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记忆---大荆

[复制链接]
loveto 发表于 2011-6-29 1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04 14
全部回复(14)
上接6月22日B35版

  南宋建炎年间,温州境内建有十三个军事之“寨”,它是其中一个且地处全境最北端。

  从寨到驿到营,几度更名建置,依旧坚守“北大门”,它可谓温台驿道上的神经中枢。

  随后的年月里,先后有县丞署、县委在此落地,它成为北境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本期《地理》,走进乐清大荆——一个业已淡出历史视野的“边城”,寻访时空深处遗留的残缺与记忆!

  蔡榆 文/图

  7.厄运不断

  

  按史料记载与当地坊间的说法,大荆城,差不多就是在当初大荆寨的故址上建立起来的。走在大荆城的故址上,如果不告诉你,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城,你或许真的想不到往日这里曾经有过沧桑。

  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大荆营也曾在之后的日子里,有过撤营、设都司、复营等多次变动。到了嘉庆朝,又经历过台风、地震等。特别是嘉庆元年的台风,将城楼给毁了。详情呈报清政府后获得的结果是“缓修”。其实,这差不多也是大荆城随清王朝的式微而日趋颓废的开始。

  此后的大荆城,不断遭遇自然、人为因素造成的厄运。光绪年间,频繁的火灾让大荆城内的老街损失惨重。在《大荆镇志·大事记》中,在光绪三十四年农历四月与六月,南街两次失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胜利,清政府的统治走向了末日,大荆营亦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这样一个关于末任营都司寿亭彪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据说,寿亭彪离开的时候仍坐四人抬的轿子从东门走人。此人在任时,常执棍鞭当街打人。于是有民众便伺机埋伏于东城头,在寿所乘之轿出城那一瞬间,将准备好的一壶尿投向寿,狼狈的寿也只得无奈而去。

  1915年4月,东门街再次失火导致上街头卷洞门至娘娘庙北面街面全部被焚毁;到了1925年,再度发生起两次火灾,焚毁南街店面房屋数十间。1933年,东门街南段失火,焚毁房屋40余间。

  伴着清王朝的结束、大荆营的谢幕,大荆城也开始走向没落。包括大荆营火药局和营本部的一半房产,被官卖以作民房;大荆营占地百亩的大校场,也变为农田。民国初年大荆称镇,大荆城的城基也在差不多在这个时间被官方陆续出售给民众用于建房。

  随着那一代人的远去,乐清土地上始建年代距今最近的“城”,就这样消逝了……

2011-6-29 13:15:51
8.古建沧桑

  

  缓步在大荆城的故址上,尝试寻找一种叫历史的痕迹。

  据老人称,昔日的大荆城,差不多在以“东街、南街、北门路、西门路”所连接的范围里。新编《大荆镇志·古城遗址》称,今天大荆南街街道北边街屋后门为南城垣旧址,东街街道西边街屋后门为东城垣旧址,其后门口墙路即是东城垣里边墙,西门柴巷尚有西城垣残址。这些地方,不少已没在民房之下,难以再见了。

  毁了城墙之后的故址上,如今两边商行店铺,一字排开,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基本维持着当初的格局。贯通南门的衙前街(今横街),横亘东西的横街(今糠巷)、局前街(今城里巷)等依旧,只是街名已经更改。城东与城南形成的牛角形长街,也是主要商业地带,成了一种记忆的延续,似乎还能让你找到一点昔日的痕迹。

  但最能撼人心灵的,则是城内故址上保存的一些民国年间的古建筑,历经风雨沧桑而今落寞向隅……

  东门拱洞门,似乎是一道走进时空隧道的大门,门的墙体由砖砌成,七八十厘米厚,拱券上方,还设有神龛,内供三尊神像。再往上,则是装饰极为精美的屋顶结构,甚至还有双龙戏珠图,二龙形象栩栩如生。上面两三棵青草,随风摇曳。这拱券门,如今剩下中学路至东街一处了。民间人士认为,此门也是防火门,因为此门墙高于两侧房屋,上方的楼阁设有佛像,以期消灾保平安。不过,实际最起作用的应是墙体的隔离效果。

  从拱券门进入,两边则是典型的沿街店面,如今以门户紧闭居多,难见商业氛围。据说,这里要么是老人居住,要么为一些外来人员租住。沿街屋前,还有一些红色时代的标语,但基本被涂过了。不时还能见到一些摩托车通过这里,不同时代的元素,就这样融合在一块了。

  沿着曾经的街道慢行。位于西门路的“五洲大药房”老宅,精致的立面,两只传统意义上的镇邪之狮,高高在上,形态依旧;而整体建筑风格,不难看出巴洛克风格的影子。同样,在糠巷内的一座老宅大门上方饰有钟表的图案,西式建筑的元素与风格,相当清晰。西门路一处老宅前的台阶石、梁间的雕刻,尽管在被岁月尘封之后,但仍透露出些许气派,还有不少不知名的宅院门台,在历经风雨之后更显沧桑……

  由这些建筑精美的房子,我们不难看到早在民国年间,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喧嚣,从这些装修风格来看,我们似乎感觉到从远方传来的一股西洋风。
2011-6-29 13:15:59
9.印山如珠

