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乐成的施先生在杭州一家超市看到一款外观设计精美的饮用水,品牌是“统一”,很是喜欢,就买了一瓶。施先生回到家后,偶然发现,这瓶水的生产地居然是大荆田岙。原来,这是位于大荆田岙村的康乐饮料有限公司为“统一”加工生产的一款饮用水。
从2008年开始,“康乐”成为台湾统一集团在大陆最大的饮用水加工基地,每年至少签订四五千万元的订单。今年9月,公司老总郑巨爱又与“统一”签订了3000万元订单。去年,“康乐”还成为飞鹤乳业艾蓓特婴幼儿饮用纯净水的唯一生产供应商。
“大企业有一套严格复杂的生产工艺,与它们合作,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郑巨爱说,“为别人作嫁衣裳”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自身不断转型升级。如今,“康乐”自主研发设计的“雁荡山”牌弱碱性瓶装水,已远销外地,并进驻本地超市。“每瓶零售价3.5元,比4年前卖一箱水赚得还要多。”郑巨爱说,碱性水可以调节人体的pH值,公司还要研发适合不同体质人群的碱性饮用水。
大荆片区的饮用水企业一直生产价格低廉的瓶装水,销往内陆低端市场。2004年以来,随着压价竞争、市场准入等一系调整洗牌,一些饮用水生产企业走入绝境,另一些企业为取得QS认证,不得不改建厂房、更新设备。
“既然要改就要改出模样来!”2006年,“康乐”花费130万元买断“雁荡山”饮用水商标,投资3000多万元重建厂房和购置新设备,一下子“脱胎换骨”,将自己提升到中高端水准。2007年初,“雁荡山”水样得到权威专家的认可后,吸引了“统一”等知名企业,“康乐”顺理成章地成为生产供应商。为了配合大企业加工生产,“康乐”又投资了2000多万元添置新设备。
一条60多道程序的生产流水线,只有12个工人。记者在“康乐”的自动化生产车间看到,公司有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完善的工艺流程,仅水处理车间两台小小的电解机就价值800多万元,每天可处理20吨水。
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介绍,这几年,我市饮用水企业,从最初60多家,到目前仅有10多家在正常生产,但行业的总产值并没减少,基本保持在4亿元左右,主要原因是饮用水企业走上规模化、差异化的经营道路。 (梁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