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关于五月十三完整版

[复制链接]
fengdingbin 发表于 2010-12-29 16: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85 6
       大荆镇过去曾有一座关庙(庙址即今肖包周村关庙巷42弄一带),建于何时没有文字记载。 笔者访问过世居关庙巷及附近几个古稀耄耆老人金良茶、金荣、牟道盛、孟老章满、张杰和及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骆熙荣、徐君亮等人,均说不出确切的时间。今年高龄九十四岁的孟老先生,家居关庙附近,他说自己小时候这里即有关庙。笔者查阅镇史,民国七年(1918),地方绅士仇约三曾利用关庙办荆溪小学,可见关庙建于民国之前,因为辛亥革命反封建帝制,开国之初不会大兴寺庙。另据关庙巷古稀老人金良茶回忆,儿时看到关庙戏台柱板还是新的,故建造年代不会太久,本人推断当在晚清光绪年间。
       关庙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坐西朝东。分前殿与后殿。东面即前殿,门前是路,路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株大樟树,树下有一磐石;西北面与街屋毗邻,南边隔一条弄堂与一座
三退古民居相邻。关庙前殿西首正中泥塑关公像,红白长须,身材魁梧,坐姿,两旁为周仓、关平。前殿当中央有一座戏台,戏台柱子粗可合围,四周有栏杆。从关公塑像至戏台,地上镶嵌细卵石。庙宇顶上有天花板,板上画有彩色图画。关庙后殿塑有千脚千手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个道坦。据孟老先生回忆,关庙曾有一块与众不同的匾额,上写“乐乐乐”三个字。第一个乐读yāo(爱好意思),第二个乐读yùe(音乐),第三个乐读lè(快乐的意思)。“乐乐乐”匾额意思为音乐快乐,后来我请教熟悉大荆风俗人情的骆老师,他说过去戏台上往往写有“乐乐乐”的匾额。
       自从建立了关庙之后,经常有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农历正月十五日,
大荆各地龙灯要来镇上排街,也必来关庙向关公叩头礼拜,缠廊柱。据世居关庙边的金荣说:多的时候有十七八条龙来关庙,热闹非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农历五月十三为一年一度的庙会,相沿至今。
       为什么定于五月十三为庙会日?据传说这一天是关公的寿诞。开初庙会主要是祭祀关公,点香烧烛,善男信女来关庙贺寿,同时有演戏顶关刀、弟兄会等活动。由于赶庙会看热闹的人众多,吸引了
大荆临近的永乐黄台等地商贾及杂技艺人等来大荆出售商品,竞献技艺,逐渐发展演变成万人云集的五月十三庙会暨物资交流大会市。
      
大荆镇是乐清四大古镇之一,又是雁荡山风景区内最大的集镇,历来为温台永乐黄边区土特产品集散地,也是荆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依山傍海,土特产丰富,风景名胜古迹众多,环境幽美,很吸引外地来客。
       五月十三前几天,来自路桥、黄岩、海门、
虹桥、乐清、温州的赶市生意人,便到大荆来租店排摊,热闹异常。尤其是关庙巷,外地客商在狭窄的巷弄里排满了百货摊,书摊、镶牙摊、膏药摊……纸扇、蒲扇、草帽、汗衫、毛巾、陶瓷用品,不倒翁、小刀、喇叭、小戏本,还有插在稻草把上五颜六色的“十八变”、花公鸡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无论是外地客贾或本地商人,为了商品竞争招揽顾客,将商店、商品装饰得花团锦簇,整齐美观又醒目。此外还有从外地赶来献技赚钱的马戏团、杂技团、魔术团、古戏班等。顿时街上沸腾起来,“西洋镜”,“猢狲戏”,变戏法卖狗皮膏药,大力士表演睡钉板压条石等等,敲锣打鼓,吆吆喝喝,纷纷登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道,热闹非凡。
       五月十三一大早,
荆山区方圆数十里乡村的男女老少,做生意买卖物品的,走亲戚看热闹的,看戏看杂技的,兴奋着骚动着,从四面八方向大荆涌来。大街小巷挨挨挤挤,人山人海。这些落市看热闹的乡下人,被大荆人善意谐谑为“锡饼包”。乡下人整年在田间劳作,皮肤被太阳晒成古铜色即茄子色,因为落市走亲访友穿上白色蚕丝织成的绢衫,白色的绢衫像大荆人端午节家家都吃的锡饼一样,把身体包住,这就成了家喻户晓的“锡饼包”。
关于五月十三庙会最传统、最经典的习俗与传说有以下几种:

