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英雄——鲍叔廉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08-5-13 0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9 2
南宋 德佑元年(1275年)[元朝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即襄樊陷落后两年,元军浩浩荡荡,千帆竞发,顺江东下。长江两岸宋军守将,望风披靡,纷纷不战而降。
    曾经在鄂州私向忽必律乞和,而又诈称大胜的贾似道,在长江丁家洲大败,断送了宋军最后的主力。元军占领南京后进逼临安。南宋政权面临土崩瓦解,淮西、江南"大小数十余城,传檄款附"。
    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谢道清惊惶之中,下诏勤王,各地官员噤若寒蝉,应者寥寥。
    只有江西提刑文天祥、郢州守将张世杰率兵人卫临安。在这极少几支队伍中,有杜浒率领的四千翻山越岭而来的黄岩义民。
    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元军进攻南宋国都临安, 因慑于元军的强大攻势,由恭帝的祖母谢太后主持,在正月十八日这一天,派出使者,捧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向元军投降,幻想以削去皇帝名号,献上尚未被元军占领的土地版图的屈膝行为使元军退兵,曲折地延续赵氏皇族在江南一隅的统治地位。正月二十日,在陈宜中不敢去元营谈判而于前两天前弃右丞相职逃回永嘉后,重新启用了文天祥为右丞相前往谈判被元营所扣,正月二十一日元统治集团并没有因此垂怜,仅以"免系颈牵羊"的"宏恩",下令把赵氏皇族成员包括恭帝和太后降元被羁押北上。 7岁的益王赵昰和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广王赵昺由国舅杨亮吉、陆秀夫、俞如圭等人护卫下逃到婺州(今金华市)。
    三月益王、广王辗转至温州,苏刘义、张世杰、陈宜中等相继到温州,奉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副之。
    四月八日因无奈出使谈判而被元军拘禁的文天祥在杜浒的保护下逃离了元军的监管,自通州(今南通)辗转到黄岩后由海道来温州寻找益广两王。并在温州组织抗元统一阵线,号召天下勤王。驻节江心屿月余,后赴福州组织抗元阵线,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宋端宗,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
   
    鲍叔廉(字清卿,号草堂居士,为人读书尚义,慷慨然诺,广交游,重信誉。时见南宋国土沦丧,元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心中悲愤不已,即萌生组织义勇保卫家乡抗击元军的斗志。)立即响应,穿布衣前往江心屿和文天祥商谈军机,上《中兴十二略》。深得文天祥赏识,即命鲍叔廉组织的义勇驻守温台二州交界的佛岭和盘山岭一带,和各地抗元民军遥相呼应,形成统一的军事阵线。鲍叔廉回家,即以家财购置武器,发动族人及邻村居民,在西起车岭、东南至盘山岭约三十里长的山岭上结成七十二座寨寮,阻击元军南下,保卫家乡的安全。

    八月元军加紧调兵遣将,乘胜向江南其他地区进军,派重兵追寻被外戚杨亮吉、俞如圭等人拥簇出逃的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浙江境内的各州守臣纷纷闻风而降,元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即获得了建德、婺州、处州、台州等数州的土地。
    十月宋降将张弘范(怀都元帅张九万户)进逼黄岩时,牟大昌、牟天与(随杜浒在临安沦陷前去勤王的四千黄岩义军成员,分别任命为浙江都使正副将;在杜浒自愿保护文天祥去与元军谈判被扣后,太后和恭帝北去后,大部分义军溃散,两人带残部返乡)带领数百乡兵拒敌,血战黄土岭,元军攻山,几次被杀退,终因寡不敌众,牟大昌力战而死,义兵大都阵亡。牟氏族人被杀无数。牟天与突出重围后,联合乐清鲍叔廉义军,坚守茅畲川南山口,杀敌血战。在乐清义军首领鲍叔廉阵亡后又抗敌月余,牟天与才退入高山密林,不知所终。

