早就建立地下党游击队——“三五支队”,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队伍,曾参加解放大荆的战斗。作为小孩,我们也很亢奋,跟随队伍围观看热闹。跨越“笕头桥”,一路向北,花坦离某村四五里路。来到塘岸村“东殿前”,人高马大的徐小法一声振臂大吼:“不怕死的到前面来!”喊声刚落,就有几个年轻人应声而出,插入队伍前头。当五十余米长的队伍行进到下北閤“同君屋”,被“双閤区”政府的干部拦阻,劝大家冷静,由政府出面解决。于是众人三三两两地围在区公所门口。本村人放话:“若放人算了,否则,杀进村去烧他房!”听见屋里电话声不绝于耳。等了大约40 多分钟,只见被绑架的村民徐昌×,挑着一担木炭从上北閤大路上下来了。众人松了一口气,队伍才撤回村里,一场血腥械斗化解了。由于民兵参与到这场纷争中,随后各村民兵武器暂时上缴了。
  由此观之,传统农业社会的内斗之风,真是源远流长啊!
  这是我童年时代亲身经历的,以擂响“祠堂鼓”为号,聚集族人讨伐外村的一次未竟事件。1956 年农村“合作化”、“公社化”和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展开,极大地冲击并瓦解了传统的血缘伦理架构,农村中的“祠堂鼓”再也没有擂响了,这也成了“祠堂鼓”的绝响。

全部回复(2)
飞过
2013-7-24 13:53:04
一看而过               
2013-7-24 14:07: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