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先生,要拍照留念吗?10元一张,还送PS(通过电脑技术合成图片——注)瀑布服务。”昨天下午,“天下第一瀑”大龙湫水潭前游客寥寥,一位女摄影师追着失望而去的游客推销PS瀑布业务。 受连续干旱天气等影响,雁荡山大龙湫景区连日来已近乎断流。据雁荡山管委会大龙湫景区管理站站长侯洪满称,“此前再严重的干旱季节,瀑布也不至于这么细小。出现这么小的瀑布差不多15年一遇。” 记者实地探访大龙湫瀑布、水源地龙湫背,走访当地居民和旅游部门,探寻“天下第一瀑”“喊渴”的原因。 瀑布细小怎么办?PS技术来帮忙 位于雁荡山景区的大龙湫瀑布与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而大龙湫以其190余米的落差,赢得“天下第一瀑”之誉。 “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这是400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所见到的大龙湫。 昨天下午,记者在龙湫潭前百余米处,只听见落雨般的水声。一线细若游丝的水流从190米高的连云峰上挂下,到悬崖中途就被风吹散,落在龙湫潭里已是一阵“雨水”。 据了解,龙湫潭已成一汪浅池。 附近一位商贩说,慕名而来的游客大都失望而回,各大旅行社近期也减少接待客流前往大龙湫旅游。 “这也能算瀑布吗?”一位游客踏碇步上,向同伴抱怨道。 一位胸前挂着相机,手捏一摞照片的女小贩不失时机地上前推销照相业务,“这位先生,花十块钱和大龙湫合个影吧!” “水都没有,拍什么?” “我们提供免费的PS服务,可以把瀑布加上去。” 游客摇摇头便走了。 女小贩告诉记者,大龙湫一缺水,游客少了很多,拍照的人就更少了,推出PS服务也是无奈之举。 天下一绝的瀑布,成了村民唯一水源 “10年前,也曾有两个月不下雨,但瀑布还很壮观。”能仁村村民周宝荣从小生活在大龙湫边上,见证了近年来瀑布水量的逐渐减少。“除了久未降雨,本来不多的山水都被村里的引水管分走了。” 能仁村位于大龙湫边上,全村600多人处在大龙湫流域内,由于当地不通自来水,他们的生活用水,只有依靠大龙湫的水源。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以往都直接取用龙湫潭溢流出的水,随着游客纷至沓来,龙湫潭边还修建起公共厕所,受到污染的溪水无法直接饮用。居民们开始将引水管拉到大龙湫上的龙湫背,从源头取水。 由于落差达到100多米,水压极高,引水管无法关闭,“一关闭水管就会爆裂,这些用不掉的山水只能从蓄水池里白白流掉。”一位村民惋惜不已地说,一边是大龙湫缺水,一边则是从龙湫背引流的水用不了,白白流失。 村民们告诉记者,随着旱情的加剧,还将有五六条引水管“伸向”龙湫背。 现场探访:多根引水管与大龙湫夺水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顺着山间的几根引水管道前往水源地龙湫背。这些粗细不同、颜色各异的引水管道,将龙湫背上的水源引到下游,供村民生活所用。在这些越靠近山顶出水口,口径越粗大的多根管道中,口径大多为16厘米,最粗的达到32厘米,俯下身子,还可以听到管中汩汩的流水声。 上山途中,记者还看到一片上百亩的茶园,距离龙湫背出水口仅有五分钟路程。村民介绍,茶叶需水量较大,很大程度上依靠龙湫背供水存活。 在龙湫背出水口,记者看到相比山腰处更粗的几根引水管道。其实,这里也并没有十分充足的水源,部分河道同样已经干涸。当记者原路返回时,遇见了家住附近的村民项女士。据她称,自己两个月前曾到过龙湫背,“当时储水量还非常大。”她说,由于近一个月的高温干旱天气,一直以来“靠天吃饭”的大龙湫干涸并不让人意外。同行的章先生也表示,如今他们的生活用水也十分紧张,大龙湫又怎会“不紧张”呢? “瀑布大有大的味道,小有小的味道” “主要还是天气原因,人为活动只是其中一方面影响。”雁荡山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瀑布,大有大的味道,小有小的味道,也有人觉得细细的瀑布挂下来很漂亮”。 对于村民们的饮水难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他们也曾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能仁村由于地势较高,需要从乐清大荆镇进行二次引供水,但目前仍未提上议程。 “(龙湫背)这些引水管并没有经过审批。”对于这些私设引水管,雁荡山管委会资源环保处副处长金锋也显得十分无奈,毕竟是在农村,村民们也需要解决用水问题。 “有一位前任负责人曾计划从飞泉引水到能仁村,以解决村民和大龙湫争水的矛盾。”金锋说,然而各种原因最终导致这一计划搁浅。 雁荡山管委会大龙湫景区管理站站长侯洪满是雁荡当地人,在景区工作了数十年。他认为,“出现这么小的瀑布差不多15年一遇。瀑布萎缩得这么厉害,原因还是在于引水管道日夜不停地往山下输水,没有引水管之前,再严重的干旱天气,瀑布也不至于这么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