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记忆

  [复制链接]
江南雨√ 发表于 2011-7-8 12: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756 19
1.jpg

2.jpg

   南宋建炎年间,温州境内建有十三个军事之“寨”,它是其中一个且地处全境最北端;   从寨到驿到营,几度更名建置,依旧坚守“北大门”,它可谓温台驿道上的神经中枢;   随后的年月里,先后有县丞署、县委在此落地,它成为北境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本期《地理》,走进乐清大荆——一个业已淡出历史视野的“边城”,寻访时空深处遗留的残缺与记忆!   蔡榆 文/图   1 .大荆会市      昨天是农历五月十三,五月中旬一个平凡的日子。   对于乐清北境的大荆人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这一天是当地的传统会市之时。而且,这是一个有着历史渊源的日子,即便在如今超市铺天盖地、物资相对丰富的时代,这一天还是为大荆人所津津乐道……   一些老人说起“五月十三”,似乎又回到了远逝的时光里,很自豪——   “农历五月十三,以前在关庙巷两旁,来自温州、台州、海门、黄岩、温岭等地客商集中在此设摊集市。有绸布、服装、鞋帽、竹木器具、铁器农具,东西很多,还有本地土特产。”   “以前,在关庙前还要演寿戏,观音阁道坦中,还有关刀(青龙偃月刀)一把,重八九十斤,常有青年人前来顶关刀以显示臂力。我们年轻那时候,还从庙里抬出关刀巡游呢!现在连刀都不知去哪里了……”   “每年一到这个节日,一些外地客商早在初十就争先来到大荆。那时候,戏班演出、露天电影、杂技、秋千、高跷表演,晚上放焰火,我们大荆人,还家家都制作薄饼,招待来客……”   从老人们关于会市热闹情景的口述中,大家都不难感受到那种氛围。这种往日岁月里大规模的民间商贸活动,与北方庙会异曲同工。当然,在如今物资丰富的时代,显得平常多了。但近年来,随着“非遗”普查工作的深入,瓯海瞿溪“二月初一会市”、乐清白石“三月初十会市”名气的逐渐上升,会市重新赢得人气。   因为有庙,因为迎神,而随之在庙周围逐渐形成了集市。这样的商贸活动,似乎有着更多历史、地理等元素和一定民俗背景渗透其中,从而也有了一些魅力。   已进入我市第二批非遗名录的“大荆会市”,据说就是一场围绕着当地“关爷”而延展开来的集市,从历史深处跌跌撞撞一路走来。   当地一些老人告诉我们,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传闻是三国时关云长的寿诞,当地人崇尚关公的忠义之精神而供奉此神,于是有了此俗。   农历五月十三,到底与关老爷有何干系呢?这恐怕还有待探究。而这关老爷又为何能深得大荆先人的关注呢,以至在这个日子形成庙会,仅仅是关云长的忠义之气感动了先人吗?这个问题似乎缺少“落地”嫁接的情节。因此其中的理由与说法显得有些模糊。   但不管怎么说,这里曾经有“每旬三、六、九开市”的规格,明明白白写在历史的册页上。这样一处偏僻的地方,有着如此频率密集的集市,甚至足以与昔日乐清县城的规格相提并论,这也是农历五月十三会市令大荆人颇为自豪的原因所在。   大荆,有着“市廛(意为市中店铺)阗噎(人物遍满之貌),为邑东巨镇”的繁华局面,究竟从何而来?      2 .“唯一的市集”      从宋季竖木立栅为“寨”,至元时设驿置巡检司,到清康熙元年建城设营,大荆,在封建王朝的视野里,始终以“军事重镇”的角色出现。据说,在明朝改名设岭店驿后,在驿前筑埭、蓄水灌溉附近农田,驿前路也逐渐形成街道。这些似乎给当地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背景。   乾隆四十四年,大荆又一次迎来了乐清县丞在此落地。这一年,县丞李华在此建县丞署,设教场、演武厅。大荆城内设射圃、火药局,兼理大荆粮厅。也就在这一年,鉴于此地的地理位置而带来的交流频繁,官方始定农历每旬三、六、九为市日(大荆市,落在今天大荆横街一带)。而这种规格,据说与县城所设相当。   《乐清县旧市集的变迁》(李长和)一文中称:据明清两代的文献记载,大者称镇,小者称市。而乐清县旧市集,在南宋末年以前,有7镇2市,自南宋末年至明末,废弃6镇,新设3镇5市,自明末至清末,仅残存1市,后恢复1市,新设2市。   顺治十八年,清廷厉行“防海迁界”,乐清全县136个“里”中被迁移94个“里”。