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赵都监梅》诗校正【李孝光研究汇——2】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5-7-14 1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266 4

《赵都监梅》诗收录在《李孝光集校注》(简称校本)第485页,诗云:
一度来时一度看,白须人立玉阑干。
先生定有归来日,要索夫君话岁寒。
此诗还收录在文渊阁四库全书《五峰集》(简称四库本)卷八第十三页右、冒广生辑(简称冒本)《五峰集》卷十第十页左,题均作《赵都监梅》。而在嘉兴项圣谟藏明抄本(简称项本)《李五峰集》七言绝句第九页右,题却为《赴都监梅》。“玉阑干”仅见于冒本和以冒本为底本的校本中,而四库本和项本都作“月阑干”。据分析,项本抄录明钱杲的《李五峰集》当无误,而四库本将诗目赴抄成趙了,为冒本校诗的杭县吴孟节见底本四库本诗文与题意不合,遂将“月阑干”改为“玉阑干”。
元散曲[越调]《凭阑人》:“千里关河音问疏,斜月阑干人影孤。隔帘呼玉奴,雁来曾寄书?”这首曲写的是思妇怨情。“月阑干”在诗中有依栏干望月,思念故土爱妻之意;据1995年第3和第9两期《文史知识》有关“玉阑干”的讨论文章来看,“玉阑干”是对栏杆的一种美称。将“月”改为“玉”后,诗意就不再是思妻,变成白须人依栏杆观梅了。
“监梅”通“鉴梅”,鉴为鉴赏。梅独天下而春,监梅喻意光明仕途到来。
“一度来时一度看”,指李孝光在著作郎期间多次往返京都,因为著作郎的工作是每年撰写若干部传记,所以李孝光在至正四年到至正七年间多次至吴下,以西抵五台山去考证传记主人的事迹。
“白须人”指李孝光自己,潘纯在李孝光任秘书监丞时作的《秋日与仲远昆季饮有怀李季和先生》中有“白头校书天禄阁”句。又据《萨都剌交游考》转载的明抄本《李五峰集》附录佚名撰《元故奉训大夫崇文监丞致仕李公墓志铭》:“于是公年六十三矣,须鬓皓白,风彩酝藉。”皆可为证。
“岁寒”出自“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此处代指经历考验的夫妻之情。
至正七年九月李孝光为苏州吴溥泉的“尚书斋”作记,十月为前一年亡故的乐清县尹王与作《故承直朗温州路乐清县尹王公行状》,又应昆阳(今温州平阳)守伯仁甫之请为王伯毅作《两浙转运判官王公盐筴记》,十二月元庭剌封父李实为礼部员外郎、妻徐氏为恭人。至正八年二月在新建的玉山草堂饮酒赋诗。从行程看,至正七年李孝光在宣文阁上《孝经图说》,帝大悦升秘书监丞,并非立刻上任,而是继续著作郎工作,再至吴下并回乡祭祖。至正八年正月,李孝光的大哥和三弟着手编撰首本《淀川李氏谱》,李孝光在家作《淀溪李氏宗谱序》。当是在赴都任职与夫人作别时作此诗。二月途经昆山,再饮玉山草堂。尔后才赴都白首校书天禄阁。
正是文渊阁四库全书存在着严重的文字抄写之误才将《赴都监梅》抄成《赵都监梅》,以至讹传变异,今据项本还《赴都监梅》诗的本来面目。又据《李孝光年谱》将散碎的信息串联起来,还原了《淀川李氏宗谱》修纂前后的一段历史,是校诗之外的意外收获!
马哲全  2015-2-6定稿   
全部回复(3)
2015-7-14 19:10:18
好样的
2015-7-16 07:26:52
2015-7-20 21:09: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