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溪镇 1992年5月撤区并乡,将甸岭乡、卓南乡并入仙溪镇;面积72.52平方千米,人口2.68万人。
镇政府驻府前路,邮编:325616。辖1个居民区(仙溪)、
31个行政村(下北阁、石碧岩、小坑、塘岸、福新、花坦、鸡冠垄、双溪、白岩山、大公山、上北阁、高塘、旬岭下、大岭头、蔡家岭、后林、东辽、双南、大岩、马鸣瑞、南阁上街、果木场、卓屿、下屿坦、潭头卢、打铁巷、前岙孔、横坦、横官路、地上王、南阁下街)。
仙溪镇地处乐清市东北部,东临104国道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南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北邻福溪乡,西与永嘉县岭头乡接壤,县际公路水下线穿境而过。1992年由原来的甸岭、卓南、仙溪三乡镇扩并而成,地域面积为72.58平方公里,共辖31个行政村,27000人口,耕地面积6500亩,山场面积为8万余亩。2003年人均收入为1994元,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山老区乡镇。
改革开放20余年来,山老区人民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共兴办了以铜业加工为主的企业20家, 2005年仙溪镇工农总产值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全镇实现工业产值4.73亿元,增长295.8%,农民年人均收入达3035元,同比增长52.2%,发展速度之快为历年之最。并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共种植各种水果6000余亩,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种植花卉、盆景、苗木2000余亩,年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水果苗木专业乡镇”。其中本镇培育的花卉、盆景、苗木产品质量享誉市内外,尤其是花坦村农民制作的树桩盆景,近年来分别挤入“港澳名花盆景研讨会”和“昆明世博会”等国际性大型展览会上参展,并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据统计,本镇生产的盆景进入地(市)级以上参展的共90多人次,获奖的达10人次。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格局,2002年建立了“星火科技密集区”和“花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组建了“仙溪镇花卉盆景专业合作社”、“卓南果苗花圃场”、“乐清市华美植物研究所”等专业性组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引导花卉、盆景、水果、苗木生产走产业化之路,一个以特色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框架正在全镇范围内迅速崛起。
仙溪镇境内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南有“国宝级”文物“南阁明牌楼群”,北有雁荡八大景区之一的“仙桥景区”,中有“北阁古民居”和“仙溪水上乐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渡假旅游的最佳去处。
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乐清北部四镇五乡的相关内容。
仙溪镇位于县城北偏东。镇人民政府驻下北閤村,距县城33.8公里,即北纬28°25′,东经121° 03′处。东北与双峰乡接壤,南与卓南、龙西二乡毗连,西与永嘉县交界,西北与甸岭乡相依,北与福溪、叶家垟二乡为邻。
该镇因仙溪水而得名。相传周灵王太子晋成仙后跨鹤至此,爱此地山水佳美,悠游其间,留连不返。溪因此而名仙溪。
解放前后,称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仙溪公社,辖仙溪、双峰、智仁、福溪、卓南、甸岭、龙西等7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撤销,本社名称不变;1984年3月政社分设,仍称仙溪乡;1985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建制镇,属大荆区。总面积33.5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3048户,10780人。其中集体户23户,122人;综合居民37户,40人。均系汉族。
境内重峦叠嶂,迤逦连绵。中为溪谷平原,由西北向东南贯穿乡境。最高峰为乡境西部之大公山,海拔753米,南部大坑珠海拔754米。仙溪水主要源于甸岭溪和福溪,二溪在高塘汇合并入仙溪,然后向东南流经岩头、北閤,过南垟后出境入南閤水。境内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为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气温16.5℃,最高气温7月,平均26.8℃,最低气温1月,平均5.9℃,年平均降雨量约1800毫米,无霜期243天,光照适中,适宜农林业生产。
大荆至甸岭公路,自东南向西北穿境而过,在高塘有支线通往福溪水库,交通便利。
全镇有粮食耕地1272亩,土地瘠薄,均系黄泥土与石砂土。1986年粮食平均亩产529公斤,总产量637吨。有林业用地43841亩,其中用材林15625亩,薪炭林12513亩,经济林4565亩,竹林1293亩。山坡隙地和低产地的柑桔、杨梅、雪梨、枇杷、苹果等果木就达32000多亩,为全镇人均半亩有余。单柑桔一项年产量就达750吨。果木收入已占全镇经济的主要地位,此外花卉苗木的培植发展很快,花木远销外省市。县人民政府定本镇为全县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之一。
该镇因地制宜,办有草席、篾器、药材加工、农机等厂,从业人员50余人,1986年总产值为11万元。
现有中学1所,9个班级,学生628人,教师30人。小学10所,35个班级,学生1266人,教师44人。镇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等。区卫生院有分院在该镇,有病床20张,医务人员13人。
文物古迹有北閤村的孝节坊,系石仿木构形式的四柱三间、重檐式歇山顶,翘角飞檐,坊脊正中冠以镂雕双龙戏珠。坊前有石狮一对。为我县现存清代石雕珍品,系县级文保单位。
该镇高塘、石碧岩、小坑、塘岸、福新、鸡冠垄、花坦、双溪、大公山等9个村为革命老区。
下北閤(Xiabeige)行政村276户,1050人。村民委员会与镇人民政府同驻下北閤村。