曾经的镇与市,可谓废弃殆尽。清初40年战乱之后,沿海渔盐生产基本瘫痪。这个背景下,大荆,或许又一次因为地处偏僻而成为唯一幸存的市集。由此,大荆也成为开发沿海渔盐生产的主要基地。   据资料称,从乐成、磐石、大荆这三个清朝绿营的人数来看,共有官兵2600余,而大荆营参将以下的官兵有1000余人,其中常驻在大荆附近的有三分之一强。这就使得此后恢复经济生产以满足军营需要为首要目标。这种官方驻军的需求,可能也给大荆带来了发展良机。      3.繁华的商贸      有关大荆的史料,可见不多。我们从一些回忆性的资料中截取几个片断,以窥其一斑。   到清后期,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以家庭小作坊方式进行的手工业为主。资料称,当时在大荆的小社会里,有铁器业、竹木器业、印染印刷、食品加工、酱醋酿造、烟草加工、中医草药等10余个行当。   以阮氏子弟为主力、专营铸造业的阮氏炉场,优先生产镬罐、土炮、铁弹,以供军营所需,并换取军营及民间的废铜旧铁作原材料,以继续生产。由于附近木炭资源丰富,阮氏炉场得到逐步发展。后因为运输上的不方便,又相继在玉环、温岭、黄岩等地设炉场就地铸造出售。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大荆有炉场15个,其中阮氏先祖徙居的石门村就有10个。   清道光元年,大荆出现了典当行的经营,这个行当在当地前后历时近120年的时间,到民国二十九年关闭。   据《乐清文史资料·大荆当店简史》(张美俊口述 李萍整理)一文称,康熙末年迁居大荆的宁波籍张氏,以开印染店为业。其家族加工的产品,与邻地同行相比,色彩鲜艳,图案美观,且久不褪色。这使得包括温岭、黄岩等地的顾客,都络绎不绝地找到这里。乾嘉年间,张氏在大荆可谓富甲一方。   1821年,张家四世孙张云客,为了兑现儿子张锦山夸下的海口而兴建当铺,成为大荆有史以来首个典当行经营户。不过,因为经营不善,四年后廉价变卖,由徙居大荆的温岭金氏继续经营。   地处山区的大荆,虽说经济还行,但古董珍宝毕竟不多,因此坊间对当年的典当行有这样之讥——“冬当蚊帐夏当被”、“当店朝奉尿壶鑞(音辣,锡铅合金,可以焊接金属,亦可制造器物,也叫“白镴”或“锡镴”), 师姑娘鞋和尚袜”。尽管这样,经营有方的金氏还是可以舒心地过上好日子。在《大荆城图》上,当店还有一席之地。   只是,1862年太平军进入大荆,捣鼓了三个月后,在撤退时放一把火烧毁了金氏为逃命而舍弃的当铺,据说太平军从中没啥好处可捞而出此损招。此后,当地一陈姓人家着手另选大荆高地头(村名)新开当店,为区别以前的老当店而俗称“新当店”。但此后遇战乱,加上货币贬值,当店连年亏损,也终于在1940年停业。   民国以后,当地形成自三官庙经东门街直至南门街,西门横街、糠巷连起来的商业街区。20世纪20年代,大荆旧街市发展到高峰。玉环、温岭方向来的,由水路到舟山头,货物由竹筏经水涨运抵大荆,而周边地区的山货如桕油、苎麻、桐油等,也成批在此进行交易。来大荆借宿于客栈内的客商、小贩络绎不绝。上市交易的货物涉及农、林、渔、牧等产品,手工制品、南北货、百货、药材,也相当齐全了。   在大荆城故址上形成的商业街,分布着不少中药店。大荆还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本土的卷烟厂。   据新编《大荆镇志·商业》一节的概述称:上述的商业市区,除经营南北货、百货等外,还在南门街,出现了“蒋仁济堂”、“蔡春生”、东门街“慎心”等多家中药店。特别是蒋仁济堂药店,主人资金雄厚,经营有丸、散、膏、丹等剂药,且批零兼营。此店还养有梅花鹿,每逢重九节宰鹿,自制全鹿丸。因为经营的药材道地,蒋家人心慈意善,经常无偿接济穷困人家,深得民众口碑。有一年,康有为来游雁荡时,曾为药店题额。   1941年的大荆,创办了第一家卷烟厂“泰山卷烟厂”。时任温州英美烟草工业公司大荆分销处经理的徐善余,看到了大荆社会秩序安定而且盛产烟叶的良好时机,与好友金希豪共同创办了这家卷烟厂。那时,按原料等级将生产的卷烟分成“一帆风顺”、“中山门”等四个牌子,按质定价。可在5年后,本土烟终因无法抵挡充斥市场的洋烟而开始走向衰落,于1948年关闭停业。   像大荆这样一个地处偏僻的小镇,民间商贸的发展,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大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小社会的些许实情。(待续)温州都市报 2011-06-15

