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乞丐探秘

[复制链接]
浙江梦园 发表于 2009-11-28 13: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8 4
近日,浙江省杭州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一名行乞老太一家三口返乡后发现,这位老人在老家有房有地有低保,但她身体健康的儿子王四美嫌政府的低保标准太低,不如职业乞讨来钱快。


  杭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尴尬无奈,有时候护送像王四美这样的人回家,工作人员还没返回杭州,王四美们已“捷足先登”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指出,“城里磕头、家乡造楼”的职业乞讨者长期存在,势必伤害社会的怜悯之情,使人心日趋冷漠,好逸恶劳的职业乞讨者不应被继续纵容下去。


  城里磕头行乞 老家却有房有地有低保


  11月初,强冷空气将杭州猛地“吹”进寒冬,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却孤零零坐在街头,身下是一辆轱辘板车,面前是一个装钱的破脸盆,一头白发在凛冽的寒风中乱舞。然而,老人不过是个“道具”:每天儿子在旁边街角盯梢,她在路上乞讨。


  杭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对这位老大娘一点都不陌生,“她没名字,夫家姓王,娘家姓邓,按照旧社会的叫法,就叫王邓氏,1923年出生的。她儿子叫王四美,还有个4岁的孙子。”


  “仅仅今年,他们就已3次被送进来,然后被护送返乡。”杭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无奈地摇头。据王四美所在的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尚庄村的苏书记介绍,王四美在外头乞讨也有五六年了。自家房子起火后,政府出钱帮他造了两间水泥房,但他回来看看就走了。对于政府给王四美母亲办的低保,王四美认为“一个月才几百块,顶什么用!”他自己曾承认“乞讨能月收入三四千元”。


  职业乞讨在杭州已是屡见不鲜。比如10月出现的“乞讨二人组”,小孩拉板车,男人唱歌,见人下跪,不依不饶。幕后操纵者从外地廉价雇佣未成年人、残疾人,在市区人流、车流密集的重要道路和主要场所强讨强要。


  “目前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大多将乞讨作为职业,作为敛财手段,而且收入不菲,‘城里磕头,回家盖楼’的现象确实存在。”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陈国民说。


  劳动力不“劳动”让社会很无奈


  杭州市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该市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2078人次。陈国民说,杭州救助流浪乞丐是周边同等城市的3倍,杭州市去年为流浪人员无偿购买车票达100多万元。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都面临着救助的压力。


  一户人家,老的挣扎在死亡边缘,孩子还不懂事,像王四美这样,身体健康,本应是家中的顶梁柱,却不肯挑起担子,能有什么办法?杭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王四美们跑出来乞讨,可以在杭州,可以去别的城市,只是害了跟随他们的老人、孩子。
全部回复(4)
我的天呢~
2009-11-28 16:34:06
不孝。。
2009-11-28 18:19:26
ZKW
看不清楚那个是真乞丐啦
2009-11-28 21:45:11
以前看到过类似的报道,现在我从来不给那些人钱的,有手有脚,不挣钱去要饭,强烈鄙视.
2009-11-29 01:47: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