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流淌了一千多年的水渠,世代供村民们饮用、浣洗、养鱼、灌溉,至今仍清澈见底(如图)。
近日,省、市文物专家专程来到仙溪镇考察北村时,考察了这条黄渠后说,黄渠的上游、下游、主干、支干还如此完整,且水流这么大,水如此清澈,村民用水如此有序,真是难得一见。
记者在北村干部带领下,沿着黄渠走了一圈。傍晚时分,黄渠上游有村民正在水中淘米洗菜,下游有村民在清洗农具、排水灌溉。黄渠环绕的整个村庄洋溢着一种安居和谐之美。据村主任章桂夫介绍,黄渠的水源来自福溪,源头是从仙溪桥头分流而入的,贯穿上下北、高塘、花坦、双溪等村,再从双溪村中引流到仙溪,它是一条活水渠,共2.5公里,千百年来从未干涸过。
据《乐清县志》记载:黄渠俗称大圳,阔约八尺,深约三尺,澄清蔚蓝,四季不涸,圳南北村即村居。圳上有埠道。村人浣洗、汲饮、灌溉极便。伫圳上可观游鱼、虾戏,有临濠之乐。每逢火灾,汲水极便,火即扑灭,故北历来不起大火。此圳大约开筑于宋、唐以前,为较有历史意义的水利工程,源于莱澌滩上。
据该村老者李式时介绍,10年前,北还未通自来水,村民们一直在黄渠中取水饮用。村民一直严守祖辈留下的规矩,早8时前及晚5时后,主干水流不可用来浣洗除污之用。每到刮风下雨时,村民挑来木桶取好水,等待澄清之后,用来烧饭。李式时的家在黄渠旁边,70多年一直生活在村庄里,在他的记忆中,黄渠小修了几次,但一直很坚固。黄渠除了饮用之外,还灌溉着多亩良田。因此,对北村民来说,这流淌千年不干涸的活水,更是一种活着的灵魂,对于它有着很深的感情。
早在几年前,部分村民为了更好地灌溉农田,想将水渠用水泥铺平。但为了保护水渠的原貌,也有许多村民反对水泥铺渠。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水渠的原貌被保留了下来。现在,村民们更加珍惜它,喜欢在水渠旁清洗衣物,有说有笑,好不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