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大脑发育过程申,需要音乐的良性的信号刺激促进神经细胞树突的增长。
1.从胚胎学有关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过程,知道胎儿到6—6个半月时,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的结构,基本发育成出生时的相同,只是中耳鼓室及乳突部 分要到出生时在呼吸的同时来完成气化过程。这就说明6—6个半月的胎儿,听觉系统中的耳朵部分己经具备了传导声波,使声音的机械振动传递到听神经末梢的解剖结构。
2.从噪声刺激可以给胎儿带来损伤的事实考虑,启发人们想到如何在防止有害的声波而利用有益的声波,来控制声波对胎儿的影响并向着好的方面去努力。
3.从胚胎学和小儿神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上,可以设想音乐声波可能起到促进大脑神经细胞树突增长和突触建立增多,从而为出生后的大脑神经活动如信息传递、信息储存等活动,提供一个较好的先天物质基础。
首先,从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上,知道胎儿脑的成熟开始于胎龄6—7个月,脑的成熟是脑细胞数量增家和结构分化的结果。根据大脑发育研究知道,约在胚胎发育的第10—18周是脑细胞数量增加的第一个高峰。到第23周时,脑皮质的六层结构:即分子层、外颗粒层、小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大锥体细胞层和丛状细胞层均已定型。大部分脑细胞都是在出生前分裂而成。出生后的第3个月,是婴儿脑细胞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在胎儿脑细胞形态的变化的同时,脑逐渐建立起生理功能,形态的发生与功能的出现是互相影响的。脑细胞在胚胎发育50天左右可测出脑电波,只不过这时的脑电波很弱。但到胎龄为7个月时,胎儿的脑电波就很明显了,这反映了胎儿脑成熟的开始。
脑细胞数量是否足够,结构分化是否完善,对婴儿将来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而胎儿脑细胞数量的增殖又直接与所供给的蛋白质、核酸及一些辅助营养素是否充分有关。而在胎儿脑细胞增殖的同时,胎儿脑细胞的结构分化的好与坏,又与各种信号刺激的有无以及信号本身性质有关,如前边所谈到过的胎儿经常受高噪声刺激,可以使听觉变迟钝,就是胎儿脑细胞结构分化受噪声刺激信号的影响进而破坏了听觉功能的正常发展。又如1981年在陕西柞水县某乡调查发现智力低下的儿童占小儿的19%,其原因并非近亲结婚所引起,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缺乏外界刺激引起的。因这个地方极偏僻、交通不方便、生活环境较孤寂,胎儿和婴儿期在脑发育过程申所接受的母体外的声音等信号刺激较少。而只有4.2%小儿与在胎儿时期和婴儿时期的营养不良有关。
根据神经细胞形态学的研究,知道"学习"的本质就是脑的信息储存过程,而"记忆"则像从脑的银行中提取存储一样。现在进一步认为"记忆"的结构基础在于突触的改变,而不是整个脑组织上的改变,也就是仅在突触微结构方面的改变。例如,突触可以增生肥大,伸出附加突触或退形性变。反复多次的刺激的传入,可导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加6倍。
从神经生理与神经生化方面的研究得知,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可变突触"是"兴奋性突触",主要位于大脑的高级水平。在大脑皮层锥体的大多数"兴奋性突触",都位于树突棘。在大脑废用过程中,棘突触发生退变。这正符合"用进废退"这一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机能与结构相关变化的规律。现在公认,大脑皮层锥体神经细胞、海马颗粒细胞、小脑浦金野氏细胞的树突棘突触,是和学习有关的"可变突触"。
音乐 (一些特殊的音乐)是起到刺激信号的作用,传入大脑后,诱发大脑和学习记忆有关突触的"突触后电位"的升高,这种作用可以导致大脑的特殊的RNA(核糖核酸)的合成,继而进行大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最后引起涉及突触生长和记忆密码的专一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