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清市公安局 大荆派出所,有这么一位女民警,在同事眼中,她是尽职尽责的好榜样;在丈夫眼中,她是贤惠顾家的好妻子;在长辈眼中,她是百般孝顺的好媳妇、好女儿,她就是大荆派出所的内勤民警吴建琴。
一头短发加上一身警服,吴建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练飒爽,一番交谈之后,才发现江南女子的善良、美丽和热情在她身上显露无遗,沉静时温文尔雅,开怀时笑靥如花。八年的从警生涯,她正是凭着这一份善良和热情赢得了同事和群众们广泛的赞誉。而其中一段发生在她和山村老人之间的故事,尤其被广为传颂,也成就了一段警民鱼水情的佳话。
病房偶遇,结下缘分
2010年8月,吴建琴的父亲因病在温州住院。在一次探视父亲的过程中,吴建琴偶然认识了和父亲同个病房的陆亨启老人。陆亨启老人是大荆派出所辖区镇安乡石坦山村人,当时正在住院做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温州碰到老乡,大家都很高兴,而相同的方言也顿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闲聊中,吴建琴了解到了陆亨启老人的家庭境况——老人育有两儿一女,女儿出嫁,家庭条件也不好;小儿子在外打工,家中也有两个孩子,生活也是非常困顿;因为贫困,大儿子的媳妇几年前抛下丈夫、孩子跟人走了,这给大儿子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并由此患上了精神疾病,病情发作的时候,会变得异常暴躁。老两口只能带着大儿子和上小学的孙子一起生活,仅仅依靠着陆亨启老人下地干点农活勉强维系着。屋漏偏逢连夜雨!陆亨启老人又不幸患上了心脏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为了治病,老人向左邻右舍东拼西凑借来几万元手术费,但是手术费很快就花完了。为筹集医药费,除了一座破旧的老屋留下栖身外,老人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财产——耕田用的老牛。凄惨的境遇引起了吴建琴和丈夫杨相余的极大同情。
爱心救助,感人至深
当年下半年老人术后出院。在得知老人手术后不能从事体力活,原本拮据的家庭将更加贫困。夫妻俩商量了之后下定了帮助陆亨启老人的决心。据了解,吴建琴和丈夫至今已经六次前往石坦山村看望老人,并先后给老人送去了上千元的慰问金和各类生活用品。
2011年8月的一个周末,在家休息的吴建琴想起了已经几个月没有联系的陆亨启老人,便拨通了老人家里的电话,了解老人的近况。在交谈中,吴建琴发现,术后老人竟然都没有去医院复检。这让吴建琴颇感意外,按照医嘱,老人是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的,而老人却因为担心要花费大笔的检查费用,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
吴建琴随即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丈夫杨相余。一听这个情况,丈夫也急了,万一出现状况,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就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时间,驱车上山,硬是将执拗的老人接下山来,并自掏腰包,专程将老人送到温州市区某医院进行了细致的复检。复检结果一切正常,虽然花钱不多,但在陆老伯的眼里吴建琴夫妇的这份爱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警民之情,胜似亲情
对于帮助陆亨启老人的事情,吴建琴从未对他人说起。直到有一次老人为表谢意,特意赶了几十里的山路来到派出所,向所领导表示感谢,所里同事才知道吴建琴夫妇做了件好事。而对于此事,吴建琴始终认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她说自己也只是尽了绵薄之力去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
在笔者的坚持下,吴建琴陪同笔者去了一趟石坦山村。老人所在的石坦山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通往村里的只有一条宽不足三米的羊肠小道,上山下山都非常不方便,笔者小心翼翼驱车近半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石坦山村。对于吴建琴的到来,老人显得非常激动,一把拉住吴建琴的手就唠起了家常。老人告诉笔者,由于身体原因,家里现在越来越困难了,年前,大儿子也外出打工了,幸好还有吴建琴两夫妻的帮助,为他的家庭缓解了不小的压力。夫妻俩时不时来探望他老两口,也让他们的心里有了寄托。说到这,老人顺手打开家中的谷仓,指着里面的几袋虾干、香菇干和核桃仁等告诉笔者说:“你看,大年初五的时候,建琴一家来看望我,又带来了这么多好东西!”对此,老人有说不出的感谢,老人说,在他的心里,其实早已经把吴建琴当作女儿来看待,“她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亲!”临下山时,老人将我们送到山路口,驻足挥手,久久没有离去。
下山的路上,笔者问吴建琴:“对于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你们夫妻俩为什么要这么尽心尽力地予以帮助?”吴建琴回答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希望自己的行动可以得到大家的响应,让更多的人伸出援手来帮助像陆亨启老人这样的贫困家庭。人人都奉献一份爱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
来源:温州都市报 林腾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