全部回复(19)
3.jpg

4.jpg

5.jpg

6.jpg

上接6月15日B33版

  南宋建炎年间,温州境内建有十三个军事之“寨”,它是其中一个且地处全境最北端;

  从寨到驿到营,几度更名建置,依旧坚守“北大门”,它可谓温台驿道上的神经中枢;

  随后的年月里,先后有县丞署、县委在此落地,它成为北境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本期《地理》,走进乐清大荆——一个业已淡出历史视野的“边城”,寻访时空深处遗留的残缺与记忆!

  蔡榆 文/图

  4.繁华的要塞

  

  上期,我们说到关于大荆农历五月十三会市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也通过几个回忆片断,不完全地了解昔日大荆所经历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个繁华小社会的兴起,应该说不是无缘无故,像我们多年以前涉及过栝苍古道(缙云至丽水)沿路的一些村庄。它们曾经因为古时官道的路过,而拥有一时的繁华景象。但随着此后公路的开通,古道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退出了历史舞台。沿途村庄曾经的繁华,也就像那土墙一样,渐渐地在岁月的风雨中被剥落了昔日的韵味。类似的,还有苍南的将军岭脚,曾经也因横阳古道经过这里而兴起一个繁华的街市。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同样遭遇没落,记忆,也被不断地风化……

  但位于乐清市东北部的大荆,似乎有些特殊——

  大荆,距离乐清城关有四五十公里,东南邻近温岭市、玉环县,东北与台州黄岩接近,西与永嘉县相邻,是当年出入温台两地的古驿道上一个重要的站点、必经之地。此外,大荆还是周边相邻的黄岩、温岭、永嘉等地土特产的集散中心,南来北往的商贾行旅云集于此。

  除了上述的地利因素之外,它的发展也应该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封建朝廷的寨、驿、营,相继在此设置,应该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康熙元年清廷在此设营建城,除了对曾经的寨、驿等元素的历史相袭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推动了大荆这个温境东北部“边城”的发展。