以驻地在北閤村下首,故名。1949年解放后,由上、下北閤、塘岸等自然村组成北閤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各自建队,称下北閤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北閤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373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果木、苗木及花卉。
下北閤(Xiabeige)村276户,1050人。仙溪镇人民政府与下北閤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北閤属山门乡二十二都。閤,小门也。村位于雁荡山北部两条山垄会合口处,如开小门,村又居北,故称北閤。后分上下两村,该村居下首,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3.8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穿村而过。属半山区。
上北閤(Shangbeige)行政村258户,1026人。村民委员会驻上北閤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由上、下北閤、塘岸等自然村组成北閤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各自建队,称上北閤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上北閤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3个自然村。耕地319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果木、苗木及花卉等。
上北閤(Shangbeige)村221户,849人。上北閤村委会驻地。
该村居北閤上首,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3.8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穿村而过。属半山区。
南垟(Nanyang)村28户,122人。
村南面有田垟,故名。
前山岙(Qianshan’ao)村9户,55人。
村在前山的山岙里,故名。
高塘(Gaotang)行政村418户,1687人。村民委员会驻下林齐村。
1949年解放后为高塘村,属仙溪乡;1956年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高塘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高塘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10个自然村,耕地70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柑桔、肖梨及培植果苗。
下林齐(Xialingqi)村46户,208人。高塘村委会驻地。
据传古时此处为横山下的小屿山,屿上林木茂盛,故名下林屿。“屿”、“齐”方言音近,遂讹为下林齐。位于县城北偏东34.2公里。属山区。
马壶堂(Mahutang)村8户,34人。
村有马湖堂,以堂名村。后讹“湖”为“壶”。
阳坦(Yangtan)村23户,84人。
村处山坦向阳,故名。
乌龙坑(Wulongkeng)村8户,28人。
传说村边山坑中曾潜宿乌龙,故名。
竹园下(Zhuyuanxia)村36户,156人。
村处竹园下方,故名。
沙龙(Shalong)村38户,178人。
村边积沙成垄,状如龙,故名。
横山(Hengshan)村45户,171人。
有山横列村前,山名横山,故以山名村。
高塘(Gaotang)村101户,383人。
村旁筑有防水高坝,俗称“坝”为“塘”,故名高塘,因以名村。
岩头(Yantou)村101户,383人。
村处来斯滩边,滩多岩石,故名岩头。
湖里(Huli)村15户,63人。曾名何宅。
村在湖荡里边,故名湖里。
石碧岩(Shipiyan)行政村251户,1128人。村民委员会驻石碧岩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石碧岩村,属仙溪乡;1956年并入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石碧岩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石碧岩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2个自然村。耕地469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柑、桔、果苗等。
石碧岩(Shipiyan)村203户,916人。石碧岩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戍(1826年)《乐清县志》载,石碧岩属山门乡二十二都。
村旁有潭,潭中有岩石苍碧如玉,故名石碧岩,即以岩名村。位于县城北34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穿村而过,北面是溪。属山区。
门前垟(Menqianyang)村48户,212人。
以村前有垟而名。
小坑(Xiaokeng)行政村136户,550人。村民委员会驻小坑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小坑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小坑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小坑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8个自然村。耕地18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柑、桔等。
小坑(Xiaokeng)村39户,160人。小坑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小坑属山门乡二十二都。村南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的窄小溪坑,故名。位于县城北33.2公里。三面环山,属山区。
麻狸溜(Maliliu)村12户,53人。
村处麻狸冈附近,故名。
茶山(Chashan)村9户,42人。
过去山上盛产茶,故以茶山名村。
姜司(Jiangsi)村14户,65人。
村名来历无考。
里庵(Li’an)村17户,64人。
村里古有庵堂,故名。
小旗(Xiaoqi)村4户,17人。
村旁小山形似旗,故名。
冈后(Ganghou)村7户,27人。
村处山冈北面,故名。
东金山(Dongjinshan)村34户,122人。
村的东面山上有古井,因称东井山,即以山名村。“井”、“金”谐音,改用今名。
