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有八大景区,计有景点500多处。这些风景的名称,又是怎样命名的呢?
自然风景,原来本无名称。在洪荒时代,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根本谈不上自然风景美的欣赏。当然也没有风景的名称。我们的先人对于大好河山的赞美,记述山川胜景的文字,滥觞于《禹贡》、《山海经》。而《禹贡》记载大禹治水以及当时的地理状况,虽依托禹时所作,但其实是春秋战国之际著于竹帛的我国地理文献。这些成果的得来,是我们的先人,为了生存而同严酷的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斗争的结果。换言之,是我们的先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与人对立的具有无限威力的敌对力量,变为对人有益、为人民服务的对象的结果。自然界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的意志印记,自然被人化了,人们才能欣赏自然生态之美。自然风景及其名称才不断产生出来。据有关资料记载,雁荡山范围内的风景名称“皆宋以来好事者所命也。”
对于景物的命名分类,由于命名的角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景物与有关事物的内容角度分,则有以名系事、以名系物、以名系人、以名系景、以名系义等类别。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划分,则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引用等类别。宋代袁采的《雁荡山记》所说的“名山之人多矣,或以义,或以象,或以迹,或以无稽”的分类法,是属于前一种。后一种分类法,显而易见。但这两种分类,都不能统括所有的景物名称。
下面,我们采用景物与有关事物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联系的角度,把景物的命名方式分为10种:
第一种,以位置命名。如:东岭,是因为它位于西外谷的东址而定名。北岭,因在东内谷真济寺西北,位于东谷的北址而得名。荆网 ii86.com
第二种,以形状命名。如:灵峰景区的果盒岩、瓜瓢岩、渡船岩;三折瀑景区的铁城嶂、一枝香;灵岩景区的钟鼓岩、顶珠岩、卓笔嶂;大龙湫景区的剪刀峰、火燄山、双髻峰;雁湖景区的石柱门、含珠峰、梯云谷等等,都因形状的相似而得名。
第三种,以特征命名。如:灵峰景区的凝碧潭,因潭水透碧的特征而命名;风洞,因洞口有风的特点而得名。雁湖景区的梅雨瀑,以瀑水飘散似梅雨的特色而命名,罗带瀑因状如罗带的特征而定名。
第四种,以特产命名。如:灵峰景区的灵芝石,因雁荡山深谷中有灵芝草而得名。大龙湫景区的筋竹涧,就因这条涧盛产一种节短、肉质厚实柔韧,可做箭弓和竹丝器皿的筋竹而得名。
第五种,以景致命名。如:灵峰景区的将军洞,因洞内右侧岩罅中有一石状似身穿甲胄的将军这一景致而得名。七星洞,是因洞顶有七窟似七星一景而定名。羊角洞景区的羊角洞,就因洞的左侧有羊角峰这一景致而命名。
第六种,以动植物命名。采用这种命名的方式的景物数量很多,这可能同自然界动植物数量多,又易于游人联想接受有关。如灵峰景区的金鸡峰、犀牛峰、骆驼峰、伏虎峰、双笋峰;三折瀑景区的哀猴峰、卧蚕峰、伏牛峰、梅花桩;灵岩景区的青蛙聚会、双鸾峰、金鸟、玉兔、上山鼠、下山猫;大龙湫景区的大龙湫、芙蓉峰;雁湖景区的雁湖、狮子峰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第七种,以人物命名。这些景物名称,常有纪念性的意义。因为他们与这些景物有某种关系,或寓居于此,或涉足于此,或有功于名山。如:宋代的胡彦卿,曾寓居雁荡,常在灵峰下的一块岩石旁读书;后来出山,官至兵部侍郎,驸马陈德芳遂称此岩为侍郎岩。西内谷有七贤祠(已废),因与雁荡山的胜山妙水肤发相关的七位贤人:宋代王十朋、胡彦卿、元代李孝光、明代朱希晦、章纶、谢省、谢铎而得名。荆网 ii86.com
