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于谦蒙冤被杀原因探析

[复制链接]
宁静淡泊516 发表于 2016-8-8 13: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72 0
于谦蒙冤被杀原因探析

: F+ u2 b( T, H) z9 E
0 I# z6 q2 C0 q- @# N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任监察御史,为宣宗皇帝看中,升迁为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近二十年间,他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他一生清正廉洁,忠君爱国,只为国事,不谋私利。《明史·于谦传》说他“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社稷,功伟矣”。 可是这样一位有功之臣,最后却惨遭杀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得不从当时政局发生的变化说起。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于谦拥立景帝,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当时朝廷人心惶惶,翰林侍讲徐有贞以“星象有变”为由,主张弃都南迁。于谦挺身而出,当庭怒斥徐有贞,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阻止了南迁,并调集重兵,组织指挥京城保卫战,最终化解了这场关系明朝生死存亡的危机。
于谦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刚直无私,深得景帝信任,也因此遭受朝中大臣嫉恨。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六日夜晚,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趁景帝病重,发动“夺门之变”,于谦以谋逆罪被杀。
据《明史》记载,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武清侯石亨、徐有贞和太监曹吉祥等人趁景泰帝(朱祁钰)病重之机潜入南宫,拥立被软禁在南宫的太上皇英宗(朱祁镇)复辟。次日凌晨,太上皇英宗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谋划迎立襄王子为帝。石亨等人唆使言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逆,处极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等人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呢?”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实有功。”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英宗皇帝便下定了决心,下令将于谦处死,并抄没家产,家人被充军边关。
当锦衣卫奉旨抄家时,发现于谦家无余财,只有正屋大门被锁着。锦衣卫大喜,打开来一看,里面装的都是皇帝御赐的蟒袍、剑器、圣旨,一件件整齐地摆着,别无他物。面对此情此景,就连负责查抄的官员也不禁潸然泪下。
英宗复辟之初,对曾经为明王朝的生存建立卓越功勋的兵部尚书于谦却予以逮捕,以“意欲谋逆”之罪,于五天后处斩。于谦为何遭受这样的结局呢?根据有关史料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等人舍皇太子而拥立英宗的弟弟景泰(朱祁钰)为帝,实际上违背了继承皇位的传统做法,触犯了大忌。于谦拥立并辅佐景泰帝,调兵遣将,“戡难保邦,奠安宗社”,击退进攻京师的瓦剌军,为保全明朝一统江山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英宗复位后,如果对当初拥立景泰帝上台的主谋于谦不加惩治,从政治上说,复辟就有点名不正而言不顺,显然无法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复辟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这就无以重建皇统,重树皇威。因此,当佞臣徐有贞提醒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之后,英宗终于下定决心,下令对于谦处以“弃市”之极刑,并抄没其家产,将其家人充军。
面对莫须有的诬陷与栽赃,对无耻之徒的挟私报复,于谦并不是不想抗辩,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逃不过这一关的。同样,满朝文武大臣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他们之中虽不乏良知未泯之士,但谁也不敢为于谦鸣不平,抗颜申辩。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与于谦一起拥立景泰为帝,在对待英宗的态度上也是模棱两可,他们同样害怕英宗追究。于谦之死,从根本上说是在皇帝废立的问题上,他拥立并忠于景泰帝,因此,在英宗复位之后,他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素称“刚烈忠义”的于谦必然的结局。他保全了社稷,却无法保全自己的性命。
于谦拥立景泰为帝,目的是为了稳定明朝江山,为社稷安危着想才这样做,并非出于私心,欲图拥戴之功。在拥立朱祁钰当皇帝这事上,于谦起了关键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祁钰登上皇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谦促成的。在英宗被瓦刺军挟持,国中无主、政局动荡的情况下,于谦等大臣出于朝廷安危考虑而拥立景泰为皇帝,用以稳定朝廷和全国民心,以绝瓦刺首领也先要挟之阴谋,从当时来说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策。问题在于英宗还活在世,在其子朱见深已被册封为皇太子的情况下,于谦等人以国家危难、太子年幼不堪大任为由,绕过既存皇统而拥立庶子朱祁钰为帝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有意无意间卷入明朝皇位继承的纠纷之中,从而为自己日后的不幸遭遇埋下了隐患。
二是在“易储立储”问题上,于谦没有坚持原则,保持沉默,迁就顺从了景帝的心愿,铸成大错,成为最后惨遭杀害的原因之一。
