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伯还记得,7月7日那天,自己的心情很不错——那天下午,陈大伯救了一个“落水”的小男孩,把他亲手交给了匆匆赶来的孩子妈妈。
可好心情只持续了不到两天。
第二天,他得知,前一天池塘里淹死了一个小男孩。“我当时还想,这个池塘真危险,一天两个人落水。”
警方找到他,他才得知,淹死的就是他救上来的小男孩。而嫌疑人,正是他看到的孩子妈妈。
救人
陈大伯,今年79岁,家住义乌北苑街道季宅村。
7月7日下午3点左右,他出门遛弯,天很热,他想洗下头上的草帽,凉快一下。
他来到村前池塘,刚蹲下来,就听到了一阵哭声。
陈大伯抬头寻找,右侧10米远的池塘里,一个小男孩正在水里扑腾,水已经淹到胸部,小男孩两只手抓着池塘边的草,大声哭泣。
陈大伯一看不得了,他连忙站起身,往那边跑去。
“不要怕,爷爷来救你了。”
他顺着池塘岸进入水里一米多远,坐下来,两只脚伸下去,右手抓着岸边的草,将左手尽力往前伸。
一下、两下、三下,陈大伯终于抓住了小男孩的胳膊。
他使出浑身力气,把小男孩拉到了岸边。
然后咬牙爬上了岸,回头把小男孩拖了上来。
陈大伯坐在岸上,大口喘气。小男孩受到惊吓,仍然在哭。
这时,一个黑裙女子跑了过来,抱住了小男孩,他听到小男孩哭着喊妈妈。
陈大伯忍不住责备了几句,“小孩不管管好,差点淹死了。”
黑裙女子沉默,只是说了一声“谢谢”。
陈大伯起身去拿草帽,转过头看,黑裙女子和小男孩都不见了。
救了一个小孩,陈大伯心里挺高兴,拄着拐杖回家了。
怀疑
第二天下午,陈大伯再次路过池塘。
有两个村里人正在洗菜。陈大伯停下脚步,想跟他们说说昨天自己救小男孩的事。
洗菜的村民站起身,告诉陈大伯,昨天,池塘淹死了一个小孩。
陈大伯说,自己昨天在这里救起了一个小男孩,怎么又淹死了一个。
“这池塘还真危险,一天两个小孩落了水。”
回家不久,有民警找到他,问他是不是救过一个小男孩。
民警告诉他,被他救起的小男孩,后来还是淹死了。
后来,村里人开始传说,淹死的男孩是被亲生妈妈扔进去的。
这让陈大伯想起,那个黑裙女子,小男孩在呼救时不见踪影,等自己把小孩救上来后,却很快就出现了。
报警
把时间倒回到7月8日零时,义乌北苑派出所民警王春辉接警:辖区季宅村,有小男孩溺水身亡,人已经送到殡仪馆。
打电话来的,是小男孩的表叔,他说,家里人怀疑,小男孩不是意外落水的,是有人故意想淹死小男孩。
小孩的姑姑说,小孩姓吴,2008年生的,7月1日才从老家江西过来,对村里环境还不熟悉,不可能一个人跑300多米路,去田野里的池塘边玩。
王春辉立即去了现场。
绕着池塘走了一圈,捡到了一只童鞋,同时他注意到,池塘不远处有一个监控探头。
监控录像显示:
7月7日2点50分左右,小男孩和一个女子出现在监控画面里,朝池塘方向走去。
3点10分左右,两个人往回走。
3点40分左右,同样两个人,再次出现,再次往池塘方向去。
根据画面显示,小男孩和女子举止亲密,不像是遭到了胁迫,女子应该是小男孩的熟人。
但因为监控探头离事发地点有点远,像素有点低,从录像中,无法清楚看出女子的具体面目。
缉凶
从监控录像来看,小男孩落水可能真的存在人为因素。
搞刑侦工作出身的派出所所长龚桂其决定,当务之急,应该尽快查明女子身份。
民警走进小男孩家里,家里坐满了亲朋好友,爷爷、奶奶、姑姑等很多人在哭。
只有角落里坐着的男孩妈妈,一脸平静,脸上看不到哀伤。
出于职业敏感,所长龚桂其觉得母亲的反应不正常。“亲生儿子死了,妈妈怎么如此冷静?”
“小孩的妈妈有问题,先带回所里。”随后,男孩的妈妈、爸爸和姑姑,被带回派出所。
3个人分开单独做了笔录。
问小孩妈妈时,民警说,已经拿到了监控,知道小孩不是一个人去了池塘。
她很快承认了,“那天是我和儿子一起过去的。”
但她同时否认了自己把小孩扔进了池塘的说法。
“他在那里玩,自己不小心掉进去的。”
有没有采取抢救措施?
“我去抓他,没抓到过,就在边上看了,没有喊人,看了一两分钟。”
这太反常了。
真相
案子从派出所转移到刑侦大队,男孩妈妈很快就招供了。
初步的调查结论,揭示了冰冷的真相:
7月8日零时许,我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季宅村附近池塘有一名6岁的男孩子(吴××,2008年11月25日出生)淹死了,怀疑是他杀,人已经送到殡仪馆。
我队接报后,立即与北苑派出所展开调查,经侦查发现,死者吴××的母亲陈××有重大作案嫌疑,与7月8日凌晨5时许将正在北苑派出所接受询问的犯罪嫌疑人陈××(女,江西上饶人,1986年生)控制。
经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陈××因家庭积怨对其儿子吴××产生怨恨,7月7日下午4时许,将其扔进池塘淹死。
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缘由
吴先生(孩子父亲)一家,一共有4人,俩人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
孩子父母关系一直以来比较紧张,陈××一直说要跟老公离婚。
吴先生说,他小时候发烧,听力有些障碍,年长妻子6岁,现在工地上干活,“她可能有点嫌弃我的”。
“孩子一直呆在老家的,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跟妈妈关系比较生疏,几天前来到义乌,妈妈看儿子呆呆的,不讨人喜欢,觉得看着孩子不舒服。”
民警说,一方面是夫妻关系的长久不和,一方面是和儿子的长期疏远,这两个原因综合起来,她将家庭积怨转移到儿子身上,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