塘岸(Tang’ an)行政村155户,683人。村民委员会驻塘岸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与上、下北閤组成北閤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自建塘岸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塘岸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254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果木。
塘岸(Tang’an)村155户,683人。塘岸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塘岸属山门乡二十二都。村建在古水塘岸边,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4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经村北而过。属半山区。
福新(Fuxin)行政村176户,717人。村民委员会驻新村。
1949年解放后为福溪村,属福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因建筑福溪水库,村民迁移花坦,另建新村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改名福新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福新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17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生产及篾器加工。
新村(Xincun)村176户,717人。福新村委会驻地。
该村原系福溪乡的福溪村,1958年建筑福溪水库,迁移至花坦村东北面,自成一村,故名新村。位于县城北偏东34.4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经村南而过。属半山区。
鸡冠垄(Jiguanlong)行政村80户,327人。村民委员会驻鸡冠垄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鸡冠垄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鸡冠垄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鸡冠垄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3个自然村。耕地191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
鸡冠垄(Jiguanlong)村21户,92人。鸡冠垄村委会驻地。
村处山垄间,南有形似鸡冠的山,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4.7公里。属山区。
大堂(Datang)村20户,83人。
四周环山,据传古有大庵堂,故名。
马家岙(Majiaao)村39户,152人。
村处山岙中,马姓人聚居于此,故名。
花坦(Huatan)行政村406户,1544人。村民委员会驻花坦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花坦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下岙村合并成立花坦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下岙自建大队,本队仍称花坦大队,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花坦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2个自然村。耕地640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种柑、桔、肖梨和培植果苗。
花坦(Huatan)村374户,1421人,花坦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花坦属山门乡二十二都。村古时有平坦,花木丛生,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3.8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穿村而过。属半山区。
百廿里(Bainianli)村32户,123人。
据传,明朝时村有老人,年高一百二十岁,为一乡人瑞,传为美谈,而“里”为古时“村”的行政区划名称,故名村为百廿里。
双溪(Shuangxi)行政村82户,333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岙村。
1949年解放后,原名下岙村,并入花坦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时,成立花坦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自建下岙大队,属仙溪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以南閤溪与仙溪两溪合流经村前,更名为双溪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双溪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120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柑桔。
下岙(Xia’ao)村82户333人。双溪村委会驻地。
村建在山岙下首,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4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经村前而过。前溪后山,属半山区。
白岩山(Baiyanshan)行政村106户,429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屋村。
1949年解放后为白岩山村,属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白岩山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白岩山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3个自然村。耕地140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种柑桔、雪梨、果苗等。
