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景区- 罗汉寺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3-1-28 2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58 7
               罗汉寺是佛教禅宗寺庙建筑,初建于宋太平咸平二年,名僧全了建,熙宁元年(1068)赐额。因寺西有芙蓉峰,初名芙蓉庵。康宁元年,因寺右前方高崖上有飞来石形酷似肖罗汉,而又称罗汉寺。
    寺庙朝南坐落在山谷中,寺前五十米处有一石板桥,是雁荡山现留唯一的一条宋桥。建于宋淳 戊申年(1248)。在寺庙100米处的路的两侧:左侧山峰形似一只张开血口凶恶的下山虎,右侧山峰形似一只受惊而瞪大圆眼的上山狮,岩石画面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芙蓉峰位于西内谷和西外谷交界处的东岭北面。这个雁荡山最早传说,鸟山花村产生的缘由之所在。
      值得再提的,芙蓉峰因观测点的不同,几乎千步不同态。
      在雁湖乡长徼村西外谷路口遥望、在雁湖岗上山路径俯视,在石门附近正观,在东岭岭头近看,乃至在罗汉寺背看。
      甚至是在离大龙湫里停车场200米处从山凹向右仰望。据说最好的观测点还是在马鞍岭上:
      可见一峰峙立,峰顶翠石参差不齐,如新蘖初发。
      在连霄岭回望,此峰如观音朝北跌坐,前有二岩似童子和净瓶,因此又名观音岩。
      清人方尚惠的《芙蓉峰》诗把它写得很美丽:“云间峰朵朵,锦绣似芙蓉,不待秋风起,花光映日红。”
罗汉寺自然成名于寺前的石罗汉:山门外右前方石壁中,依壁朝南,样子很像罗汉。
“相传,这位罗汉从漳州航海到此,碰见樵夫,就飞上高山,化为一石,再也不走了。”
以希晦的的“石罗汉”寺最能写意:
见说飞金锡,遥从海上来。藓痕封石室,松影拂琼台。
天阔雁行尽,月明猿啸哀。诵经人不见,香冷石炉灰。
罗汉寺初建于北宋太平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名僧全了建,熙宁元年(1068)赐额。
因寺西有芙蓉峰,初名芙蓉庵。康宁元年,因寺右前方高崖上有飞来石形酷似肖罗汉,而又称罗汉寺。
这是罗汉寺的建寺的简单概述,千年古刹自然不虚。
罗汉寺寺前的石板桥,“淳佑戊申年建”(公元1248年)。的刻文,就够昭显古刹厚重的历史。
说罗汉寺,读清·梁章钜的《浪迹续谈》,自然不能不谈“大通碑”:
“孙雨入学博云:“《续雁荡山志》载,卧云禅师重建罗汉寺于谷内芙蓉峰下,劚地得古石碑,
高二尺,阔一尺,文曰:‘昭明太子肇基,建号昭明禅寺,及造宝塔一所,以奠温庥康盛者。
大梁大通元年丁未岁上元志。’考《梁书》,太子统以中大通三年辛亥四月卒,始谥昭明,岂有五年之前,先有立号刻石之理,殊不可解。
余谓此碑必好事者所为。”
若此碑果真,则是唐以前所遗,当为东瓯第一贞石耳。程浩《雁荡开山说》、李象坤《雁山志余》并载此事,《乐清县志》已辩其诬。 ”
这一神奇,自然为罗汉寺多了几份神秘,只是不知此碑后去向那里...
=================
作家许宗斌先生这么描述:东岭上有座山峰,它翠石骈聚,如丝瓣才绽的荷花,这就是芙蓉峰。
在东岭侧观此峰,又因它“端耸璀璨”,所以又名琼台峰。
在连霄岭下回顾此峰,它又象面北而坐的观音,在观音的前方还立着善财童子,放着观音的净瓶。
马鞍岭和连霄岭的回望,个人都不曾观测过,尚不知其究竟是否果然,尚缺此课..
=================
这是在罗汉寺的山凹里背观芙蓉峰,没正视般的磅礴洁白,多几分葱绿和释然...
