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峭壁上苍穹,万朵芙蓉绽碧空。冈顶平湖留雁影,灵峰龙瀑荡回声。”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少将,在9月27晚的“情系雁荡”笔会上,给朋友发了一条题为《雁荡山·七绝》的诗歌短信,传统诗词借助现代化的通信设备被迅速传播。
当晚,“情系雁荡”笔会在灵峰脚下的林曦明艺术馆举行。参加全国第24届中华诗词暨夏承焘、吴鹭山先生学术研讨会的诗人、学者们以“诗词+书法”的形式,留下了吟咏雁荡山的诗篇。
“曲溪流白石,雁荡响山声。晨雾随波起,新诗带雨成。”山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时新将《五绝·白溪》书写下来后,意犹未尽,将另两首五绝《大龙湫》、《灵岩》都一气呵成,在宣纸上泼墨而成。
82岁的老诗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培均也端坐在书案前,将他的诗作以行书写下。
置身墨香,参加笔会的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赵乐强,写下了“今秋雁荡带诗声”的诗句。他说,诗人们给雁荡山题诗、写字,表达了他们对雁荡山的热爱和赞美,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留下了友谊。
几番沉吟成诗,几度挥毫成书。预定一小时的笔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这些作品中的精品,将被我市文化部门收藏。 (王冬敏 陈尚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