下屋(Xiawu)村51户,203人。白岩山村委会驻地。
在白岩山脚建屋成村,故名下屋。位于县城北偏东32.5公里。属半山区。
上屋(Shangwu)村33户,125人。
村建在下屋村上首,故名。
隔坑(Gekeng)村22户,101人。
村中隔有一条山坑,故名。
大公山(Dagongshan)行政村142户,613人。村民委员会驻大公山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大公山村,属保龙乡;1956年并入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公山大队,属仙溪管理区;1961年属仙溪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公山行政村,属仙溪乡;1985年属仙溪镇。辖4个自然村。耕地35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大公山(Dagongshan)村70户,331人。大公山村委会驻地。
村在大公山山腰间,以山名村。位于县城北30.8公里。西与永嘉县境交界,属山区。
东冲(Dongchong)村44户,175人。
村在大公山冈东首,故名。
梅树坑(Meishukeng) 3户6人。
村中山坑里多梅树,故名。
鹁鸪园(Boguyuan)村25户,101人。
村里有园,鹁鸪常栖宿于此,故名。
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乐清北部四镇五乡的相关内容。
卓南乡位于县城北偏东。乡人民政府驻桃林村,距县城32.8公里,即北纬28°24′,东经121°04′处。东接雁东乡,南邻雁荡山乡,西界龙西乡,北连仙溪镇与双峰乡。
解放前,以卓屿、南閤二村首字组并名为卓南乡。1949年解放后沿称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卓南管理区,属仙溪公社;1961年管理区撤销,成立卓南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设,仍称卓南乡,属大荆区。总面积12.4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2353户,8566人,其中集体户10户,65人;综合居民51户,57人。均系汉族。
乡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閤溪来自砩头溪入境,后经竹园、南閤等村,至马屿与北閤水(仙溪)汇合,下注龙滩,入雁东乡境内。乡境北部沿溪一带为溪谷冲积地带,地势较平坦。东、南二面与雁东、雁荡山两乡交界处主要有五峰山、石梁坑、乌岩尖等山,为山区或半山区。境内山明水秀,风光怡人,属雁荡山显胜门风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245天,光照适中,利于农林业生产发展。
交通过去不便,靠竹筏在溪水上来往。解放后建成横溪头至龙西仙人坦7公里公路,沿溪南岸横贯本乡。水涨至甸岭后林公路沿溪北岸穿过本乡境。交通大为便利。
全乡有粮食耕地789亩,林业用地12146亩。土壤均系黄泥土与石砂土。1986年粮食平均亩产561公斤,总产量443吨。山场果木繁茂,所产水果久享盛名,果木场行政村即以果木为专业得名。本乡低山区一带已培植温州蜜桔1800亩,雁荡雪梨700亩,年产雪梨约750吨,此外杨梅、茶叶也甚有名。近几年花木培植发展较快,有花圃70余亩,被县政府定为全县花卉苗木基地。
有乡办企业1家,从业人员45人,1986年总产值为27万元。
现有中学1所,5个班级,教师11人,学生252人。小学6所,26个班级,教师36人,学生1081人。乡卫生院1所,病床3张,医务人员14人。影剧院1座,并有广播站、文化站等。
文物古迹有牌楼群,在南閤村直街上。原有七座牌楼,现存“会魁”、“恩光”、“尚节”、“方伯”、“世进士”五座,是先后在明代正统四年(1439年)、成化元年(1465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为明礼部侍郎章纶及其子和曾孙所立。均为木石结构,六柱单间歇山顶重檐式。清代曾修葺过,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是我省不可多得的牌楼群,现为本县文保单位。
历史人物章纶(1413-1483年),字大经,该乡南閤村人,明正统四年进士,《明史•章纶传》称其“性亢直,不能谐俗”。上《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触怒代宗,下锦衣卫狱,榜掠几死。迨英宗复位,立释,擢礼部右侍郎。成化十二年(1476年)告老还乡。卒年七十一,谥恭毅,赐南京礼部尚书。著有《章恭毅集》。
该乡为革命老区,早在1938年就在打铁巷村建立了党的组织。
革命烈士陈爱中(1920-1947年),原名仇康阜,该乡卓屿人。1938年9月入党。曾任县委委员、区委书记等职。1942年调浙东从事地下革命斗争。后被叛徒出卖,于1947年11月在宁波江北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南阁上街(Nangeshangjie)行政村372户,1548人。村民委员会与下街、果木场二村委会同驻南閤村。
以驻地居南閤街上首而名。1949年解放后为上街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下街、里街合并成立第五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划出自建上街大队,属卓南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南閤上街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南閤上街行政村,属卓南乡。与南閤下街、果木场二行政村分辖1个自然村外,另辖2个自然村。耕地476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种桔、雪梨、杨梅、茶叶等。
门前山(Menqianshan)村29户,129人。
以村前有山得名。
里槽(Licao)村44户,167人。
村处于槽形的山岙里首,故名。
南閤下街(Nangexiajie)行政村278户,1081人。村民委员会与南閤上街、果木场二个村委会同驻南閤村。
以驻地在南閤街下首而名。1949年解放后为下街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上街、里街合并成立第五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划出自建下街大队,属卓南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南閤下街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南閤下街行政村,属卓南乡。与南閤上街、果木场二个行政村分辖南閤村外,另辖1个自然村。耕地33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果木、茶叶等。
