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内黑乎乎一片,门口几个工人慢吞吞地捡着废铁,厂内堆放杂乱无章,一股异味十分刺鼻。在大荆冯村,市长姜增尧、副市长王忠宝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入铸造企业,察看铸造业的生产情况。
铸造业成两会关注热点
铸造业在大荆镇发展较早,是大荆镇的支柱产业。今年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要求整治大荆铸造业,还老百姓一个清洁的居住环境。据有关部门介绍,大荆铸造业的用电量占全市的十分之一,而产值仅占全市的千分之五。大荆铸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是个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值的产业,不仅工艺落后,企业低、小、散,特别是大荆中学附近的铸造企业,排放的废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老百姓要求整治的呼声很高。
曾掀整治风暴
2007年,我市对大荆铸造业进行全面整治,查清大荆片、雁荡片区共有铸造企业171家,分布在大荆、雁荡、仙溪、湖雾、双峰等5个乡镇。对坐落在基本农田规划区或者环境敏感区的53家铸造企业,一律予以关闭、取缔,并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其余的118家铸造企业就地进行整治,不仅对厂房进行了改造,主要的生产设备也都安装了污染防治设施,共有115家铸造企业达到了专项整治要求,并通过了验收。
污染重新抬头
通过整治并取得一定成效的铸造企业,污染明显减少,为何现在污染又严重影响老百姓生活?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主要原因是监管难度大,企业常在下半夜开工,当他们赶到现场时,企业往往已“销声匿迹”。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效果不好,也有的企业不正常使用设备。再者,有些企业主因利益所驱,使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都为油漆桶、废旧线路板、白云石等,燃烧后严重污染环境。
一个星期拿出整治方案
现场察看铸造企业后,市长姜增尧、副市长王忠宝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以解决实际问题。市长姜增尧对整治工作提出要求,下一步要理出方案,细化措施,明确责任,采用行政、法律等综合措施,在2012年6月前整治到位。对违反规划、国土等法律法规的铸造企业进行排序,依法逐步予以关闭、拆除。同时,加快园区建设,促使整合提升后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铸造企业入园发展。姜增尧要求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发改、经贸、电力、国税、大荆镇等部门单位,在一个星期内拿出具体整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