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士之死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3-10-13 0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83 3


■徐汝舜
     乐清历史上最后一名进士,为仙溪北閤村的武进士李振镳。
李振镳(1873-1930),名邦楹,字达阶,号仲丹。他出身书香门第,耕读之家,祖辈俱饱学之士。父衡谱为清朝同治“武德郎”,秩五品衔。北閤现存完好的青石孝子牌坊,系清朝道光皇帝表彰其前辈李林蔚(朴山公) 父子所立。
     振镳自幼勤奋好学。稍长,深感清廷腐朽没落,国力日衰,外侮不断,故弃文从武,从黄岩聘请一著名武师来教授,他与一班青少年拜师学艺。他们闻鸡起舞,刻苦锻炼。历时数载, 振镳脱颖而出,成为体魄强健、武功不凡的青年才俊。
     光绪乙未(1895), 振镳县试第一。光绪丁酉(1897),乡试中第十名武举。第二年,京都会试,连捷进士。殿试后,以营用守备签分江西,派任“抚标左营见习”。
     他上任后,复考取“京都讲武堂”肄业。先任光绪皇帝御前侍卫,继任“抚标左营守备”兼“第一营见习士官测绘教习”。后调南昌专营守备(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后因剿办章州神匪有功,被清廷秩四品,保升“游击”。继任“江西参将(相当军长) ”。驻守南昌樟树镇。
     其时,晚清朝廷风雨飘摇。康(有为)、梁(启超) 的“君主立宪”、“改良说”和孙(中山)、黄(兴) 的“革命说”,正在国人中激烈辩论,改良与革命正进行着时间赛跑。由于清廷权贵不肯放弃既得权力,在体制改良上止步不前,故孙、黄“革命说”终于占据上风,成为主流呼声。清王朝面临崩溃,摇摇欲坠。
     振镳感知时事日非,为顺应时代潮流,心生退意,欲脱离朝廷军务,归隐田园。光绪丙午年十一月(1906 年),其母亡于南昌官邸。凭借清朝“父母亡故,守孝三年”的规定,振镳遂率妻
儿,扶母亲灵柩,水陆兼程返归故里。
     从此辞官不出。四年后(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寿终正寝。
     振镳复布衣乡间,尤热衷地方公益事业。他藉崇高的威望,为家乡族人维权,保境安民,调解村人之间是非纠纷,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深得乡人崇敬,尊称“仲丹公”或“仲丹老爷”。
     民国初年, 振镳被保举出任县议员。但他无意仕途,一心注重兴办实业。农业社会,土地是极其稀缺的资源。仙溪为山区半山区,难有拓展空间。他经过考察调研,决心“向海涂要田”,开垦清江沿海滩涂。当时政府亦鼓励开发,准予免税三年的优惠。
      1913 年,由振镳牵头,联合同乡李漱芳、仇濂清及另外几户殷实人家,共同出资。他认购二股半,为最大股东。于清江出海口边围海造田三千亩,取名“清阳塘”。设董事局,董事会推选振镳为常驻局董。经数年改良耕作,清阳塘已种植棉花、番薯等农作物,获利分红。他将分红所得,在北閤村“下三退”里首靠“风水墙”边,建造了一座四合院式宅院,取名“宝忠堂”。1924 年春,由康有为题字的“门对仙溪水,居临五老峰”和横额“南山拱秀”作为门墙楹联。
      1930 年7 月,乐清外海匪患蜂起,海盗猖獗。一天,海匪数人身藏短枪闯入局中,振镳欲上前制止。不幸连中数弹,血溅衣衫倒地。一个匪徒上前察看,连呼:“打错人了!”原来,海匪与董事局中的工作人员暗结怨仇,却误将李振镳当作仇者枪杀。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振镳全无思想准备。若是徒手搏
斗,几个海匪哪是他的对手。但歹徒用火枪突袭,悲剧不可避免。随后,海匪驾船匆匆逃遁……
     呜呼!乐清最后一名进士,一代武林英豪李振镳就这样死在海盗的突然袭击中,血洒清阳塘,以身殉职,享年58岁。
     (李邦河为本文提供了相关材料)
全部回复(3)
仙溪人才济济  是大荆人民的荣耀
2013-10-13 08:09:02
一看而过            
2013-10-13 10:48:51
以前一直听说,我们大荆山里,拳老本很多很多的

大荆出人才啊
如果60几年前不出事的话,嘿,大荆不得了
2013-10-13 11:56: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