桃林(Taolin)村12户,46人。卓南乡人民政府驻地。
古时其地原系桃园,故名。“县志”所载南閤八景中之“桃林牧笛”,即指此处。位于县城北偏东32.8公里。属半山区。
果木场(Guomuchang)行政村357户,1389人。村民委员会与南閤上街、南閤下街二个村委会同驻南閤村。
因系专业栽培果木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里街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与上街、下街合并成立第五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划出自建果木场大队,属卓南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设,改称果木场行政村,属卓南乡。与南閤上街、南閤下街二个行政村分辖南閤村外,另辖2个自然村。耕地410亩,以种植果木为主。
山田(Shantian)村11户,36人。
村处梯田边缘,故名。
屿脚(Yujiao)村5户,21人。
村处孤屿山脚,故名。
南閤(Nange)村南閤上街、南閤下街、果木场三个村委会驻地。906户,3613人。
据明•永乐戊戌(1418年)《乐清县志》载,南閤属山门乡。以地处雁荡山北部两条山垄汇合如门口的南面而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2.4公里。大荆至龙西公路穿村而过。属半山区。
卓屿(Zhuoyu)行政村166户,663人。村民委员会驻卓屿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卓屿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卓屿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卓屿行政村,属卓南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24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果木。
卓屿(Zhuoyu)村166户,663人。卓屿村委会驻地。
其地有山屿,秀丽卓著,故名。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卓屿属山门乡二十一都。位于县城北偏东34.5公里。大荆至龙西公路经村而过。
下屿坦(Xiayutan)行政村151户,674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屿坦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下屿坦村,属卓南乡;1956南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下屿坦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屿坦行政村,属卓南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270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果木。
下屿坦(Xiayutan)村151户,674人。下屿坦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下屿坦属山门乡二十一都。村建在屿山山脚的平坦上,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4.7公里。属丘陵地带。
潭头卢(Tantoulu)行政村81户,352人。村民委员会驻潭头卢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潭头卢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潭头卢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潭头卢行政村,属卓南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15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柑、桔、梨等。
潭头卢(Tantoulu)村76户,338人。潭头卢村委会驻地。
明•隆庆壬申(1572年)《乐清县志》载,潭头卢属山门乡。古时,卢姓人在溪潭上首建村,故名潭头卢村。位于县城北偏东33.6公里。大荆至龙西公路穿村而过。
新堂(Xintong)村5户,14人。
村内有新建庵堂,故名新堂村。
打铁巷(Datiexiang)行政村180户,655人。村民委员会驻打铁巷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打铁巷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打铁巷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打铁巷行政村,属卓南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24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柑、桔、梨等。
打铁巷(Datiexiang)村102户,372人。打铁巷村委会驻地。
据传早先该村一条巷里,有几家打铁铺,故称打铁巷,因以名村。位于县城北偏东34.1公里。属半山区。
下年(Xia’nian)村78户,273人。(俗名下埝)。
过去该地多高低凹凸的泥墩,遂筑埝连墩挡水,村处埝下,故名下埝。而“埝”与“年”谐音,遂演变为下年。
前岙孔(Qian’aokong)行政村67户,302人。村民委员会驻前岙孔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前岙孔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前岙孔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前岙孔行政村,属卓南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133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种果木。
前岙孔(Qian' aokong)村64户,288人。前岙孔村委会驻地。
据传,古时此山岙前住有孔姓人家,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4.1公里。大荆至龙西公路经村前而过。属山区。
坟山前(Fenshanqian)村3户,14人。
村后山上有大坟,故名。