  

  关于建城布局的特点,当地没有确切的史料说法。但将一“山”一“湖”纳入其中,倒是很清晰。看来,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也需要休闲与轻松的氛围。

  “山”是指城内那座颇有名气的“印山”。据称是因为形如印章而得名,此山为流纹岩孤丘,海拔25米,丘顶平坦,面积约5000平方米。关于此山丘,当地还有一种“九龙戏珠”的说法,称围绕大荆平原的几座山脉,为龙,而印山如珠,故有“九龙戏珠”之传。坊间一般以“小山头”相称。站在山巅上,举目四望,基本可望围绕在这块土地上“大荆”的周边之景——层峦联亘,若树大屏。四山环拱,川原夷旷,群流交会,石门渡界其西,莲花山障其南。。

  随行的镇文明办戴和春先生说,山顶原来有魁星阁、财神庙等建筑。原为三进宅子的魁星阁,1949年3月被焚毁了。眼下的小山头上,铺满砖块瓦砾等建筑废弃物。采访中,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当地已有重建计划。

  据说魁星阁里的魁星雕像,连底座高两米有余,魁星右手执笔,左手握斗,左脚踩鳌头,右脚向后曲举,其脚镯、手镯、耳环等,均镂雕而成,环身飘带,凌风起舞,甚为飘逸,极见匠心。

  山丘上,有一“赤魂亭”,内置一方由乐清市政府于1999年6月所立的碑刻,上刻“隘门岭事件碑记”。碑文称,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永嘉徐定魁部及黄岩部分农民武装,共600余人,在进军海门(今椒江)途中受阻,折回乐清隘门岭,突遭以蒋叔南为首的大荆反动民团伏击,死伤数十,大部被俘。随后民团继续搜捕,进而在大荆小山头对被俘人员471人肆行酷刑并加杀害。这就是“隘门岭事件”。

  蒋叔南是大荆的文化名人,他不仅不惜动用巨资用于雁荡的文物古迹保护和铺桥修路事业,并借结交、款待四方政要名流之机,募集资金用于雁荡的建设。

  这位在包括《雁荡山志》等乡邦文献的整理出版上,做了不少贡献的文化人,却难料其出手之狠。隘门岭一事,成了他人生行状中一处败笔。

  小山头上,还有两株百年香樟树,在阳光下更显郁郁葱葱,偶有穿过茂密树叶的阳光,落在地上后成了零星的碎片,点缀着硕大的树荫,成为当地人盛夏乘凉的好处去。

  山下曾经有印山书院。清光绪三十四年,里人曹志旦在废科举令之后,改印山书院创办有“印山蒙学堂”。曹志旦在新式教育创办伊始,未有前规所循的背景下,自己编写教材,且以一人之学应多科目之求。

  山下有“城里湖”包围于古城之中。据称这昔日的城里湖,还种有荷花。而湖水不但为城里民众提供生活之用,流出城外后可以为农田提供灌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即来自大荆溪的水流。当年设计在城里的湖,还能为城里的屋宅提供防火功能。后来因为改道,如今的湖面可是垃圾满眼了。

2011-6-29 13:16:07
结语

  

  地处“边境”的大荆,民间还保留了些许自成特色的习俗,比如不吃粽子的端午节,没有龙舟可划,少有粽子飘香,却是家家烙锡饼(本栏目此前发过《有名份的温州“饼”》中有所涉及,不再赘述)、“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午后还为孩子炒黄豆。应该不难理解,“五黄”与地处山区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当地的老人告诉我们,在钟表出现以前,大荆城里,有用于报时的打更制度,且一年365天无间断。此外,当地还有敲梆制度,一般都从一年的农历十一月开始,到次年正月初五结束,主要在于防火防盗等治安巡逻。曾经如此小规模的城,打更与敲梆却有着如此清晰的分工,真叫“奢侈”;乐清的方言分两大块,其中一块就是以大荆话为代表……看来,当地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挖掘的乡土内涵。

  走马观花,我们捡拾遗留在大荆的有关残缺记忆和零碎,透过这些碎片,窥见了一个时段的遗韵清辉……

  随着时光的流逝,繁华喧嚣的大荆城,跟很多地方一样,逐渐模糊曾经的光晕,也已日渐剥落了曾经的色彩。

  剥落了的余痕,还能在民间保留多久呢?

  (完)

2011-6-29 13:16:22
不错
2011-6-29 13:23:22
不错·
2011-6-29 14:01:20
看了
2011-6-29 14:07:54
前面好像少了很多内容
2011-6-29 14:24:46
传说!! 发表于 2011-6-29 14:24
前面好像少了很多内容

连载的,前面两期有在论坛里发
2011-6-29 14:30:01
支持下
2011-12-19 10:27:06
大荆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啊!
2011-12-19 20:45:27
loveto 发表于 2011-6-29 14:30
连载的,前面两期有在论坛里发

前面两期在哪啊
2011-12-19 21:48:40
支持大荆
2011-12-20 09:57:21
森林木 发表于 2011-12-19 21:48
前面两期在哪啊

你搜下
2011-12-20 12:28: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