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在何处?

[复制链接]
吕老幺 发表于 2011-3-14 0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69 15
 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如今远赴他乡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纷纷背井离乡,为念书,为工作,为爱情,或为自由故。“远游”基本上是70后、80后普遍的生活状态。  然而,孔子他老人家曾训道:“父母在,不远游”——尽管时代在发展,作为一种行孝理念,这句话中蕴含的孝道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弥足珍贵、值得褒扬的。在人口加速老龄化,“4-2-1”家庭以及“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为报父母养育之恩,“80后”独生子女是否应在事业与家庭的选择上,适当地向后者做出一些倾斜呢?

全部回复(15)
 网上流行一道数学题:“我妈妈20岁生下我,以前的20年,她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0岁了,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她。而她40岁了。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她还可以活60年。我如果再这样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20次机会见面了……”
2011-3-14 06:44:49
本帖最后由 吕老幺 于 2011-3-14 07:40 编辑

 “哥儿们,别光考虑旅游路线,回家看看我们的父母,在他们走的越来越慢的脚步里,搀扶一下。”
  “最怕接到老家的深夜电话。”
  “在我养育自己的孩子时,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飞掉的感觉,让我想到:如果子女对父母,能有父母对子女的心的那怕是三分之一或者是十分之一,那就是好子女啊!”
  “当父母生病的消息传来,方能放下忙碌,方能别离匆匆。什么都不能再阻拦我归乡的脚步,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爸爸住院时飞回去看他,然后得匆匆赶回自己家带儿子。每当想起爸爸偷偷擦眼泪却对我说‘快回去啊,孩子小’的画面,我就泪流满面。”
  “想过以后成家后把父母接出来。而事实上,现在我把他们孤单的留在了老家。”

  “每年大雁南飞的时候,我才能回家看看父母。”

  “孩子,是父母手里永不断线的风筝;父母,是孩子眼里永远免费的旅店。”

  “不是不惦念着父母,要赚钱啊,要温饱啊!”

  “父母在,不远游。游也是身不由已。”

  “当父母能够自理时与距离没有太大关系;而当父母需要照顾时,子女在身边应该是真的很重要!”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么十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就在老家找份工作,然后照顾父亲,哪儿都不去。”

  “今天妈妈生日,俺不在身边,顶这个帖,祝妈妈生日快乐。”

  “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陪伴在他们身边,该是怎样的幸福呀……”

  “面对年迈的父母,我们或许还没有来得及去想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我们一直以为自己还是个孩子。我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希望父母老去的,但人生百年又有谁能避免呢?”

  “以前常说等我有了房子,有了车,有了……一切都有了的时候就让父母安享晚年,可当我什么都有了的时候,父母还有什么?”

  “我结婚后跟老公南下了。想家的时候会像个孩子一样流泪,心里真的很恨自己怎么舍得丢下年迈的父母。”

  “今天妈妈生日,俺不在身边,顶这个帖,祝妈妈生日快乐。”
2011-3-14 06:45:47
  “父母在,不远游”后面有句“游必有方”。

  学者于丹曾提出:现在的“方”,不仅是方向,还有方法的意思。我们如果出游,要安顿好父母,不要让他们担心,更不能让他们因为没有子女在身边而有所委屈,发生“老无所养”的情况。
2011-3-14 06:46:12
 一年也见不了几面 父母就盼过节

  当初那些欢天喜地把孩子送到外地的父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子成才”的喜悦之后,随着孩子渐渐变成“新移民”,融入到大城市里,渐成“空巢老人”的他们,开始对自己未来的养老发愁。这些“空巢老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终日期待着年节到来,儿女赶回家探望自己,而当阖家团聚之际,儿女却因工作忙、票难买等原因未能回家时,他们也会比常人饱尝更多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与寂寞。

  网友四叶草说:“爹妈日日巴望着孩子回家省亲,能做的就是搞些吃喝饮食,孩子走后又留下一屋子的怅然,二老相对无言、各自心酸。这些不是彼此穷折腾,有什么意义呢?”

2011-3-14 06:47:04
本帖最后由 吕老幺 于 2011-3-14 06:47 编辑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我陪着你一步一步地走。”——一首写在某养老院墙上并曾在网络上流传的诗。


2011-3-14 06:47:26
 他们将纠结地度过25年“中年空巢期”

  据研究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也就是说,城乡面临的空巢率都已居高难下。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更加严重。

  北京市前年曾出台过《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按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24.3。这意味着,每100个劳动力需要赡养24名老人。这个数字在上海更高。

  父母的赡养问题,将是儿女们心中永远的痛。

2011-3-14 06:48:34
 走四方:要赚钱啊!要发展啊!

  “家永远都是游子温暖的港湾,特别是独生子女。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在外有更适合的发展空间,就要考虑择优了,因为父母毕竟不能陪你一辈子。”

  “‘游必有方’更为重要!也就是,作为子女,要出去游,但是要去游历就一定要有方向、去处,并且告诉父母你的去向、出去。好让父母安心;就是出去游历一定要有目标、有目的、还要看自己的能力!

  “四世同堂的生活方式已经离我们远去;小家庭的生活方式,无需讨论,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了。既然已经分开,那么远游不远游,区别有那么大吗?”

  “每个生命体自来自去之间,终有其归属,谁也陪不了,因此时空相隔本属正常,我们就是欠个‘明白’
2011-3-14 06:49:43
“父母在不远游” VS “好儿女志在四方”
矛盾啊
2011-3-14 06:50:28
呵呵
2011-3-14 06:54:12
都是为了生活啊
2011-3-14 07:08:36
哦哦
2011-3-14 07:59:52
身不由己啊
2011-3-14 13:58:43
都是在外的多·
2011-3-14 22:46:15
现在的“方”,不仅是方向,还有方法的意思
2011-3-15 05:42:54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