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应鼓吹穷人捐巨款

[复制链接]
吕老幺 发表于 2014-8-12 18: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0 5
本期撰稿/刘付诗晨

    云南地震是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在每次灾难新闻报道中,总会出现“穷人捐巨款”的新闻。比如,近日就有媒体报道,海南环卫工人利友香在丈夫去世后,为实现丈夫“捐钱给灾区”的遗愿,捐出了两万五千元积蓄,而她还有三个幼子和两名老人需要照顾。
    捐赠属于个人自由,但慈善也应量力而行,对单身且抚养多孩的环卫工人来说,两万五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这样的捐赠虽然可敬,但并不值得提倡。而国内一些媒体却对此类故事非常热衷。
    月生活费375元却捐400元的卖粥老奶奶
    云南鲁甸“8·03”地震发生后,长春“卖粥奶奶”于萍攒了400元捐给灾区。
    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这位以卖粥为生、每月生活费只有375元的老太太,历年来曾先后为唐山、玉树等地震灾区捐过款。得知鲁甸地震消息后,于萍很快就通过地方媒体,向灾区捐出自己攒了多时的200元存款。8日,她通过地方媒体辗转联系到吉林省红十字会,向云南灾区又捐了200元存款。
    于萍父亲早逝,为照顾罹患骨癌瘫痪在床的母亲,她终身未婚,至今她的房租已由1200元涨至1300元,摊位客人也因为商场装修而变少了。虽然她给自己的大馇粥、炒菜、煮黄米饭和茶叶蛋也都涨了价,但现在每天的毛收入也只有80元左右。刨去房租,于萍现在每个月剩下的生活费仅有375元。
    住40年土房老人捐款18次共6.7万
    2012年6月11日,中国吉林网报道了该省通榆县团结乡解放村杜尚学的慈善故事。
    据报道,杜尚学把和老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多次捐献。印尼海啸、汶川地震、西南五省干旱、青海玉树地震……杜尚学都骑着自行车到县城,然后从县城坐车到四平市,再从四平市坐火车到长春市,饿了,途中就只啃一口自带干粮,困了,就找最便宜的旅店,几年间,他个人捐款18次,累计捐款6.7万元。
    而杜尚学夫妇当时仍住在1969年盖的两间土房里,一盆酸菜炖粉条加上两个馒头,便是他们的午餐,而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3把椅子,仅有的家电是5年前买的电视机和一台女儿送的洗衣机。
    而在该篇报道的最后,记者一如既往地按照“穷人做慈善”报道的惯例写道:村民听闻故事后十分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响应模范人物精神,继续捐款。
    变卖家里唯一值钱的磨面机捐款
    2008年6月,《兰州晨报》报道了三名退伍老兵的故事,他们聚在一起后,萌生了去帮助四川灾区的想法,但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根据媒体报道:周安仁变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磨面机,得到了1800元的现金,何世平卖了800多斤小麦。3个战友一商量,先给四川灾区捐2000元。算算路费还有盈余,又给红十字会捐了200元。走到康乐县街头,看到政府正为灾区募捐,3人又每人掏出50元钱来。
    因为没有钱,三人只能在街头露宿一晚,但何世平说:“我们没有钱了,但我们有力气。”
全部回复(5)
拾荒老人捐款19万    2008年5月,浙江在线报道了温州水心街道古稀老人的慈善故事,这位名叫周绍文的77岁老人,把自己的退休金全部捐了,8年共捐款19万,目前靠拾荒为生,他的家里堆满捡来的废品,连张床都没有,据街道干部讲,为了省钱,大爷平时连电灯都不开。而在去温州慈善总会捐款的路上,他还在捡垃圾。周绍文老人最后获选“2006感动温州十大人物”。
    根据报道,周绍文的名字街坊邻居无人不知。哪个得了重病、哪家孩子上大学困难,只要周绍文知道了,肯定捐钱相助。他曾经为了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贫困家庭,决定捐款1万,但手头一时没有这么多钱,他就承诺分期捐款,5个月内凑足了1万元,兑现了诺言。他周绍文自己却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肾结石,还舍不得去看病……
    “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节俭度日的老人,有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灵魂。
    媒体不宜鼓励穷人捐巨款
    穷人省吃俭用捐出巨款,或是捐出对自己生活很重要的物资,甚至暂时不顾子女……此类故事还有不少,一些中国媒体特别热衷于报道,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希望通过此类极具反差感的情节,来鼓励更多人参与慈善,但这多少有些道德绑架的意思;二是此类故事也很扯眼球,具备传播性。
    但是,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类似报道已越来越难以打动观众,反而遭遇不少质疑,比如,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的“沈阳百岁老人捐出十万元毕生积蓄”,就遭遇网友质疑,有网友发现,按照媒体的说法,这名老人退休后根本不可能积攒到这么多钱,老人的善举最后得到了新华社调查报道的肯定,但这也给媒体们敲响了警钟。再如,前文提到的海南单身环卫工利友香捐出2万积蓄的故事,就有很多网友批评媒体在此事上的煽情报道方式:传媒应该做的是对慈善过程的透明、公平进行锲而不舍的报道,以此鼓励有钱人参与慈善活动,对这样的行为,网民们都很钦佩,也不是不能报道,但不应该带着一种鼓励、怂恿的口吻去描述。
    在很多国家,慈善的常态,是社会中有能力的人,去帮助那些没能力的人,中国自然也是。穷人做慈善,并非不可以,但慈善不宜以伤害自己的生活为前提,至少不能让自己陷入困境最后让自己成为帮扶对象,否则,你的行为同样是在加剧社会和纳税人的负担。全叔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穷人参与慈善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工作,为他人创造价值,同时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价值,至于捐款,力所能及、表达心意就行。
    《全叔读报》是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原创新闻评论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8-12 18:07:29
2014-8-12 18:25:33
czf
2014-8-12 18:33:34
2014-8-12 21:30:34
本帖最后由 思念家乡 于 2014-8-13 10:04 编辑

个人捐款按自己生活条件量力而为才是,现在的中国有钱捐助外国也应该有能力有实力解决百姓因灾难而造成的损失!原先提倡的慈善捐款本意是想一些大企业和资本家们来帮助一些困难的人,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很贫困,现在中国的钱财以万亿兆来记,老百姓不用难道让贪官用?大家的捐款我个人认为大家安自己能够表达自己心意就好,捐款的款项在救灾中不应该起主要作用!
2014-8-13 09:59: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