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j325615 于 2008-12-13 16:11 编辑
时下,无论是仙溪南■农庄的“吉祥六宝”,还是“福溪香”农家乐,大荆片区的不少农家乐里都有一道关于五谷杂粮的山老区特色主食,其相貌看似丑陋,味道却非常香糯,其菜名就是“山老鼠”。唉,大家别一听菜名就退避三舍,此山老鼠非真鼠,而是“蒸薯”,以番薯粉为主要材料蒸制而成的。
为何取其为“山老鼠”,主要是因其外形酷似趴着的老鼠,呈红褐色,另外也与“薯”同音,故得名。以前,生活在山老区里的村民生活条件很艰苦,但由于番薯好种,容易丰收,所以家家户户都种番薯。不过在那个吃不饱,也没什么饮食花样的年代里,村民们在吃腻了番薯粥、番薯糊、番薯条后,偶尔也想换个口味和吃法,于是就有村民将番薯粉和糯米粉搅拌一起,用手一捏就成为“山老鼠”,吃时,再配上一碗稀薄如水的粥,仅这样,在他们看来都已经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如今,山老区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人们的念旧情结并没因生活水平提高而变得挑剔,现在大家都喜欢吃绿色食品,而这道名为“山老鼠”的粗粮如同北方的窝窝头一般,既为绿色食品,又为传统主食,叫人百吃不厌,百感交集。“山老鼠”的做法很简单,主要材料就是番薯粉和糯米粉,将两者按一定的比例调和,再加入些红糖和水,将其搓揉成团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了。取一根筷子放左手,摘一块面团于右手,接着将手中的面团均匀地包围筷子,右手用力一握,左手筷子向下一抽就好了。成型的“山老鼠”为米黄色,表面上因手指紧握而留有5道很明显的手指印,中间之所以用筷子嵌于面团中,一方面是为稳固成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一个气孔出来,蒸时就能让蒸汽通过该气孔充分融入到面团的每一个空隙,不仅容易蒸熟,也容易让番薯的香甜味道更自由地散发出来。
蒸好出锅后,拿一块“山老鼠”捧在手心,还未到嘴边,就闻到一阵扑鼻的香甜,吃起来更是软糯、细腻、爽滑,不粘牙,还有些许嚼劲,虽然很烫,却让人爱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