  结合《清代的八旗兵与绿营兵·郑天挺》、《清代勇营制度·王尔敏》等人的文章来看,满清的大旗借着铁蹄扬起的风沙呼猎猎地入关以后,开始了又一个王朝在华夏大地的经营。

  清廷的正规军队有“八旗兵”与“绿营兵”两种。这两者全有一定的数额而且是经常性设置,因此被称为“额设制兵”。这两种主力军队,全部施行薪给制,每人每月有一定的饷银,每年有一定的岁米,但数目多寡不等。此外还有临时招募的军队,如“士兵”、“乡兵”、“团练”、“练勇”、“防军”等,这些军队“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

  绿营兵,又称绿旗兵,是满清入关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绿营”这个名称,是因其使用绿色旗帜而得名,在于表示与八旗不同旗色之标志。

  绿营兵在各省按照地方的大小、远近、险要等条件,列汛分营。以领兵将帅与所驻防区为标准,大致分为镇、协、营、汛四类,由“总兵”统辖。驻防较次要隘的兵力,其单位称为“营”,带兵的或为参将、或为游击、或为都司、或为守备。而当年的大荆营,就是由温州“镇标”(“温镇”一名的来历)所辖的“营”,营里的兵士千余人。

  据清史学者的研究认为,绿营的存在,也不是没有缺点,就制度而言,它的最大弊端在于“饷薄,不足以赡其身家,兵丁为营商贩以活口”。就平时积习而言,兵士有“游滑偷懒、钻营取巧、遇战退避”以及“顶替征操,兵丁既多兼营小贩”之习气。

  这样的历史背景,或许也为当年大荆的发展提供了又一股力量吧。

  

  

  5.“乐清之附郭”

  

  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在距大荆镇中心2公里处的屿后村,曾先后出土五代、宋代等历史时期的陶器。可见在那个遥远的时期,大荆已出现陶器的生产以及具备“集”的雏形。可见早在宋初,这里就已陆续有先民落户并形成聚落。原本因为遍地荆棘丛生而始称“大荆”的这块土地,借助地处温台交界、驿道要津的优势,在昔时官方的防护体系里,也不断地升格。大荆在昔日的岁月里,似乎是时代的宠儿,发展态势良好并进行多次美丽转身。

  宋建炎元年,朝廷在当时温州全境内布置了十三个军事要塞,其中一个便是“大荆寨”,这也是温境最北端的一个寨。随着宋王朝的消亡,元朝在这里设“大荆驿”、置巡检司,到了明朝,改称“岭店驿”,置驿丞,为武职居住之地。

  清康熙元年,“岭店驿”又被更名为“大荆营”,配备参将一名、守备等官职七人,拥兵千余人。也就在这一年,由典史张升督造大荆城。据光绪《乐清县志》记载:大荆城,周一里有奇,长287.8丈(注:“周”与“长”这一组数据恐有误),高1.4丈、厚8尺,有垛389个,(城)楼四座,城门4个。相对于同在乐清境内、明朝所立的蒲岐所城规模“长600丈、高2.2丈,宽2丈”,大荆城算起来是要小很多!

  据统计,乐清在历史上,曾经有过14处城(堡),除县城建于唐、大荆城建于清外,其余均系明时抗倭而建。这样算来,大荆城,应该是乐清土地上距今时限最短的一座封建王朝所建的城防设施。

  建了城的大荆营,史料上这样评价:“北捍盘山,东控大海,水陆之防御始备。终而论之,近筦(同“管”)县城之门户,以固邑治于金汤,远藩(屏障,保卫)四境之隘口,以遏(阻止)逋(逃亡)盗于山海。因地设险,永绥我民,斯百代之长策也”。

  关于昔时大荆的文献史料,并不多见。所以,我们也很难看到昔日城内民众的生活细节,或者说关于城内更为详细的情况,温州北境这一处武职兵丁所居之地,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显得很是模糊。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在借宿大荆营后写诗称:“堠旗遥见大荆营,麦陇茶田取次平。斤竹涧边新驿路,石门潭下小方城。沙边溪石篮舆稳,渡口回风画角清。今日邮签促尘鞅,何时重与细经行。”

