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标:心系传统的书画大师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5-2-2 18: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94 0


原载:乐清日报

卢云标:心系传统的书画大师
  见习记者 陈清清

  近日,本土画家卢云标从京回乡,成立雁荡山书画院,举行当代名家书画展。笔者闻讯前往雁荡山,在尚未正式开放的书画院里,采访了他。

  卢云标,乐清大荆镇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组织全国各地50多位中书协、美协名家合创《奥运百米书画长卷》。2010年,他受上海世博会组委会邀约,作品入展世博会。他多次参加书协、美协组织的展览并屡屡获奖。其作品艺术造诣深厚,画品清雅,尽透灵气。

  卢云标的经历可谓传奇。他是农民的孩子,在乡间长大。从一个业余自学绘画的鞋厂设计师,到成为当代书画名家,只用了数年时间。

  初见卢云标,只见他穿着普通夹克衫,理着平头,一口乡音,脸上是谦虚与平和,一旦谈及专业领域,又流露出乐清人才有的对宏观的把控力。

  卢云标近年来在北京专职画画,谈起回乡创办雁荡山书画院初衷,他说:“我是乐清人。雁荡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雁荡山的山山水水是我一直神往的,它影响了我画画的喜好,我偏向于创作山水画。雁荡山是我创作山水画的灵感来源,我的斋号‘雁荡山人’与‘雁庐’,也是因之而起。”

  卢云标介绍:“雁庐,其意一,即雁荡山卢云标,庐卢同音同义,房屋之意。也同时提醒自己,我来自哪里。其意二,大雁飞翔能力强,每年南迁北徙,飞翔万里,用它来喻比我来自东南雁荡山,在北京等地生活,如同大雁,每年南来北往。其意三,庐为房屋最简陋之所,古人有陋室铭、结庐修道,此为我以庐明志之意。此雁庐非杭州之雁庐,各得其所,不必介怀。近来我听闻,市领导在北京吆喝乐清,要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响应,也希望能发挥自己微薄的力量和声音,我动念回乡创建雁荡山书画院,搭建本土艺术之间与对外的交流平台,增加本土书画文化气息。期间得到了许多领导和朋友们的支持,雁荡山书画院才得以批准成立。”

  据悉,2月1号,雁荡山书画院正式成立,举行当代名家书画邀请展,20多位中书协、中美协会员来参加笔会。

  卢云标希望他画的是纯粹的中国画。他认为,在世界面前,能够代表中国的美术形式就是中国画。它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是传统,是国粹,是中国美术的核心主体。

  中国画由诗、书、画、印等几个方面组成,求的是意态的诗书画印的结合。“诗”并非单指在画上题诗,而是“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诗画结合,让人观画而有感铿锵音律。“书”不单单指画作中的题字,书法的笔法变化而又恰到好处地配合画作,以达浑然天成之效;“画”是画面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意结合;“印”也非独立的落款,而在于均衡、补白、添彩,“印”的大小、形状、刀刻风范也需同画家气质、画面风貌吻合。中国画要求很高的综合能力,绘画造型只是其最基本的功力,而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的东西。自古以来,许多精于造型的绘画师,被称之为“匠”。而真正的中国画是兼文学、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社会等众家学术,融合了诗书画印,创作出的作品。
  几年前,卢云标遇到一个国学长者,他问:“画什么画?”答中国画。“唉,现在哪还有中国画,都成洋垃圾了。”卢云标十分惊诧。读《陈绶祥:中国画并非水墨画》,对“当前的绘画,非常简单,不中不西,没有准则,没有目的”一句印象深刻。这“不中不西”正说明中国画处境的艰难,它已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了。著名艺术收藏者郭庆祥曾说“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一堆垃圾”。这让卢云标深表惭愧,知道以己之力难以扭转乾坤,但还是想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走。

  当前,许多民间的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稍大一些的门类也岌岌可危。解放后最初的30年一直在否定传统,后30年则在改造传统,从血脉上消灭传统。冯骥才先生有言“中华文化正在粗鄙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剩无几”。外来文化侵入,令人无所适从。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快餐文化、通俗文化、投机文化等对年轻一辈的影响,普世价值观与红色价值观的博弈,中国传统文化已被冲得七零八落。

  就从中国画来说,遭到致命重创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中国画没有学术定位,缺乏学术评判标准,“大师”林立,学了几天素描色彩就可自称大师,卖了几张画就可被追捧为学术泰斗,艺术的严肃性和敬畏性全无。其二,名人商业化和政治商业化破坏了艺术价值,一个商业、公众人物,写几天字,学几天画,就可以发表或拍卖,价位令人侧目,损害了传统艺术的学术性。其三,学术的商业化,可以让一个末流的画家名噪天下,有违艺术和市场之间自然的制衡关系。其四,人际和人情割裂了学术群体,各类大型美术活动组织者、评审者、参展者、获奖者之间,是一张大关系网,近亲繁殖,潜规则盛行,阻碍了优秀艺术人才的成长。


  卢云标说,中国画尤其需要“寂”、“空”、“渺”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说到底就是一种“气韵”。“气韵生动”之作是画中上品。气韵一词最初喻人,后用到文章诗赋的品评中,经过自张彦远以来,尤其是元明清以来历代评论家、画家的诠释,“气韵生动”已成为中国画的至高要求。后人有将“气韵生动”理解为技术上的墨法者,大谬。理解“气韵生动”着实须下番研究功夫。前人经验是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乃韵之所生。但气韵是“创作”不出来的,是流露、生发、无意而为,如行云流水,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自然而然天成之物。气韵与急功近利相悖,与世俗也不相容。所以当下之“创作”,不见气韵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个心系传统画的年轻艺术大家正携着饱满的创作力,南来北往,奋斗于他个人、乐清乃至国内的艺术事业中。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