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邻居家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跑来问我:“叔叔,教师节我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好呢?”细问之下,原来为了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谢意,每个同学都要自己掏钱买礼物送给老师。“那你就写一张明信片或者买一束花吧。”我告诉小朋友。“不行的,要是送得太随便,老师会不高兴。”小朋友一脸认真地说。
不仅仅是送个礼物这么简单。小朋友的爸爸告诉我,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攀比的风气,比谁送给老师的礼物有份量,有档次。如果送得太寒碜,老师连看孩子的眼神都不一样,孩子自己也抬不起头来。
正好有一条报道:60%以上的家长教师节要给老师送礼 100%的老师收过家长或学生送的礼物。
这是怎么啦?教师节的设立,本来是为了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让孩子们懂得感恩老师呕心沥血的付出。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设立开始,到25年后的今天,教师节居然已经不再是人们眼中公益性的节日,而成了功利十足的攀比节。其实变味的教师节早几年就开始了,只不过这一两年变本加厉地严重起来。熟悉教育领域的朋友这样告诉我。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答案就是这么简单: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理想主义的破灭、一切向钱看等等造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包括教师节变味在内的种种社会怪现状。
于是,“有教无类”基本沦为空谈;“为人师表”基本沦为口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了“人类灵魂的摧残师”。
长此以往,家长们每年多花点钱事小,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扭曲,那才事大呀!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的民族从一个耻谈功利的礼仪之邦演变成一个人人以逐利为人生第一要务的国家,那即使哪一天我们的GDP超越了美国变成全球老大,恐怕也只是金玉其外的风光,败絮其中的风险会在一夜之间要了我们的命。
教师节,倘若不回归它最初美好的设想,就一定会成为摧垮我们的民族的“中国劫”!
这不是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