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古谣谚》所载之三京湾考证(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3-11-1 16: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062 5
《温州读书报》 分类: 瓯风  
作者: 张乘健

  《古谣谚》收入古代温州的一条谚语“腹如三京湾”。这谚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很会吃,肚腹似三京湾那么大,所以说“腹如三京湾”。
  但问题就出来了,三京湾在哪里?《乐清县志》说,三京湾在乐清。三京湾指乐清湾,“雁荡山之开发,循着由乐清湾逐渐朝腹地的路线进行,当时的开发只限于滨海地带海洋渔业资源富裕区域,这个区域当时的名称叫‘三京湾’。这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也是过往行人饯行告别的所在。因此可以断定,这里已经属于比较热闹的地方。当时形容某人特别能吃,往往说这个人‘腹如三京湾’。”(喻学才《雁荡山的旅游文化》)
  那么三京湾具体在乐清什么地方?《乐清县志》谓:“照胆溪,一名三京湾,在能仁寺前。”又有说法,三京湾在大荆石门潭。阮伯林《雁山片石》云:“由于溪流的冲击和雨水的侵蚀,填塞在石门山和袋里山之间的那道土脊越来越矮小,而三京湾则由于地势较上游为坦,水流速度缓于上游,因此渐渐的被上游冲激下来的泥土沙石等沉积物淤积变浅变小,因而减小了泄洪的能力。终于有一天,大雷雨后瀑发的山洪因下游渲泄不及而冲垮了石门山和袋里山之间的土脊,造成了石门潭及下游至荆山北坡山脚的一公里长的新溪。从此,上游之水直接从这里冲出,加速了三京湾下游(今蒲溪)溪床的淤积堆高,海水因此渐渐后退,三京湾也因此失去了昔日溪清如镜的风采,大荆镇以上的上游水域渐渐淤积成了山间小平原,它的下游由于从石门潭冲出的大量沙石的填积,使原来的呷湾变成了山间溪流。到了南宋初年,三京湾已完全失去了它的形迹和影响,成了只保留在有关文献资料中的一个使人感到遥远而陌生的名字。”这两种说法其实是相矛盾的:能仁寺在雁荡山西边芙蓉乡;石门潭在雁荡山东面大荆镇。
  我以为,所谓乐清的三京湾实际上是附会而成。北宋时纂修有《乐清县图经》,薛季宣《雁荡山赋》“指游龙与戏凤,镜三京而胆寒”,下注:“《乐清县图经》,雁荡山三京湾。”“镜三京而胆寒”的所谓“三京”,所指很大,不会是指《乐清县图经》中的三京湾。
  颇有意思的是,引证三京湾却无意有意忽略了其原始出处。杜文澜编的《古谣谚》收入“腹如三京湾”这条谚语,标明“永嘉饮食谚”,原始材料取自《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江南东道第十一:“(温州永嘉县)三京湾,《郡国志》云:永嘉有三京湾,无所不容。谚云:人有能食者云,‘腹如三京湾。’即此也。”明确载明三京湾不在乐清在永嘉。谢灵运时代的永嘉郡,指现在的广大温州地区兼及台州、处州部分。而唐代以来直到1957年的永嘉县,含现在的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县、永嘉县,特指鹿城区;乐清则明确就是乐清县,从未和永嘉县混淆。
  我认为,三京湾是指瓯江中游的江湾,具体而言,就是今鹿城区仰义乡渔渡附近的前京、后京村濒临的那段瓯江江湾。
  所谓三京,就是仰义乡的前京、后京村。我测度,可能古代尚有一个中京。何以叫做“京”呢?这么个小地方怎么称这么宏大的名称?溯“京”字原义,《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京字的古义是山丘土丘。滨江的前京、后京村似没有人为的高丘。我测度,原文应是“泾”。泾,有古义。《庄子》秋水篇:“泾流之大。”司马彪云:“泾,通也。”上海话有“洋泾浜”。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谓“今苏州、嘉兴称沟渎曰某泾”。所谓前京,即前泾,就是江水浸润冲激到岸边的前面的沟渎。
  三京湾此岸是仰义乡,对岸是瓯北的礁头、礁堡、梅岙。瓯江溯江而上,这段江湾恰好由此向青田曲折上溯,江水于此回旋,江流浩大,气象万千。
  近年来瓯江两岸竞建高大工程,瓯江变狭对生态的一个影响,就是全中国最澄澈很值得珍惜的楠溪江出现咸潮倒灌。处于今天的我们难以观摩古时三京湾的浩大的江流,更难以感受古时瓯江的令人惊心动魄的雄浑苍茫的气象。
  考证到此,不免生发无限感慨。
  唐代诗人孟浩然游历永嘉,他的诗可以看作古时瓯江实地考察的史录。《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永嘉是“水国”,浩浩荡荡,周遭皆水也,世界皆水也。在浩瀚的瓯江江面上,显出一片“孤帆”的清致。卧闻海潮,起来看瓯江上空的那轮清泠淡雅的月亮,那真的感受到江天的寥廓。而《岁暮海上作》诗更有大寄托:
  仲尼既已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孔仲尼曾叹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慨叹道在此间行不通,那就乘一支木筏浮海到外域去。孔仲尼死了,他的浮海愿望似没有真地实践;我孟浩然也来浮海。虚舟,我的船中没什么财宝身外物,虚舟,更是虚心;我可不像古代那些装模作样的钓徒,样子装垂钓的隐士,实际上是想钓取功名富贵。问乘槎人,这乘槎可不是乘桴,古代的张骞乘槎竟到了天上的天河,见到了天女。那神妙的沧州境界在哪里呢?
  情犹未已,步孟浩然韵:
莲华何处涌?西竺爱琴海。涉浪碧惊翻,历时翠不改。丹狸忽匿影,白鹿久期待。一觉笑千殊,色空春可在?

全部回复(5)
两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始置永嘉郡。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
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析永宁县地置乐成县。
南北朝刘宋年间(420-479年)郑缉之撰《永嘉郡记》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撒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三县人永嘉,永嘉县名始于此。县治在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改乐成县为乐清县。
2013-11-1 16:11:23
一看而过。。。。。。。。。
2013-11-1 21:07:03
不是三京湾,而是三原湾,应该在乐清。南朝宋(420年~479年)·郑辑之《永嘉郡記》:“●三原湾     乐城县三原亭,去郡百二十里。溪水清如镜,向昔有得一死鲇者,鬐大五六围,一鬐辄得数十斛鲊。此湾无所不容,有人能食者,常自譬:腹如三原湾,无所不容。”这是最早记载三原湾的文献。
2017-9-4 14:20:33
榉川向群 发表于 2017-9-4 14:20
不是三京湾,而是三原湾,应该在乐清。南朝宋(420年~479年)·郑辑之《永嘉郡記》:“●三原湾     乐城 ...

京原相通,故有两名。
2017-9-13 15:01:38
榉川向群 发表于 2017-9-4 14:20
不是三京湾,而是三原湾,应该在乐清。南朝宋(420年~479年)·郑辑之《永嘉郡記》:“●三原湾     乐城 ...

京原相通,故有两名。
2017-9-13 15:01: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