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四年六月某日夜,叔南先生突然失踪,次日家人四出侦访,其遗体始于石门潭岩脚发现。其致死原因,究系愤世自沉抑失足堕潭,迄今莫得而知,闻者哀之。昔屈大夫以方正之不容,忠诚而被谤,故怀沙自沉于汩罗江中,先生其有遗恨而出此欤?
先生姓蒋氏,讳希召,叔南其字也,少聪颖,工文能诗,精技击,喜饮酒吹箫,豪气磅礴。毕业于武弁学堂,曾任袁世凯时代总统府顾问。与世落落寡合,年未五十,即弃官家居,以生平酷爱山水,筑室于灵岩之仰天窝,读书以娱。每当酒酣耳热,则舞剑高歌,舞罢吹箫,箫声裂金石,已而慷慨唏嘘。盖先生学富行高,宜为世用,虽寄身山野,而志仍在党国也。
先生对于开发雁荡,不遗馀力,举凡道路之兴筑,寺院之整理,导游之计划,莫不精心处理。曾重编《雁荡志》,惜乎原稿迄未付梓。享年仅五十四岁。卒后十载,有自署苍溪定夫氏者,于石门潭壁上题诗九首,以吊先生,其诗句苍凉哀感,读之令人起无限同情,兹录于左:
我来凭吊已斜曛,终古溪山是泪痕。耕得碧潭秋月夜,短
歌长啸有诗魂。
南海无人怀故国,碧潭千尺恨无穷。叔南已死如园老,旗
鼓伊谁角两雄?
一天烽火黯东南,杜老登临两泪潸。历鹿此心何所用,西
风黄叶爱秋山。
献赋长杨旧愿违,归来恨我十年迟。想因重作石门梦,为
欠名山一首诗。
(《雁荡丛谈》,未刊稿,乐清滕万林藏)
周庸平(1899-1964)名光裕,庸平为其字,一作允平,又字云屏,乐清人。画家周昌谷之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期间和四十年代晚期,任雁荡淮南中学国文教员。古文根底深厚,工诗词,善书法,深得苏东坡书艺精髓。晚年信仰佛教,法名慧一,为中国佛学会会员。遗著《雁荡丛谈》作于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间。蒋叔南诗《人日大风雪同盛镇南干仲彝周庸平净名寺围炉和月镜和尚韵一首》:“匆匆五日山中住,老至已忘岁月新。云树参差泉石古,雪花飞舞佛天春。禅关入定能传钵,人日题诗欲效颦。难得同行多健者,消寒未息苦吟身。”参见《蒋叔南集》卷四诗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