第八种,以传说故事命名。传说唐咸通年间,灵峰洞有妖孽作怪,禅僧善孜,戒行高洁,独处其中,日夜诵《法华经》。有一位神仙仗剑立石,作法相助,迅雷破洞,林木俱焚;继而又麾兵追捕,群怪悉灭。神仙站过的石上留有足迹,这块石头就定名为神迹岩。又如:大龙湫景区的瑞鹿峰与瑞鹿寺(已废),传说寺落成之际,有驯鹿衔花经过峰侧,以为是吉祥之兆,因而以瑞鹿命名。仙桥景区的仙姑洞,原名穹明洞,后因台州临海的李玉莲避乱洞中,为反抗土寇强劫而投崖殉身,被尊为“仙姑”的故事而改名仙姑洞。
第九种,以美好愿望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寄寓着人们的某种美好的愿望。如:雁湖景区的招贤峰,位于石柱门东南的谷口,因入山便见,它好像在招呼游人的光临,把游客视为贤人,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灵峰景区的长春洞,显然含有长春不老之意;后改名归善洞,也寓有一种美好的愿望。羊角洞景区的定海峰(原名剑岩)寄托着渔翁船夫的风平浪静顺利出海的美好心愿。
第十种,以附会之词命名。这些景物的名称很玄虚,是无案可稽的,分明是后人附会上去的。明白的人一见可知,不言而喻。
此外,还有以事件和颜色命名等待方式,但例子为数不多,从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和人们活动范围、观赏视野的不断扩大,相应地,对自然风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景物的命名范围,将越来越广宽,命名的理据将越来越细致,命名的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对风景命名的追本溯源,看它在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怎样受到政治、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既具有学术意义,又会给旅游增添无限情趣。下面采用观一斑以见全豹之法略加叙说。
“天下名山僧占多”,相传唐代就有西竺僧诺讵罗进山建寺修持。宋代三百余年间,雁荡山佛教臻于鼎盛时期。元、明、清以来六百余年间,几经兴衰。这一千多年的佛教史,对雁荡山景物命名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本觉寺等十八古刹和其他庙、庵,是僧侣的修持之所,不说自明。在自然风景方面,如大龙湫景区的千佛岩、石罗汉、宴坐峰,灵岩景区的安禅谷、老僧拜塔;三折瀑景区的挂锡谷、维摩洞;灵峰景区的千佛峰、观音岩、飞来观音、背面观音;其佛教面目也是很明显的。又如:佛家和“莲花”结缘,佛寺又称莲宇,佛座又称莲台,“净土宗”又称莲宗。因而可知,大龙湫景区的芙蓉峰、灵岩景区的莲花洞、三折瀑景区的莲花峰等等,也是佛家的名称。再如带“灵”字的景物名称,显然也是受佛教的“威灵”、“灵验”之说的影响而命名的。
道教仰慕神仙,把所谓修炼得道后能“超脱生死”而变幻莫测的人称作神仙。所以,那些带“仙”字的风景名称,都赋有浓重的道家的色彩,如灵岩景区的列仙峰、仙人榜;三折瀑景区的仙掌峰、二仙石;显胜门景区的会仙峰、仙杖峰、仙游洞;仙桥景区的仙溪、仙桥、仙亭山;羊角洞景区的育仙洞(即二洞)、八仙岩等等。又如灵峰景区的北斗洞(道家称北斗星为天罡)、紫竹林、紫庭嶂(道家崇尚紫色)也都是道家所命名的。
荆网 ii86.com
从风景名称的分布来看,东内谷、西内谷一带多佛教命名的景物,东外谷的南閤、北閤、羊角洞一带多道家命名的景物,这反映佛、道二教在雁荡山的生长、发展的地域差异。但从东西内谷和东外谷的景物命名的佛、道两教交叉情况来看,佛、道二教也不是各自割据一方的对立体。
至于历代仕宦和文人墨客,他们的思想信仰也不单纯是儒家的,往往儒、道、释兼收并蓄,揉合在一起的。他们对雁荡山景物的命名的影响是深广的。从雁湖景区的罗带瀑;大龙湫景区的七贤祠(已废);灵岩景区的文会岩、卓笔峰、卷图峰、双鸾峰、玉女峰;灵峰景区的侍郎岩、斗鸡峰、双笋峰等等名称来看,儒家的色彩也是很明显的。
社会历史影响风景命名,反过来,我们从风景的名称可以追溯雁荡山社会、历史的变迁。比如,从灵峰景区的合掌峰改名为夫妻峰和双乳峰,就可以了解时代的变迁。从修道岩上的宗文亭,可以回忆抗日战争前期杭州宗文中学迁至雁荡山,对雁荡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推进的历史。(原载《雁荡山揽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