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宁静淡泊516 于 2016-8-10 10:54 编辑
0 u8 o+ _9 ~2 k. N2 \( j+ k \2 X% R' u: t* y$ r2 Z+ G
致北大法律信息网的反馈意见 . f& ]. p4 C* Y7 G+ w, i
. _6 i! k; W* b5 F8 f5 v" o5 m 今晚上网,偶尔看到贵网发布的章某与浙江某实业公司劳动争议上诉案民事判决书【(2013)浙温民终字第××号】,不禁感到非常吃惊! 作为本案委托代理人,自然对此案情况十分了解。一审、二审法院如此判决,明显错误,竟然还将它公开发布在网上,真是令人可笑可悲!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样的判决,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参考。其实,只要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该判决书根本没有列举上诉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的上诉理由,并有针对性进行反驳,这说明了什么?是工作失误、无意疏忽,还是无法否定、故意回避?若不是理亏心虚,为何不敢列举事实和理由,依法驳回上诉呢? 从该判决书上看,二审法院作出如此判决,唯一理由是上诉人被解雇后“未再到被上诉人公司上班,该事实可视为上诉人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这实在有些荒谬绝伦。凭这样主观推测作出的判决,自然难以令人信服。 对本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当地劳动仲裁和一审法院都已确认。本案关键问题是上诉人故意不去上班,还是被上诉人因经营困难,急需裁减人员,不让其上班?被上诉人诬称上诉人“擅自离职”,既然如此,依法不应支付经济补偿,为什么在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开庭之前和审理判决之后,都一直同意按一倍的经济补偿标准支付呢?由此可见,被上诉人所述并不符合事实,为什么二审法院个别人却偏信偏听呢? 从这点上说,还不如一审经办法官良心尚未泯灭,不敢颠倒黑白,过分脱离事实,也许只是对《劳动合同法》第97条理解错误,才作出不合法理的判决。如果没有私心,纯粹出于工作失误,尚且有情可原。而二审法院作出如此不合情理法理的判决,是否属于不懂法而造成的工作失误呢? 不久前,笔者看到公布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本案民事判决书后,联想到老百姓诉讼之难,曾对此案作过评析,具体可参阅新浪微博或者百度文库《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可否分段计算,同时兼得?》、《本案判决书公布后的反馈意见》两篇文章,故在此无须赘述。如有不当,请不吝赐教。
) n! P% Y! {/ H+ ~. t3 W$ q7 K5 I5 M
) E; ]' y1 ~! F: H9 z 本案委托代理人:××× 2015年4月3日晚 ; Z9 R( ]0 B* s$ ]8 y& @8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