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山老鼠”大荆的番薯鼓

[复制链接]
dj325615 发表于 2008-12-13 1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55 9
本帖最后由 dj325615 于 2008-12-13 16:11 编辑

时下,无论是仙溪南■农庄的“吉祥六宝”,还是“福溪香”农家乐,大荆片区的不少农家乐里都有一道关于五谷杂粮的山老区特色主食,其相貌看似丑陋,味道却非常香糯,其菜名就是“山老鼠”。唉,大家别一听菜名就退避三舍,此山老鼠非真鼠,而是“蒸薯”,以番薯粉为主要材料蒸制而成的。

  为何取其为“山老鼠”,主要是因其外形酷似趴着的老鼠,呈红褐色,另外也与“薯”同音,故得名。以前,生活在山老区里的村民生活条件很艰苦,但由于番薯好种,容易丰收,所以家家户户都种番薯。不过在那个吃不饱,也没什么饮食花样的年代里,村民们在吃腻了番薯粥、番薯糊、番薯条后,偶尔也想换个口味和吃法,于是就有村民将番薯粉和糯米粉搅拌一起,用手一捏就成为“山老鼠”,吃时,再配上一碗稀薄如水的粥,仅这样,在他们看来都已经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如今,山老区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人们的念旧情结并没因生活水平提高而变得挑剔,现在大家都喜欢吃绿色食品,而这道名为“山老鼠”的粗粮如同北方的窝窝头一般,既为绿色食品,又为传统主食,叫人百吃不厌,百感交集。“山老鼠”的做法很简单,主要材料就是番薯粉和糯米粉,将两者按一定的比例调和,再加入些红糖和水,将其搓揉成团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了。取一根筷子放左手,摘一块面团于右手,接着将手中的面团均匀地包围筷子,右手用力一握,左手筷子向下一抽就好了。成型的“山老鼠”为米黄色,表面上因手指紧握而留有5道很明显的手指印,中间之所以用筷子嵌于面团中,一方面是为稳固成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一个气孔出来,蒸时就能让蒸汽通过该气孔充分融入到面团的每一个空隙,不仅容易蒸熟,也容易让番薯的香甜味道更自由地散发出来。

  蒸好出锅后,拿一块“山老鼠”捧在手心,还未到嘴边,就闻到一阵扑鼻的香甜,吃起来更是软糯、细腻、爽滑,不粘牙,还有些许嚼劲,虽然很烫,却让人爱不释手。
1.jpg
全部回复(9)
没吃过~~  不如LZ请大家吃吧...
2008-12-13 12:04:00
"老吃古"老后吃
2008-12-13 15:02:05
忘了放照片
2008-12-13 16:11:48
照片看起来很像猫大便。。。。闪人。。。勉得被人K。。。。。
2008-12-13 17:52:12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天...

我吃过这个东西....

一开始不肯吃...后来闻着挺香就闭着眼咬了一口....

突然发现好好吃...

就睁开眼吃了好多个....
2008-12-13 18:52:04
5# 中庄人




你跑不了了!

拔牢靠死!#bg046#
2008-12-13 18:53:22
吃过哦..那味道很好..
2008-12-13 22:56:24
我也吃过,味道很不错哦。。。
2008-12-13 23:22:19
5# 中庄人


  吃的东西像大便?????  你是城里人,忘了家乡
2008-12-14 00:04: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