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
这是一个从灿烂到尘封,再到重现的故事。
故事的灿烂可以往前追溯上千年,它的重现却开始于本世纪之初。年,一个被命名为《温州文献丛书》的文化工程,为温州文化学术界实现多年的期盼打开了一条通途。尤其是研究温州地方文化的老先生们,渴望通过这套文献丛书充分掌握、借鉴先贤乡哲遗留的丰硕成果,集中抢救、开发、整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让后人能更真切地触摸历史的记忆,为今人的现实生活提供资鉴。
一
站在2007的年初,眼看着5年多的时光又悄悄地汇入了历史的波涛。多年前,《温州文献丛书》启动仪式上,学术界那一大批老先生们混合着激动、振奋、忧虑的复杂目光,如今已汇聚成37部沉甸甸的真实存在。仅剩的最后3部文献,也已整理好交到出版社手中,估计明年3月份之前,可以付印出版。
一套《温州文献丛书》,一共40部48册1990万字。如此庞大的整理规模,文献品种涵盖面如此深广,在温州历史上都属空前,而绝大多数依托于一个地级市自身的学术力量来系统整理历史文献,出版地方文献丛书,在省内,温州也是第一家。
这一套丛书不仅抢救挖掘了地方文献中的稿本、抄本及流传稀少的刻本,还兼顾整理了文集类及零散资料汇总类,集结了一批温州古代、近代各学科中具全国影响、学术价值高、富有原创性的著作、有代表性的作者作品。
不同于温州历史上几次古籍整理对永嘉学派的明显偏重,《温州文献丛书》基本囊括了科技、农业、医药、文学、历史、经济等各大学科的成就。不仅有周行己、薛季宣等对永嘉学派有奠基之功的代表人物,也有元朝著名诗人李孝光,有科技专著占较大比重的《赵士祯集》,有《温州经济史料汇编》……底本选择尤其严谨,像《王叔杲集》、《龙门集》、《神器谱》的底本更是几经波折从我国台湾、以及日本翻印而来。
二
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包括了温州文化最繁荣的宋代10位学者的著作,较系统地为今后研究永嘉学派提供了丰富的基本资料。同时,还有多部巨著在增补的基础上得以面世,比如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孙衣言的《瓯海轶闻》,以及《东瓯诗存》、《汲古堂集》等。而《何白集》作为当年的禁书,则是首次标点刻印出版。
丛书尚未完整推出,就已在国内外学术界备受关注。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中国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均予以购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杭州师范学院教师、北京学者等,在撰写论文时将丛书内容作为研究资料予以大量引用。
作为永远不可能成为畅销书的文献资料,《温州文献丛书》的书市反应较预期为好,其中一部甚至已卖断,将予以重版。它不仅在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台湾等地的书店受欢迎,还漂洋过海,发行到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
三
《温州文献丛书》的主编、今年已步入80高龄的胡珠生老先生,认真地将37部已经出版的文献在地上叠成一摞,用卷尺细细量过,笑着说:“你看,加上马上要出的三部书,差不多有1.2米高呢。”
1.2米,比大多数6岁的孩子都要高了。41位饱学之士用了5年多的时间和心血,培育了这个孩子。他们中,80岁以上的老先生就有将近10位,超过三份之二的学者已年过花甲。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州文献丛书》的完成,不但抢救了一大批濒危的地方文献,也抢救了这批老先生一辈子的学术积累。
胡珠生老先生说:“丛书要是再晚几年开始编,有3部书就出不来了。这5年多时间里,《张璁集》和《王叔杲集》的编者张宪文老先生,以及《黄体芳集》的编者俞天舒老先生都在文献出版前后相继去世了。”
