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背依灵岩(今名屏霞嶂),寺以岩名。四周有奇峰、巨嶂、怪洞,又有飞瀑流泉,景色浑庞幽绝,为全山之冠,素有雁荡山“明庭”之誉。如天柱之雄伟,展旗之阔大,天窗之幽异,龙鼻之奇幻,卓笔之秀锐,独秀之孤拔,玉女之婵妖,双鸾之翔舞,皆妙不可言,令人叫绝。
从灵秀楼右转进入谷口,过石拱桥,两旁古木参天,林荫夹道。再过天柱和展旗二峰之间的南天门,举头可见灵岩寺。
据宋郑尚文《敕赐灵岩寺额碑记》所载,宋太平天国四年(979),有僧行亮、神昭挈瓶荷锡,共访幽奇入山,得安禅谷而居。“鸠工刊木,辟塞发翳,殚极劳若。逾年之后,山无遁形。”后得新市(今虹桥)富豪蒋光赞资助,首构梵刹。至道间(995—997)太宗命中贵人裴愈持御书五十二卷赐于寺。咸平二年(999),真宗赐额“灵岩禅寺”。后得光赞之子文濬慷慨解囊,“舍钱百万,鼎新堂构。至是四十年,为屋百馀间,费钱五百万。由是寺宇大备,东南称首刹焉。”又据明代山志记载,天圣十年(应为明道一年,即1032),仁宗赐金字《藏经》千卷。南宋初(1127),僧敏行重修殿宇,改赐“寿昌禅寺”。不久,僧若容又复名灵岩寺。元末遭兵燹,殿宇、经书被毁。至明洪武八年(1375),僧道志重建。二十四年(1391)归并为丛林。后圮,督抚徐公栻重建。明隆庆间(1567—1572)又废。万历十年(1588),僧园魅再建。明末又废圮。清雍正间(1723—1735),僧妙文及其徒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浙闽总督崔应阶资助重建大殿,后因调内部,未能落成。至清末,仅存破屋三间。民国初年,灵岩寺僧功纯退居觉性庵,将寺产也卖给了林牧公司。功纯之徒成园亦离寺走宁波,入崇德寺,受戒于观宗寺谛闲法师。民国十一年(1922年),谛闲法师命成园返回灵岩寺。第二年春,谛闲法师偕宁波方志文夫人及香港居士八人同游雁荡山,宿灵岩寺。在方夫人等人的乐助下,成园得以着手中兴灵岩寺,鸠工庀材,大兴土木,建造歇山顶木构大殿楼房五间,东西厢房等十余间,并美化环境,于寺前种植银杏和各种花卉。1958年后,灵岩寺曾一度改为招待所,僧人星散。至1984年,由于宗教政策的落实,天台宗46代传人显广法师率徒五人,从国清寺返回住持,恢复佛事活动。在政府和各方人士资助下,重塑佛像,恢复了灵岩寺旧貌,并着手筹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灵岩禅寺。1994年端午节前,新建灵岩禅寺的工程已经动工。这座新建的灵岩禅寺,座落在旧大殿前的空坛上,建筑规划,包括三进殿宇:第一进是天王殿和钟楼、鼓楼;第二进是大雄宝殿和左右厢房;第三进是藏经楼和法堂;旁边还有地藏殿、听瀑庐和客房等建筑。这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刹,终于又迎来了中兴之日。
灵岩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荟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
1923年,大殿建成不久,康有为曾为之题写“灵岩寺”门额和“大雄宝殿”匾额。“文革”期间被毁,现由著名书法家林剑丹和王学仲重新书写。曾毁于“文革”的黄炎培所书“灵岩寺”匾额,亦重新复制悬于殿前。大殿前的槛柱上,曾悬挂着夏承焘所书清人江弢叔句:“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和清人喻长霖撰书的“山雁荡、水龙湫、洞石佛、百二峰拔地凌云,海上名山称第一;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等名联亦毁于“文革”中。后一长联已由书法家任政重书,前联尚未复制。1987年,马来西亚佛教会主席竺摩大师光临灵岩寺,留下所作和改作楹联二副,“胜地有缘方可宿,名山无福也难游”一联,悬挂于大殿后大步柱;“一柱擎天挹秀,万峰涌地争妍”一联,悬挂于大殿檐柱。在大殿客厅中堂,过去还有谢磊明所作篆书《金刚经》经文;左壁有张大千所绘墨竹一帧;右壁有黄宾虹所绘淡墨山水一帧。这些珍贵的文物,不知道毁于“文革”还是落入何人之手,令人痛惜!
灵岩寺藏经楼,原存日本频伽版佛经一部和抗战初期由谛闲法师从苏州园通寺移赠的唐刻本《大藏经》一部。1964年5月,郭沫若游灵岩寺时,翻看了寺内保存的《大藏经》后说:“这部藏经比较完整,要好好查一查,要保管好,不要遗失。”岂料两年之后,这两部佛经均于“文革”期间散失。随着海峡两岸交往日增,宗教界也频有往来。1990年冬,由上海龙华寺转来台湾四众第子赠送给灵岩寺的《大藏经》一部(计100卷,含图像)。为了珍藏好这部佛教经典,寺内设专橱妥为保管。
灵岩寺附近还是摩崖石刻特别集中的地方。大殿天井前矮墙左侧,嵌有明人张维任的“寰中绝胜”题词碑,右侧嵌有明人张文熙的“海上名山”题词碑。在龙鼻洞岭脚,有宋朱熹的“天开图画”题词石刻。在龙鼻洞内,到处是摩崖石刻,真个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据统计,洞内有摩崖石刻80多件,占全山摩崖石刻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故向有“雁荡碑窟”之称。其中,唐包举题名,宋沈括题名,明杨宗业诗碑,现代傅增湘等记游碑和张叔梅诗碑等,或具有历史意义,或富有书法艺术欣赏的价值,大为名山增光添彩,这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龙鼻洞摩崖石刻,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值得提到的是,灵岩寺现住持显广法师,从回寺之日起,即注意文物的收藏。书画家们与灵岩寺似乎也特别有缘份,大多乐意在灵岩寺留下他们的笔迹。因而,灵岩寺至今已收藏了相当数量的书画佳作。如果全部装裱起来,陈列一室,以供游人观赏,这对于提高灵岩寺乃至整个雁荡山的文化品位,都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原载1995年1、2期合刊《温州方志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