当初立英宗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令郕王朱祁钰监国,显然是待英宗回来后复位。景泰三年(1452)五月,景帝以“父有天下传其子”为据,废除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时,“众知不可,莫敢言”。 于谦作为景帝的宠臣,“倘出一言,事尚可止”。但于谦考虑自己“本兵职,耑军旅。宗伯内阁辅臣九卿俱无言,故默默从众耶”。虽然他认为景帝这样做不义,但他对此沉默不言,没有表示反对,使景帝不义之举成为现实。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多后新立的太子朱见济一病不起,忽然夭折,皇储之事再次让景帝大伤脑筋。景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再也没人可以继立为太子。本来在废朱见深时,有些官员对此事颇有微词。现在朱见济一死,他们又纷纷请求恢复朱见深的太子地位。但是,景泰帝无意传位给朱见深,对那些官员的请求不予理睬,其中钟同、章纶、廖庄等人上疏要求复原太子位而获罪遭贬。于谦正是在“易储复储”问题上,随众默认,没有坚持原则出面阻止,明显造成失误,为自己掘下了坟墓,陷入危险的陷阱,成为最后被杀的原因之一。
三是自英宗被俘后,于谦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与也先议和,没有及时迎回英宗,使英宗怀恨在心。根据这一观点,社稷安危重于泰山,君王地位虽高于一切,但可以更换继承,与社稷相比要轻得多。正是基于这一主张,于谦等人拥立景泰为帝,组织、召集人马保卫京城,彻底粉碎了也先等人以英宗为要挟的图谋。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重整朝纲,力挽狂澜,使大明王朝逃过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劫难,于谦居功甚伟,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无可挑剔的。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后,也先声言要送英宗回朝,明朝的主和派吵嚷着要与瓦剌议和,倾向于妥协,甚至许多主战派也认为必须立即迎回英宗。于谦识破也先阴谋,力排众议,指出这是敌人企图借此向我索取财物的伎俩。他派人申诫各边镇将帅,千万别中敌人奸计,要充分做好防御工作,并选派将领镇守边防重地,使瓦剌军首领也先无隙可乘。也先俘获英宗时,原以为奇货可居,想利用他来要挟明朝割地赔款,没料到明朝新立了一个皇帝,他手中的这张王牌就失去了作用。瓦刺族也先大军围攻北京城惨败,这也是促使也先释放英宗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英宗并不理解,更不会领情。
四是于谦生性刚直,弹劾了一些不称职的大臣,自然遭到了这些人的嫉恨。“夺门之变”后,于谦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其实于谦并没有公开反对英宗复位,但是英宗复出自然要杀一儆百,以重树往日威严;策划“夺门之变”的几个人也想借此证明自己行动的合法性,同时也是为了震慑文武百官,于是,于谦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牺牲者。原来,这个策划南宫复辟的徐有贞就是当年主张迁都的徐理。他因为南迁的建议受到于谦的斥责和众人的耻笑,才改名为徐有贞。后来,他又要求于谦在景泰帝面前推荐他当国子监祭酒,但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自然怀恨在心。“夺门之变”后大权在握的徐有贞为雪耻报仇,自然首先从于谦开刀。另一发动政变的头子石亨本是一个犯罪的军官,因于谦上奏起用,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了战功,升了官。德胜门之捷,石亨的功劳不如于谦,事后却被晋封为侯,他自己心中惭愧,就上疏为于谦请功,并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千户。于谦坚辞不受,并上疏说:“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及私恩。且石亨身为大将,不闻举荐一个幽隐,提拔一个行伍微贱以补军国,而独荐臣之子,于公议过得去吗?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石亨本来想拍于谦马屁,反而受到其驳斥,并且埋怨于谦约束太严,不能肆意横行,内心甚为不满。石亨侄儿石彪贪婪横暴,受到于谦弹劾。因此,石亨对他恨之入骨,早欲伺机报复。太监曹吉祥也为平日受到制约,不能擅权,对于谦不满。加上于谦平时约束严格,纪律严明,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勋臣宿将,只要违反纪律,均按律处分,因而,一些小人对他既畏惧又痛恨,他们群起而攻之,使于谦成为众矢之的。
五是于谦面对“夺门之变”,左右为难,没有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措施,导致最后被杀。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回到北京,景帝十分担心他夺其皇位,使居南宫,实际上是软禁。景帝不许朝臣拜见英宗,也不许英宗与大臣私自往来。在“土木堡之变”之前,英宗毕竟已做了14年皇帝,在瓦剌军中只有一年左右,皇威犹在,他对群臣的影响确实还是存在,故景帝不得不予以提防。
英宗返回后,于谦所面对的是两位皇帝:一位是无权的太上皇,一位是在位的景泰帝,他究竟应该服从谁,或者说感情上应当倾向谁,就不能不存在选择的困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中,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抉择。但是在二帝并存时,要在两者之间选择,这就很难抉择。在京城保卫战中精明果断的于谦,此时却表现得那么犹豫不决,甚至近乎迟钝,主要是忠君思想使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据说,在“夺门之变”前,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并非聋子瞎子,但没有派兵阻止,才使政变顺利实现,英宗重登皇位。否则,这一段历史将重写。
笔者认为,在此关键时刻,如果于谦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夺门之变”,并通过重病中景帝下诏传位给英宗长子朱见深,则不仅众大臣拥护,就是太上皇英宗也无话可说。可惜他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没有这么做,坐以待毙。结果,于谦因为拥立皇弟景泰为新主,接替明英宗登上皇位而被杀。虽然他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但是他触犯了皇帝权位、权威,自然难逃悲剧的命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明白,杀害于谦的建议,尽管由石亨、徐有贞等人提出,但毕竟经过英宗批准同意。否则,他们的建议有何用呢?英宗要杀于谦,主要原因是于谦拥立景泰为帝,一直主战,拒绝议和,没有及时将他迎回,怀恨在心。勉强迎回之后,又被景帝软禁于南宫七年,无人顾问,心中怨气,自然难消。复位后要泄愤报复的对象除了景帝之外,就是于谦。因此,于谦的最终结局,必然是难逃一死。究其根源,于谦的人生悲剧,主要不在佞幸弄权、奸臣陷害,也不在英宗昏庸糊涂,而在于宫廷内部皇位更替过程中政治上的需要。英宗明知“于谦实有功”于社稷,但为了确立自己重登皇位的政治合法性,重建列祖列宗制定而被景泰破坏的皇位继承权,才酿成了一代民族英雄于谦的人生悲剧。
附注:本文根据《明史·于谦传》等有关史料撰写,原载2004年第6期《乐清湾》。

3 W8 v& F# a7 G0 U1 A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