二、顶关刀
       后殿道坦上,放着一把仿关公作战用的重九十多斤、铁打的“青龙偃月刀”,由各地有武功有力气的青壮年甚至老年人来舞弄表演,
大荆人称“顶关刀”,是大荆五月十三庙会的一项精彩节目。九十多斤的关刀,一般人连抓都抓不动,可有的人不仅能手抓起来用脚挑起来,而且还能单手或双手举过顶,还可以表演“开四门”等,这些力气过人、武艺超群的人,常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所鼓掌喝彩,赢得荣誉。
       年过八旬的长人钱法说,解放前某年五月十三庙会,本地老中医毛律清家来了一位年过花甲会武术的朋友,也要去关庙舞弄关刀露一手。毛中医劝他岁月不饶人年纪大了不要去表演,可他不肯,还是去了。他抓起关刀舞弄一番后,单手将关刀反手向后,想用另一只手去接,终因年迈力衰力不从心而不能完成,徒叹老矣,居然也赢得观众赞叹。顶关刀是
大荆广大群众崇尚爱好武术的表现,对于大荆地区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近些年大荆多位武术人员,在全国获得冠军,参加奥运武术表演。

三、弟兄会长工会
       大概受到《三国演义》中广为人知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故事的影响,五月十三庙会这一天,
大荆周围各地,曾经义结金兰的结拜弟兄,或者虽未结义,但要好的弟兄朋友都要到大荆关庙来聚一聚,成为一种习俗。住在关庙边的牟道盛说,他的父亲牟式丙与本村几位弟兄张加焕等五月十三这日在家喝酒聚会。各地在地主家帮长年的长工们,这一天也向地主要领工钱,到大荆来逛庙会,看热闹,长工们碰在一起,在镇上某家炒菜喝酒,聚聚聊聊,然后看戏散心。

四、磨刀雨
       五月十三庙会前后几天,常下雷雨,
大荆老百姓说这是关老爷在磨刀,磨刀需要水洒在磨刀石上,故关老爷在天上磨刀,有磨刀水浆溅落下来,称为磨刀雨。我老伴老家住在关庙附近肖包周。她说小时,五月十三这一天真的差不多年年都下雷雨,一般中午过后,天空乌云密布、闪电雷鸣,岳母就说关老爷显灵要下磨刀雨了,至今记忆犹新。
       解放后,五月十三庙会传统继续保留下来,但不以关庙为活动中心,而以物资交流及文艺活动为主,各地商贾仍来
大荆,四乡八村的群众百姓也年年来大荆看热闹、买卖东西,从五月十三延伸到五月十六,甚至五月十九,而且一年更比一年红火热闹。
       除了五月十三庙会,有关关庙民间传说还有不少。金荣说自己少时候进关庙,关庙后殿梁上有许多寿材(旧社会人迷信,人到中年便做棺材,称为寿材,认为这样人可长寿,一般寿材停放在祠堂或庙宇中)。狐狸精藏在棺材里,夜里常出没。他还说某年五月十三,一戏班来关庙演戏,第二天一个小花脸不明不白死了,后来有人说曾在关庙看见小花脸鬼魂出现。这些阴森可怖的传说增加了关庙的神秘色彩。
       解放后关庙被
大荆区镇改造为大会堂,作为大荆区乡镇开会或者放电影演戏的公共场所。1990年后大会堂拍卖,成为建房宅基地,现在一排四、五层高私人楼房耸立在关庙的故址,关庙已成为历史。近年有人在大荆荆山背又建造了一座简陋的关庙,延续了关庙的香火。
全部回复(6)
en  en长见识
2010-12-29 17:45:22
  原来  5月13是怎么来的
2010-12-29 17:52:16
学习下
2010-12-29 17:58:28
我们大荆
2010-12-29 18:22:15
下次来好好研究
2010-12-30 07:53:46
才知道。学习了。
2011-1-29 16:42: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