    鲍叔廉率领宗族青壮年在佛岭据险扼守。对元军进行殊死抵抗。打退元军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元将派使者送招降书,叔廉当即竖旗山顶,大书:"台州虽降,温州不愿为之氓!"元将大怒,重金收买茅畲牟军中的叛徒为向导,从联军防守的薄弱处——杀客岭(今三坑岭)的悬崖处攀萝排葛而上,攻破后寨。形成对义军前后夹攻之势。危急之间,鲍叔廉浩然叹道:"我出万死一生,奋不顾身,以循国家之急,事虽不济,义不可辱于敌。"终因寡不敌众,鲍叔廉与义军皆奋勇战死(也有记是以佩刀自刎)。
    元军占领晹谷岙后,即对鲍叔廉家族展开大杀,以至于鲍氏"族无噍类",村舍成废墟。有义仆严敬翁、李宗善二人,冒死救孤儿 [也有记载孤儿乃叔廉侄孙鲍约已(鲍君正之子)年方五岁,由家人李宗善潜藏阴沟中(又有由乳母和义仆将幼主先躲在阴沟后转藏深山中一说)保得留性命。]才保存住旸谷岙鲍姓一脉。后鲍约已长大成人,娶谢氏、继娶柯氏,到九十三岁辞世时,有玄孙四十人、女七人。 今其裔孙近六千人,分居大台门及大荆、双峰等地。
    而少女嫆娘、婉娘则更显贞烈,鲍叔廉的侄孙女(又有说是鲍叔廉的两个女儿),鲍君任的两个女儿嫆娘、婉娘,都是绝色女子。佛岭寨破,鲍叔廉殉国,元兵血洗旸谷岙。嫆娘、婉娘年方妙龄,一起藏在西坑山,不幸为搜山的元兵发现,元将欲得之 ,二女知不免玷辱而登高崖相抱一起投下碎首破骨而亡。鲍家二女死后仅仅是被草草收葬。
   
    攻陷佛岭后,元兵长驱直入攻占了永康乡东部,县城降附,竹屿、郭路一带十室九空,导致乐清、樊子、湖头、象浦四镇相继衰废。
    十一月,元军攻陷温州,随后攻占瑞安、平阳。

     直至明代中叶,乡人才在旸谷岙大台门村建义烈祠,塑鲍叔廉像在室内中间、嫆娘、婉娘姐妹像在室内东侧,严敬翁、李宗善像在室内西侧;并重修鲍家二女墓。康熙《乐清县志》收有邑人所作凭吊鲍氏姐妹的一首诗:"捐躯碎骨志何烈,万壑千岩魂断绝。冰肌不待金屋藏,霞映墓间埋碧血。"
    义烈祠大台门是民间修建的木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物。 义烈祠大台门硬山顶3间,面宽10.9米,通径深8.5米,明万历《温州府志》截:"义烈祠,古杨公岙,祀鲍叔廉及嫆娘、婉娘。
今祠圮,祠的大台门尚存,后人为示纪念,因名村为大台门。
    大台门与云游洞等景点相邻,周围环境优美,崇山峻岭,绿树成荫。义烈祠大台门于1893年重建,1993年被列为乐清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尚未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明中叶,乡人立"义烈祠"为祀,鲍氏外孙、明礼部尚书黄绾作《义烈祀纪略》后,鲍叔廉事迹,始传于天下。县志,府志,通志里才有记载;鲍叔廉抗元的事规模虽小,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后世有人叹息宋室没有中兴,否则,鲍叔廉的壮举可与唐代张巡、许远的事迹相提并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这两方面来说,这话都没有多大意义,但是,这其中却包含了人们对鲍叔廉为了抗御暴力,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凛然大义的敬仰之情。

      

     


 
全部回复(2)
#ii96# #ii96# 大荆名将啊。..
2008-5-13 09:56:21
现在的大台门里没有塑像了
2008-5-13 13:06: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