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大荆石门潭 (转)

[复制链接]
my 发表于 2007-12-16 1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13 5
??今就说说我老家的风景点之一 —— 石门潭。
??现在看到的石门潭,顾名思义,就是一扇石门、一个潭。而传说是如此的:
??大荆是个四面环山之地,只是少数住着几户人家,却也山青水秀得可爱。
??有一日,一个风水先生受“天子”派遣到各地看风看水,到了大荆一看,认定这连绵的山峦里定有潜龙埋伏。经过一段时日的考察,却始终未能查出龙脉的要害之处。不过,他注意到天天上山砍柴的一个樵夫,总是拿着一根光秃秃的杠子就上山去了,下山的时候,却是满满两捆扎得结实的柴。
??这一日,风水先生拦住樵夫,问:“你是拿什么来系柴呢?”
??樵夫回答:“山上有藤,砍来系就是了啊。”
??风水先生也不再多问,想来蹊跷。这山上果真是有那么多的藤,可供这每日砍柴卖柴为生的樵夫来用?心存疑惑,就在一天早上,他悄悄地跟在樵夫后面上了山。只见山上一块凸起之处,有两条绿油油地青藤攀在树枝上。樵夫正好砍下它们,系好两头的柴,下山去了。第二天,风水先生早早地又上山来,奇怪地发现昨天被砍掉的两根青藤由碧绿碧绿地抽了出来。风水先生大悟,原来龙脉就在此处!
??为了不辱使命,风水先生立即准备好青锋宝剑,上得山来。对准两条青藤之间凸起的一块山包,举起剑,狠狠地往下一插……瞬那时,一股浆液直直喷出。又听得轰隆隆的巨响,山甭地列,一条青龙腾空而起。青龙不堪疼痛,直打滚打滚。不多久就滚出一个深深的坑,汩汩的清水冒出,成了个深潭。青龙料大势已去,一个滚,又滚平了好大一片地。
??
??大荆其实一点都不大。有着连绵的山峦包围,就显得小了。不过黄昏之下,山水都显得宁静。

??
??小学时还来这秋游,写游记。似乎我的作文的开头就是:“今天秋高气爽,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石门潭……”到现在,印象还很深的是,记住了当时波光粼粼的水面。只是现在的河不如以前的宽,中间已经是有“陆地”可以登陆了。还有青草,也绿绿的。

??
??石门潭潭水清幽,猛地脚抽筋或是什么的,就溺了水。每年的夏天,似乎总有类似的此事发生。不谙水性的人,尤其是些小孩,就套个游泳圈到下游来。恩,还有些蹲在石滩上的孩子,一如当时的我,是望水兴叹——旱鸭子嘛。

??
??沿着河堤走,再翻过山头。到这边来看……那个老人独“驾”一“舟”于水上,倒颇显安然自得。

??
??这是左手向石门上的亭子,名为“烟波亭”。内还有副联,时间久了,我也不记得了。这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地方。

??
??从亭子往右看,就是当时青龙滚平了的一片滩地,大家都叫它“龙滩”。那远处的山,我都翻过了。而且是翻过两次,一次是与老师,一次是陪朋友。山那边是路,路那边还是山。再翻过那山,就到了雁荡山了。我曾用一天的时间,从早走到晚,沿着这路线走。翻过去,又翻回来,等于爬了四座山,还不算雁荡山景区内的路段。这两次的翻山跃岭,直把我累趴下了……不过,沿途是一路的青山葱翠,鸟语花香的,分散的景点,就看你眼光独到不独到了……

??
??最后,推荐一下大荆特有的小吃——“石莲豆腐”。有些人喜欢把它“翻译”成“石榴豆腐”。不过,我是摘过这的主要原料的,是攀爬在墙上的一种“莲”壮的果子。扳开后,里面是满满的滑溜溜的“莲子”。之所以称它豆腐,是因为它像豆腐一样光滑细腻,不同之处就是,它是透明色的。只要加点薄荷和糖水,马上就能感觉到喉间的冰凉舒适了。做石莲豆腐成本很低,才五毛一小碗、一块一大碗。整个夏天,都是可以在大街小巷,甚至石门潭的桥下都有这种小摊位。现在已经两年多没吃这东西了,不过很庆幸,只要我能买到“石莲粉”,我照样可以做出冰冰凉可口的“石莲豆腐”来……:)
全部回复(5)
那个传说很不错啊!那个风水先生干嘛把藤砍了?
2007-12-16 11:52:05
原来石门潭还有这么传奇的传说啊
2007-12-16 13:27:01
呵呵,小学时的作文偶经常以石门潭为主题#ii16#
2007-12-18 10:50:00
大荆“石莲豆腐”倒还真的比冬米糖来的 有特色~~
别的地方就没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了
··
虽然有产品化的青草糊什么的,,都没自做的 “石莲豆腐”好吃
2007-12-20 16:08:27
好!!!发到百度上去!!!让大家都知道大荆的石门潭!!!
2007-12-20 18:29: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