难怪佛家会选此僻静之处,在网上找资料,看到一首:
王和甫主簿卜地改葬双亲一夕梦到一处风水佳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仇香竭力奉双亲,孝感于天得此坟。众石中藏一抔土,来山面对五峰云。
龟鸾远近参差见,龙虎低昂左右分。早见凌云牡丹现,他年朱紫定纷纷。
说的是南宋台州著名的江湖派诗人梦见罗汉寺后山山凹之风水极佳可葬先人,这段初看到,不晓是否属实。
================
翻阅清人曾唯的《广雁荡山志》并没有关于此桥的记载,不知为何。
作为雁荡山景区目前发现唯一尚存的完好宋桥,却只能如此寂寞得横亘在草丛中,无人问荆...
“淳佑戊申年建”即公元1248年,属南宋。其实此桥构建是非常精巧的,远非表面看起来就几条石板。
从侧可观察,桥的石礅勾搭得非常严密,石构件层叠有序,因无路可下桥,只能远观之。
=================
这就是罗汉寺,与现在雁荡山的大寺相比,是如此的相形见绰...
何白的《东洞记》记载,全了僧在此闻岩中有童子颂经声,于焉建刹,名芙蓉庵。
童子颂经声恐是锦溪的流水回旋声,原址也非此,明天启年间,僧正智(即卧云)重建,才迁至芙蓉峰下。
山青石白佛金,除了肃穆和静幽,绝难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无现今雁荡山古刹大肆翻建的新感。
看着想着,也许就这么入定了也自己不晓得...
=================
“罗汉庄严威显,广度众生神气”照壁正中的梵文,不知何意...
杂草众生,青苔爬上,这就是现在的罗汉寺。但依旧陶醉不已,相比与现在能仁的涣然,各有情致。
=================
瞧开罗汉寺尘封的积极大门,寺内的弥勒笑迎着我辈寻山人...
门虚掩,推而进,作为龙之子的“椒图”咚吓着是非之人...
=================
这就是罗汉寺,进了前殿就是正殿,如果不是院中的香炉,真感觉不出这是佛寺...
还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的千年古刹.静穆安详,暖洋洋的秋光,时间在这里几乎的静止的...
=================
香炉上的锈龙捎风铃,行云布雨,可惜是仿制品非古物...
=================
出于对于佛的敬畏,在正殿里不愿随意乱拍...
把镜头对准窗外青山绿水,似乎红尘渐已离我远去...
=================
读读佛经,研究研究佛礼,不出家却过着出家佛僧之隐生活,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史载:晋永嘉中,高僧竺法护(竺昙摩罗察)携佛经游历江淮, 随处译经。
卓锡广陵,时守将庾希延请至山阳,筑坛建刹,供竺法护译经。
朝夕不辍,共译佛经50部。因其主要经典是《妙法莲花经》...
=================
前殿残缺的佛像,根据小人猜测,此因为全了僧的全身像...
其残缺可能始于文革的浩劫,全了建寺,卧云复建,也或者是卧云。
记雁山的宋代开山者,有五僧之说:全了、文吉、行亮、神昭、甄昂...
十八古刹之能仁也是北宋太平咸平二年全了所建...
说起卧云不能不提:明崇祯五年(1632)年四月末至五月初,徐霞客再次南下寻找雁湖。
而指引徐霞客寻得雁湖的引路僧就是已年已八十的卧云大师。

360截图20130128205830781.jpg
相关帖子
全部回复(7)
路过
2013-1-28 21:05:45
一看而过                  
2013-1-28 21:09:32 来自手机
这是在大龙湫吗?去过十几次了,怎么一次都没见过
2013-1-28 21:48:23
没去过
2013-1-29 00:21:07
没看过这寺
2013-1-29 10:56:46
在大龙湫往芙蓉的方向!
现在已经修葺一新
这样的建筑已经看不到了
寺前另有南宋石板桥尚存
2013-1-29 11:03:47
没看到过啊
2013-1-29 19:09: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