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要求你们出人头地、大富大贵,只愿你们平平安安。”高考前夕,成都七中高2011级3班班主任李雪娜的一句话,让师生都哽咽了。这是成都七中首个人文实验班。据李雪娜初步统计,全班40名学生,3人出国,37人参加高考,33人超过一本线,7人过600分。
高2011级3班绰号“红三班”。李雪娜说,“红”代表人生红火、成绩红火,象征学生的青春、活力。首个文科实验班的帽子,给师生带来了压力。“我们全班憋着一股劲,不能辱没自己的使命。理科实验班能成功,我们文科也能成功。”任课老师说。
李雪娜介绍,全班有33名女生。文科生活泼、有个性,情感世界更丰富。“青藏高原”是他们的班歌,意为“站在世界最高峰,放眼世界”。他们还总结出治班理念:“求真、尚美、塑灵魂;严谨、务实、践行动。”
“文科生也要文理并举,同样要有理性色彩。”老师们鼓励学生多参加选修课和活动课,与理科生一起参加学校的科技苑,拓展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
李雪娜说,学生不仅要会学,还要学会玩。3班开展过多场学经典系列讲解,“风雨张居正”、“三千年一叹说屈原”等都是学生自办的讲座。还利用上课时间,播放《辛德勒名单》《勇敢的心》等电影,学生通过写影评交流感想。
3班的文艺委员张艾雨说,这个班级留给她的“情分”最重要。高考前夕,教历史的男老师申军说出“我爱你们”后,悄然落泪。
李雪娜在给学生讲完高考注意事项后,也哭了。“想到你们要走了,我还是舍不得。老师不要求你们出人头地、大富大贵,只愿你们平平安安……”
高三成绩稍有起伏,有的学生暂时产生厌学与自我否定的思想。张艾雨说,此时班主任李雪娜就充当了学生的“娜姐”。
高三上学期期末,“一诊”考试结束后,全体任课老师还和全班同学一起去KTV唱歌,调节心情。但在高考前夕,“娜姐”却要求同学们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她说,班级抱成团,可以在无形中督促学生往前走。 成都商报记者 王毅 汪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