横坦(Hengtan)行政村226户,836人。村民委员会驻横坦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横坦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横坦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横坦行政村,属卓南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35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果木。
横坦(Hengtan)村182人,688人。横坦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横坦属山门乡二十一都”。因本村面水背山,中间横贯一片平坦,故名横坦。位于县城北偏东33.5公里。属半山区。
上垟(Shangyang)村44户,148人。
村处横坦上方,故名。
横官路(Hengguanlu)行政村,45户,180人。村民委员会驻横官路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横官路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横官路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横官路行政村,属卓南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56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番薯为次,兼种果木。
横官路(Hengguanlu)村45户,180人。横官路村委会驻地。
据传,明时有一官员去南閤催粮,行至此便闻南閤百姓纷起抗粮。此官员不胜惊慌,忙横穿小路而逃。故名皆称此为横官路。位于县城北偏东33公里。属半山区。
地上王(Dishangwang)行政村46户,176人。村民委员会驻地上王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地上王村,属卓南乡;1956年并入仙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地上王大队,属卓南管理区;1961年属卓南公社;1966年改称地胜大队;1982年1月恢复原名为地上王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地上王行政村,属卓南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6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梨、桔等。
地上王(Dishangwang)村46户,176人。地上王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戌《乐清县志》,村名“地上黄”,属山门乡二十都。因村居负山脚,地势比村前田垟高出6尺多,俗称为“地上”;“黄”以姓氏名,故名地上黄。后因“黄”、“王”方言音近,遂演变为今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2.9公里。
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乐清北部四镇五乡的相关内容。
甸岭乡位于县城北面。乡人民政府驻甸岭下村,距县城34公里,即北纬28°26′,东经120°59′处。东、南两面与仙溪镇接壤,西界永嘉县境,北邻福溪乡。
该乡以地处甸岭下而得名。民国期间属仙溪乡与保龙乡。1950年解放后建立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甸岭管理区,属仙溪公社;1961年管理区撤销,成立甸岭公社;1983年10月政社分设,仍称甸岭乡,属大荆区。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229户,4702人。其中集体户3户,32人,综合居民3户,3人。全乡除畲族184人散居各村外,均系汉族。
境内崇峦远峰,蜿蜒绵亘,中部自西向东为甸岭溪谷,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溪谷南侧有潘石山、大尖山,北侧有烂田尖、蜡烛尖、仙亭山、鸡岩下诸山峰。甸岭溪源于潘石山左右二水,在双坑汇合曲折向东北,在甸岭下村西汇进诸细流折向东流,经叶家湾、庄基岭、中潭诸村,过下潭出境入仙溪。山多地少,土质瘠薄,均系黄泥土与石砂土。境内山水奇秀,风光殊美,属雁荡山仙桥风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约16℃,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日照较短,水温偏低,适宜林、茶、苗木和山区农作物生产。
该乡因地处偏僻,往来皆羊肠小道,交通不便。1980年10月筑成甸岭下至仙溪镇公路,连接至大荆公路。1984年10月,又接通永嘉县岭头乡公路,为永乐县际第一条山区公路,交通大为便利。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全乡有粮食耕地1569亩,以种植番薯为主,水稻次之。1986年粮食平均亩产356公斤,总产量为558吨。山场广袤,竹木繁茂,有林业用地27066亩,其中用材林9570亩,薪炭林4433亩,竹林2778亩,经济林1365亩。林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收入的60%。柑桔、苹果、茶叶及苗木等,近几年也发展较快。农村副业多以木、石工和篾工等手工业居多,农闲时常赴省内外各地代工。
村有中学1所,3个班级,教师5人,学生141人。小学5所,17个班级,教师27人,学生625人。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有影剧院1座,乡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等。
风景名胜著名者有仙桥,两山峰之间,一“桥”相连,天然造化,如鬼斧神工。清代施元孚赞道:“雁荡峭险之景,以此为最”。
该乡地处永、乐二县边区,解放前是我党括苍游击纵队重要的活动地区。
甸岭下(Dianlingxia)行政村336户,1423人。村民委员会与乡人民政府同驻甸岭下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甸岭下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甸岭下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甸岭下行政村,属甸岭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564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甸岭下(Dianlingxia)村291户,1245人。甸岭乡人民政府及甸岭下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清县志》载,甸岭下属山门乡二十三都。因地处甸岭之下得名。位于县城北34公里。属山区。大荆至甸岭公路,该村为终点站。现衔接永乐公路,西达永嘉县境。