2001年接手《张璁集》校注工作时,张宪文老先生已年过80,而且患有白内障。因为年事已高,就一直没有动手术。但为了能更清楚地审读文稿,保证工作进度,他冒着手术风险,切除了白内障。没想到就在当年,老先生又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几个月后,又一个噩耗被证实,老人被确诊为胃癌。虽然家人竭力隐瞒这一事实,但始终保持着敏锐和清晰的老人大约早已从各种细节中感觉到了什么。家人劝他放弃手上的工作,而他始终坚持说:“我现在脑子还好用。”在后期校注《王叔杲集》时,老先生4次入院接受治疗,我们无法想象病痛究竟给他日渐孱弱的身体带来怎样的折磨,只知道《王叔杲集》的文稿他始终随身携带,即使后来连药也拿不动了,还是稍有力气就坐起来握着放大镜看稿子。
老人最后对同宗子侄张卫中说的是:“你来了别说闲话,有什么问题赶紧问,伯伯时间不多了……”老先生去世时,《王叔杲集》已基本完成,总算了了他最后的心愿。
《黄体芳集》的编者俞天舒老先生原是瑞安玉海楼文物馆的老馆长,他是几十年的老病号,胃一直不太好,但直到《黄体芳集》编撰后期才通过一次体检发现自己已是胃癌晚期。老人一直独身,晚年更是将《黄体芳集》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疼爱。病情被确诊后,他怕自己来不及完成全部工作,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全力投入。书稿完成后,《温州文献丛书》的工作人员特地和出版社商量:请一定抓紧时间出版,别让它成了老人的遗著。仍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终于在第一时间送到了老人手中,两个星期后,老人就含笑离开了人世。
四
古籍文献整理是一个极耗费心血的浩大工程,一批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精挑细选,推敲、斟酌,让先贤们的思想文化精粹走出故纸堆来,其间要投注多少心力,外人实难想象。
胡珠生老先生的家不大,他的卧室兼着书房,阳台兼着藏书室,到处都堆着书本、书稿、资料,连衣柜都成了书柜。在沙发旁的书堆上有两只小小的密码箱,老先生小心地打开,拿出厚厚一叠用麻线装订好的稿纸,上面是端正的小楷密密地列出他审读过的每一部书详细的审读意见。“这几年,我除了自己负责编校4部书之外,还要和副主编陈增杰先生一起审读大量的书稿。”老先生重新翻阅这些当初费尽心思的审读笔记,颇为感慨,“这套书保存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记录,是要作为后人研究温州历史的基础的,一文一言丝毫不能马虎。”
丛书副主编陈增杰先生,不仅带病完成了高质量的《李孝光集校注》,而且以主要精力埋头于《张协状元校释》、《王理孚集》、《刘景晨集》、《东瓯逸事汇录》等六部书稿的审读工作。其间不知放弃了多少个双休日,推掉了多少次社会活动。
马上要出版的《梅冷生集》原有文稿很散,仅有10来万字,太过单薄。已85岁高龄的潘国存老先生,接手编辑整理工作后,一丝不苟,到处搜集、勘校能找到的资料,最后编辑了30多万字的《梅冷生集》。
吴明哲先生编的《温州历代碑刻二集》收入了919块来自温州各地的碑刻,其中216块新拓的完整碑文可以和史书上一些零星的记录相印证,另有200多块却是他多年来走访于温州乡野民间收录的全新发现。吴明哲先生称自己的工作是在“打捞民间的文化遗存”。他说:“你都无法想象我是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碑文的,有的被打了孔用来做豆腐,有的被垫在猪圈里当基石,有的被打磨了做门槛,有的被敲碎了当踏脚……比较起来,被用来做路基的,待遇还算不错。令人痛心啊。”
为了一块传说中的石碑,吴明哲先生自己掏腰包“收买”了瑞安偏远山村里的老人,才得以爬过祠堂的围墙,将那块保存完整的关于清朝教育的碑文拓下。为了完整地拓齐雁荡的碑文,他在盛夏的高温里马不停蹄地奔走了一天,最后连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也被汗水泡坏了……但吴明哲先生还是像其他为文献丛书的出版殚精竭虑的学者们一样,认为如此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他说:“老实说,稿费连路费都不够,但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弥补了一部分史料上的空白,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后人应承担起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