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小抠门”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一一 发表于 2008-5-6 23: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31 2
宝宝是“小抠门”怎么办?  

来源:母子健康 作者:东方爱婴



现象:“圆圆1岁3个月了,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士妈妈的骄傲。她总是忽闪着大眼睛”顽皮地笑,大人说什么,她都好像懂得,一副“人小鬼大”的样子。有一个故事她妈妈常美滋滋地讲给人听,以证明女儿的善解人意:据说圆圆刚过半岁时,有一次含着奶嘴吃得正香,妈妈逗她说给我吃一口吧,她居然就自己拔出奶嘴,把奶瓶递给妈妈。妈妈被逗得哈哈大笑,连声说,这孩子,可真大方。
  可是最近,妈妈发现圆圆没那么大方了,不让人碰她的童车,对“给我吃一口”的要求也充耳不闻。小朋友到家里玩,她总是很警惕地看着对方,不让人家动自己的玩具。她动别人的玩具倒是毫不客气。圆圆怎么了,怎么越大越抠门啊?不仅抠儿,还霸道。妈妈好担心,女儿的性格好像不大好啊。
  怎样让宝宝学会分享
  1.以身作则
  父母首先向应该给宝宝树立一个好榜样,妈妈可以在吃苹果时故意让爸爸咬一口,爸爸要配合着道谢,然后也给宝宝吃一口(他早就等着了),让他觉得“你一口我一口”是件快乐美好的事。
  2.介绍你的宝宝
  宝宝不原意分享与他对陌生的人和环境的不适应有关,当宝宝和别的孩子玩儿的时候,妈妈要先介绍自己的孩子,教他用手势和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比如“握握手,做好朋友”,“你好,我叫宝宝”等话,再配合固定的打招呼的手势,还可以让孩子观察对方的衣服,或者与对方的妈妈打招呼等等,总之让孩子们尽量相互熟悉,才能为分享打下个好基础。
  在孩子比较熟悉后,先从分享妈妈开始,抱抱别人的孩子,再亲亲自己的宝宝,让他接受小伙伴。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周岁的宝宝已经能听懂一些大人的话了,这时家长就可以跟孩子讲讲道理。当别人的孩子来抢自己宝宝的玩具时,宝宝自然要哭闹,这时可以抱起孩子轻声哄哄,然后指着玩具对他说:“宝宝的玩具,宝宝的!”让孩子先找到“主心骨”然后反复强调几次“弟弟没有,让弟弟玩会儿吧。”在孩子渐渐平静下来后鼓励他“宝宝真棒,和弟弟一起玩儿”。有些家长会碍于面子武断地干涉:“给弟弟玩儿,听话!”反而会让孩子慌了神,闹得更凶。
  4.宝宝也可以说“不”
  人的占有欲往往源自对失去的恐惧,婴儿也如此。特别在宝宝1岁半以后,如果妈妈一味要求孩子“给”,反而容易激发他自我保护的意识。妈妈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个“私人空间”,允许他把一些心爱的玩具藏起来,留给自己,而和小朋友分享其他的玩具。这种保护会不会培养孩子的自私呢?要知道,完全大公无私的人几乎不存在的,那样教育宝宝未免过于理想化了吧,我们的目的是让宝宝适应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而已。
  5.游戏要讲规则
  尽量帮宝宝把他自己与他人区别开,让宝宝知道他有心爱的玩具,别人也有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这是游戏规则,如果实在想玩别人的,就要先拿出自己的,这样,在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妈妈可以做组织者,规定谁先玩儿,谁后玩,对破坏规则的孩子,妈妈要耐心地说服他归还玩具,千万别自己动手抢,妈妈先破坏了规则就不好办了。
  6.教宝宝谈判的技巧
  宝宝都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永远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所以宝宝们在一起最常见就是抢成一团。这时妈妈千万别急忙分开孩子,甚至对自己的宝宝大声呵斥,而是可以递给他另一个玩具,告诉他:“你想玩那个玩具吗?别抢了,咱们拿这个去换吧。”15个月到两岁的孩子,已能说3——5个字组成的短句,这时妈妈可以教宝宝几个“谈判词”了,比如换、给你、给我、一起玩儿等等。时间长了,宝宝自己就知道使用这些语言与别的孩子谈判,从小锻炼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7.把表扬挂在嘴边
  当宝宝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时,一定要对他大大赞扬一番。妈妈要亲亲宝宝,夸他真棒。对于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妈妈可以让他带着自己的玩具在一边玩儿,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开心在一起,而自己孤单一人时,会表现出失落情绪,这时妈妈在带着宝宝到其他孩子旁边,告诉他“自己玩自己的多没意思啊,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吧”。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敏感的个性,对这样的孩子妈妈一定要耐心,注意给他“台阶”下,可以说:“瞧我们宝宝,真棒,自己把玩具给哥哥玩儿。”
  宝宝是天真的,他的自私与分享都是如此,妈妈只有细心呵护这一切,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8.孩子为何不再分享
  其实,圆圆的妈妈有些过滤了,这一变化并不能证明女儿就是自私鬼,相反,出现“独占”意识往往是宝宝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分享是婴儿于人交流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婴儿常强烈地渴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会给他们安全感和幸福感。不会的孩子要告诉别人“我喜欢你”,只能通过让大人动容的分享。
  但随着宝宝长大,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变丰富了,孩子理解语言并会说简单的话时,分享就变得没那么必要了。同时,他还发现“分享”给别人的东西常有去无回。自己玩得正欢,一个新来的宝宝平白抢走自己的玩具,而这经常是在妈妈的支持下发生的,这会让他认为,“打”和“抢”远远比“给”让自己更愉快。
  1岁半到2岁的宝宝自我意识觉醒了,他们觉得“我的就是我的”,但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会认为“别人的也是我的”,所以,这时的宝宝显得自私且蛮不讲理。虽然这一切是自然而然的,但妈妈们却不能一笑了之,实际上,这段时间对孩子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要想有个慷慨大方得人心的孩子,这时就要打基础了。
全部回复(2)
#ii4# LZ你怎么老发些BB滴东西啊~?
2008-5-7 07:58:43
你没有看到这个版块就是宝贝成长吗 ?
2008-5-7 13:21: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