  河南息县人、光绪庚寅进士何士循,曾任乐清知县,他写有《芙蓉早发至大荆》一诗:“空斋起对佛灯明,辨色东方已启行。半岭松风斤竹涧,一天梅雨大荆城。稍分岩壑供游瞩,犹觉衣冠苦送迎。带得山中云雾去,煮泉且试雁茶清。”

  这两首诗作,或许能让后人拨开尘封的时光,领略些许有关大荆营(城)曾经的风情。

  也许又是地处偏僻少有战乱之故,大荆,在清朝似乎成了县署“分身”的首选之地——

  顺治十八年,清廷为了断绝沿海民众与郑成功的联系而发动“迁界”,当时乐清县署曾一度移至大荆。到了康熙十三年,乐清知县盛应宗为避“三藩之乱”,县署又一次迁往大荆。此后的乾隆四十四年,乐清县丞李华在大荆建县丞署。这一次的迁移,还进行了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设校场、演武厅,城内设射圃、火药局,兼理大荆粮厅。

  难怪前人称大荆为“乐清之附郭”。上个世纪40年代末,中共黄乐县委、县民主政府在大荆宣告成立(县政府设大荆高地村)。民间所谓“大荆分县”的历史渊源,看来名不虚传。

  

  6.来往不接送

  

  当地老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称大荆城内的守官可以破例行使“来官不接,去官不送”的权利!按老人们的意思,这样的规矩,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早在嘉靖年间,大荆驿就办有公馆,配备二顶大驿轿,十顶小的驿轿。据称南来北往经过此地的官员,大荆驿驻军要予以热情接待。也许是这个接待工作给当地驿站官兵带来许多麻烦的缘故吧,清康熙年间发生的一件事,扭转了对过往官员“来迎去送”的局面。

  据说,有一个武状元,晚年被派任大荆营。上任不久,即遇一武官路过大荆。按惯例,守城的官员在接报后应率随从出门迎接。但这位武状元在频频接报后迟迟不动。此举不但激怒了即将到来的武官,也吓坏了武状元的部下——不接来官,这可不是小事!

  当武官的队伍临近大荆城时,武状元身着状元袍,骑马缓缓迎上。武官见状连忙下马,向状元施礼道歉:“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请求恕罪!”此事一时名扬周边。

  在武状元任职期间,官来官往,一律不再迎送。在武状元卸任回乡时,他将这件状元袍留给后任,以期“来官不接,去官不送”可以沿袭。

  据老人们的说法,这件状元袍曾被转交大荆一处庙宇保存,年年“六月六”都要拿出曝晒,以防虫蛀。据称在解放初期,还曾有不少老人见过状元袍。后来此庙宇几经变迁,状元袍落在谁手也就说不清楚了。民间人士称,状元袍里有这个武状元的姓名,因为状元袍的丢失,也就没能记下。

  时过境迁,故事的真实性已并不重要,但故事里流露出对繁琐公务招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今天来说,或许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2011-7-8 12:47:01
过分,
2011-7-8 12:54:35
删我贴
2011-7-8 12:54:42
我这个三篇都有发过了呢
2011-7-8 12:54:56
不关心大荆·
2011-7-8 19:16:52
额额额
2011-7-8 19:21:10
真是的、。
2011-7-8 19:40:35
不错
2011-7-8 20:52:01
三角街。。。。。
2011-7-28 21:19:05
。。。。。
2011-8-30 19:04:56
是蛮怀念的 以前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走
2011-9-1 06:16:50
呵呵···现在的大荆··垃圾满天下
2011-11-20 19:53:21
状元袍
一直保存在关帝庙,到文革时失去。
关帝庙后来改成了大会堂,现在都成民居了。
2011-11-25 11:42:17
物是人非
2011-11-25 11:44:23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