上半山(Shangbanshan)村10户,49人。
村处半山之上,故名。
毛平(Maoping)村23户,85人。
村边有山坪皆茅柴(俗称毛柴),因名茅坪。后以书写简便,改为毛平。
下半山(Xiabanshan)村12户,44人。
村处半山之下,故名。
大岭头(Dalingtou)行政村67户,272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屋村。
境内有大岭,故名。1949年解放后为大岭头村,属永嘉县岭头乡;1956年划归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岭头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岭头行政村,属甸岭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168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下屋(Xiawu)村29户,114人。大岭头村委会驻地。
村在上屋村的下首,故名。位于县城北36.3公里。属山区。
上屋(Shangwu)村38户,158人。
村在下屋村的上首,故名。
蔡家岭(Caijialing)行政村,153户,659人。村民委员会驻上垟头村。
以姓名岭名村。1949年解放后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蔡家岭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蔡家岭行政村,属甸岭乡。辖5个自然村。耕地197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上垟头(Shangyangtou)村19户,83人。蔡家岭村委会驻地。
村南是一片田垟,村民聚居在田垟上首,故名。位于县城北34.5公里。大荆至甸岭公路经村前而过。属山区。
叶家湾(Yejiawan)村35户,151人。
叶姓人在山湾里建村,故名。
中潭(Zhongtan)村31户,127人。
村建在山边中潭附近,故名。
下潭(Xiatan)村42户,193人。
村边有中潭、下潭。村距下潭近,因以名村。
庄基岭(Zhuangjiling)村26户,105人。
村在山岭间,传说系庄姓人继牟姓而居,故名岭为庄继岭。今改“继”为“基”,并以岭名村。
后林(Houlin)行政村121户,533人。村民委员会驻西湾村。
古时,村前有大森林,故以后林名村。1949年解放后为后林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后林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后林行政村,属甸岭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181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西湾(Xiwan)村47户,202人。后林村委会驻地。
村坐落在向西的山湾里,故名。位于县城北33公里。永乐公路经村东而过。属山区。
老屋基(Laowuji)村45户,206人。
古有老屋基地,后人在基地建村,故名。
新开田(Xinkaitian)村24户,104人。
村在新开梯田附近,故名。
潘氏山(Panshishan)村5户,12人。
此山原系潘姓人赠与,故名潘氏山,并以山名村。
东辽(Dongliao)行政村159户,711人。村民委员会驻前垟村。
该村邻近各村一带地方,古时统称东辽,因以名村。1949年解放为东辽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东辽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东辽行政村,属甸岭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281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前垟(Qianyang)村55户,320人。东辽村委会驻地。
村的前面是田垟,故名。位于县城北33.8公里。属山区。
白面岩(Baimianyan)村42户,195人。
村内岩石呈白色,故名。
山湾(Shanwan)村29户,48人。
村处山湾里,故名。
下檐(Xiayan)村17户,79人。
村建在山岩伸出如檐的下首,故名。
高冈(Gaogang)村10户,47人。
村附近有高山冈,故名。
大头丘(Datouqiu)村6户,22人。
村内有块田,名大头丘,因以名村。
双南(Shuangnan)行政村102户,373人。村民委员会驻南垟头村。
1983年7月由马鸣瑞大队划出南垟头、双坑二村,另组大队。取两村首字名为双南大队;1983年10月政社分设,改称双南行政村,属甸岭乡。辖2个自然村。耕地99亩,种植番薯,水稻为主。
南垟头(Nanyangtou)村69户,258人。双南村委会驻地。
村处田垟的南首,故名。位县城北32.4公里。属山区。
双坑(Shuangkeng)村33户,115人。
村中有两条山坑,故名。
大岩(Dayan)行政村60户,252人。村民委员会驻大岩村。
1983年7月由马鸣瑞大队划出,自立大队;1983年10月政社分设,改称大岩行政村,属甸岭乡。辖1个自然村。耕地98亩,以种植番薯、水稻为主,兼营林业。
大岩(Dayan)村60户,252人。大岩村委会驻地。
村边有大岩,故名。位于县城北32.4公里。属山区。
马鸣瑞(Maminrui)行政村70户,304人。村民委员会驻马鸣瑞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马鸣瑞村,属甸岭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马鸣瑞大队,属甸岭管理区;1961年属甸岭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称马鸣瑞行政村,属甸岭乡。辖3个自然村。耕地393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马鸣瑞(Maminrui)村39户,162人。马鸣瑞村委会驻地。
传说古时有将军骑马行军过此,马呜不前。地人据此说,以为有祥瑞之兆,遂名村为马呜瑞。位于县城北32.4公里。属山区。
横田(Hengtian)村17户,79人。
村中有大块横向的田,故称横田。
后门山(Houmenshan)村14户,63人。
村后都是山,故名后门山。
[ 本帖最后由 老马样板 于 2008-6-29 21:4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