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名人 李孝光 [转]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07-3-30 18: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08 4
姓名: 李孝光
又名: 字季和
性别: 男
生卒年: 1285—1350
所属朝代: 元代
所属文学时期: 元代文学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李孝光

元代词作家。字季和。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四年(1344)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擢升秘书监丞。

  李孝光今存词22首,大部分抒写隐居情趣,其中多涉及对出处行藏、人生荣枯宠辱的看法。他的〔鹧鸪天〕中“龙门他日文章客,雁荡今朝行地仙”和〔满江红〕中“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都表现出他爱君忧民的正统儒家思想。他的词作大多有真切的思想感情,如写田园风光的〔念奴娇〕,描绘了江南暮春的农村风物,文字淳朴自然,表现出隐居之士恬淡的心境。而写送别的〔水调歌头〕二首,惜别中又勉强作慷慨语,然而又禁不住道出凄凉之意,表现了一种复杂的感情。

  李孝光的词直抒胸臆,易读易懂,但不够含蓄。他的诗也如此,像《游艮岳》说:“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但从内容上看,他的一些诗如《桐江》、《柳桥渔唱》、《衡门有一士》等,含有对人世的不平之鸣。

  今存著作有《五峰集》11卷。

                  
全部回复(4)

大龙湫记

李孝光     作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螫,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落,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进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渤渤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上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重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目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2007-3-30 18:52:00
那个黄家岙那里好像有他的什么纪念碑哦!
2007-3-30 19:36:49
大荆名人有很多。我也知道12个名字忘了
2007-3-30 19:51:19
黄家岙村的云霞洞是李孝光读书处,他的墓在泗洲堂村.
2008-2-19 09:44: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