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镇上到处可见成堆的"洋垃圾"服装。
广东碣石,一个拥有33万人口的海边大镇。大海给碣石人带来了生猛鲜活的海鲜,也给碣石人带来了透着霉味的服装。据说有1万个碣石家庭靠贩卖那些外国人--甚至是外国死人淘汰的旧服装发家致富,他们把这些衣服卖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家家腾房堆旧衫
李群(化名)是碣石本地人,他说,当地人都把“洋垃圾”服装称为“旧衣服”。
9月15日,记者和李群骑着摩托车暗访了碣石镇的几大“洋垃圾”服装聚集地。各店场的规模各异,所有店铺均无合法经营的牌证。
记者看到,当地居民都把一楼腾空,用于堆放和翻新衣服以及悬挂样品。巷子本就狭小不堪,却仍有不少居民在稀缺的空地上搭建起铁皮房,当做店铺。
旧衣翻新不消毒
悬挂在各家店内的样品,从几米开外看去,几乎与新服装无异;只有近距离细看,才能辨清瑕疵。背后,是店主和伙计们按部就班的翻新程序。
拿到货以后,店老板首先要分类。接着,他们得用板刷和去污剂把衣服上一些较为明显的污渍刷掉——记者甚至在几件衣服上看到了疑似血迹的污点。许多毛衣和T恤衫都已经起毛球,他们同样需要用板刷予以平整,有时甚至得用上抛光设备。
不管什么档次、什么价位的衣服,在翻新流程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消毒。
香港老板两头赚钱
李群给记者引见了一位行内人胡明(化名)。他说:“香港有个大老板,承包了大量美国、韩国等国家淘汰下来的服装。服装埋到地底下很难化掉,烧了又污染空气,这对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他们就倒贴钱找人帮忙处理掉。这个老板两头赚钱,一手拿外国政府的钱,一手倒卖到中国内地。”
“碣石人做这个生意已有十多年,有两个本地人是最大的批发商,从香港拿货后倒卖给镇上的老百姓。‘洋垃圾’服装中不乏世界顶级名牌的正装,一般按件数卖;档次低的,就称斤两卖。我不知道店铺的确切数量,估计有1万家左右。”
年销“洋服装”上亿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些“洋垃圾”服装摇身一变,打着“外贸服装”等名号,堂而皇之地进入虚拟的网络市场,由于款式新颖、独特,备受年轻人追捧。有网商打出“仅此一件”的口号,销量颇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撞衫”,而从正规商场购买的大众品牌,很难避免这一点。
“我估计整个碣石镇约有1万户做这个,总销量至少上亿件。”胡明说。
还网上卖的衣服有很多都是洋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