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在喧嚣的城市,让人感到浮躁和茫然。每当夜阑人静时,常常想起我的老家,老家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土墙瓦舍,老树,小河,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宛若一幅淡淡的山水画,亲切而纯净,恬然而悠长。
因有了绵延大山的庇护,小村非常静谧,使山外来客疑为世外桃源。中午十分,村子里鸡鸣犬吠,袅袅炊烟。远山如黛,天空蓝得没有一丝云彩,偶尔有一两只鸟儿掠过,依然显得有些单调寂廖。叮咚作响的溪水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鱼虾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几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悠闲而淡然的坐在树荫下聊天,看惯了潮起潮落,看淡了人生百态,一切都变得简单从容。厚道淳朴的山民们见了外来人,就像见了熟人一样,先问了一句:“你吃饭没有?”毫无见外之意,仿佛已在这里住了许多年,是他们的老邻居,或者是经常串门的亲戚。
春天里,雪白的海棠花开遍山野,我和小伙伴们挎着小竹篮总能够满载而归,母亲接过来拣去杂物,清洗后,用开水烫过,做出的海棠花米饭香气四溢,兄弟几个吃了肚子滚圆,方才放碗。
夏天里,山上的野杏还没有泛黄,放学后,我们就开始享用了,酸酸的味道,让人龇牙咧嘴。可依然痴心不改,每天放学我们享用依旧。直到今天想起来,依然觉得口有酸味。
秋天里,山果熟了。父亲每次从外面回来,总摘些柿子、板栗、核桃、八月炸、猕猴桃和野山桃等山果。我们哥儿几个争先恐后逮啥吃啥,父母总是在旁边轻声地提醒:“多着呢,慢点吃,慢点吃。”一次,弟弟吃了山果过多,半夜里直叫肚子痛。父亲连夜背着他找大夫,输了两天点滴,才逐渐痊愈。打这以后,我们再也不敢贪吃野果了。
冬天里,户外狂风怒号,大雪封门。堂屋里的疙瘩火烧得正旺,我们烤着火,听父亲讲起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常常让人着迷。我想自己就是从那时候起爱上文学的,缘由是也想在将来写一部书,让以后的孩子们也能如此着迷……
“又见炊烟生起,暮色笼罩大地,想问袅袅炊烟,你要去哪里……”每每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远离故乡的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那贫瘠且多趣的山村。那生我养我的家,那里有父母无私的爱,有无以言表的温暖。
离家的日子就像一只漂泊的风筝,无论飞的再高,无论飞的再远,无论是置身于灯红酒绿中,还是游走于万丈红尘里。我知道,我的心里总有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份难舍的牵挂……
PS:常年在外,家乡的气息总是倍感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