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风物:临湖钓团鱼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2-12-24 0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04 4
作者:张永坝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记得小时候,经常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看父亲钓团鱼,有时帮点小忙。
上世纪50年代末,父亲为上黄大队管理几十亩塘田。塘田位于白溪公社楼下大队东边不远处,离家有三四里路。塘田边有一个常年不涸的湖泊,父亲在湖畔搭了一座矮小的稻草棚,日夜吃住在那里,可算是尽职尽责了。
那年代,农村里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晚上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不甘寂寞的父亲,受到家乡软钓钓田蟹的启迪,如法泡制用来钓团鱼,可算是一种发明创造。他用一米多长的毛竹片做钓竿,上系一条二三米长的细绳子,绳端有钓钩。每当夜幕降临,我腰跨内装小青蛙的蟹篓,手提着桅灯。父亲背着数十支钓竿,从草棚里出来,沿着湖岸,每隔十来米就在岸边插一根钓竿,钓钩钩在一只活蹦活跳的小青蛙屁股上。湖水很满,离岸不到半米,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青蛙在水面上拼命地挣扎着。把所有的钓竿依次插好后,就回草棚里休息。此后,过一个小时左右,巡视一遍,看看每一根钓线有无异样?小青蛙是否还在挣扎?如果小青蛙不见了,钓线不断地激烈晃动,团鱼上钩了。于是,慢慢地提起钓竿,把上钩的团鱼摘下,再换上一只小青蛙,在原处插好。一般上半夜钓得不多,下半夜更深人静,团鱼出来觅食就容易上钩。到了下半夜,我很困,常常在草棚里睡着了。父亲通宵达旦守候,往往收获并不多,狡猾的团鱼轻易不会上钩,钓住的大多是鲶鱼。那时候,父老乡亲一般不太喜欢吃这种无鳞的大头鱼,都是廉价卖给别人喂养猪娘。
1963年秋天,我在杭州读大二时,父亲来信报喜,说一天夜里钓了一只4斤多重的大团鱼,二元钱卖给了永和兄,我们高兴了一阵子。故乡有一种说法,用绣花针串猪肝钓团鱼,团鱼嗜食猪肝,容易上钩,不知我父亲是否用过此法。我想肯定没有试过,因为在那困难时期,猪肝是一种珍贵的滋补品,价格比团鱼还要贵,而且也难以买到。
团鱼,大名“鳖”,又叫“甲鱼”、“圆鱼”,俗称“王八”,是一种爬行纲动物,形状像龟,背甲无纹,边缘柔软。生长在河流、湖泊、沼泽和山溪深潭之中,昼伏夜出,捕食鱼、虾、蛙、螺等。四五月间,在河边石沙或泥土处产卵。我国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外,其余地方的河、湖、沼、溪里均有产。团鱼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负重能力,一只团鱼可驮起比它自身体重大100倍的重物,故民间有“千年王八”之说。
团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民间视为大补品。适量食用团鱼,能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发现团鱼肉具有增强体力、耐力和肌体免疫抗病力,据说还有抗癌作用。团鱼的头、脚、卵、胆、血、油、壳等皆可入药治病,甚中腹板称“龟板”,为名贵中药,有滋阴降火之功致。龟板胶为大分子胶原蛋白质,含有皮肤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有养颜护肤、美容健身之效。团鱼肉兼有鸡、鹿、牛、羊、猪等五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称,自古列为美味佳肴,遗有不少食鳖趣事轶闻。我国有一道名菜叫“霸王别姬”,源于一则故事:相传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大军围困在垓下时,虞姬用鳖和鸡为霸王做了最后一顿晚餐。霸王食“鳖鸡”,就成了“别姬”永诀。1975年冬,荷兰国王加冕大典盛宴急需二吨团鱼,全国难觅,只得致电驻外使节向各国求援。冬季团鱼冬眠,许多国家爱莫能助。我国从湖南汉寿紧急空运二吨团鱼至荷兰,一时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父亲钓了不少团鱼,舍不得自已食用,都是卖钱贴补家用。我参加工作后,才品尝到团鱼的美味。雁荡有一句食谚:“天上嘎鹅胗,地下鳖子裙。”意思是说,山珍海味,最好吃的东西是天鹅的“胃”和团鱼的“裙”。五代时,有一位名叫光谦的高僧,不守清规,喜欢喝酒吃肉,嗜食鳖裙,曾幻想:“鹅生四掌,鳖留两裙。”《江邻几杂志》载:“客有投缙云山中宿者,僧为具馔肴,鳖甚美,但讶其无裙耳。”原来鳖裙被烧饭的和尚偷吃了。
北宋时,宋仁宗问湖北江陵府府尹张景:“卿在江陵有何景?”张府尹答曰:“两岸绿柳遮虎渡,一湾芳草护龙舟。”皇帝又问:“所食所物?”答曰:“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原来这位府太爷是一位美食家。冬瓜鳖裙羹至今仍是湖北地方的特色菜。在著名的鄂菜中,还有清炖甲鱼裙、干贝裙边等名菜。
各地食鳖法层出不穷,鳖菜名目繁多。上世纪60年代初在杭州求学时,学校前面是松木场保俶路,我在街边小饭店里看到“清蒸团鱼”,是整只干蒸上桌,食客边拆边食,吃得津津有味,但食相并不雅观。听说安徽徽州有一道传统名菜“清炖马蹄鳖”,明代己脍灸人口。这道菜为砂锅菜,选用皖南山区溪涧里特产的马蹄大的野生团鱼制成,肉嫩胶粘,汤醇味浓,鲜香扑鼻。雁荡民间推崇“斤鸡马蹄鳖”,一斤重的鸡,马蹄大小的鳖,都是新鸡新鳖,鲜嫩无比。
现在人工养殖的团鱼与野生团鱼风味大相径庭,价格天壤之别。记得有一年在泰顺氡泉景区一家饭店吃饭,好客的主人执意点了野生团鱼,大家一尝,大跌眼镜。同桌就餐的有饭店经理,餐厅大厨、捉鳖能手和美食家,大家异口同声说,这是冒牌货!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凑了野生团鱼五大特点:一是喉部色淡有蠕虫状纹,或色暗而有黄点;二是鳖爪十分尖利;三是裙边宽大厚实;四是头部镰刀形头骨又长又大,是天然的牙签;五是煮熟后胶质稠浓,味道鲜美。这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团鱼?“官司”从厨师、主管、厨师长、餐饮部经理逐级打到老总处,饭店方面人人都像鳖咬住一样不松口,信誓旦旦地说是野生团鱼。那时还没有消费者协会可以投诉,只得不了了之。
有一次,我在菜场外边看到有人提着一大一小两只团鱼在叫卖,誓言是正宗野生团鱼。我照搬“五大鉴别法”看了又看,将信将疑。旁边有一位老伯说,把团鱼放在地方看一下!团鱼一到了地上,就伸着脑袋,大摇大摆地在爬行。那人摇了头,扭头离开了。我赶上去虚心请教,为何一眼看出这只鳖是冒牌货?老伯说,野生团鱼见到这么多人会不没生?唉!原来如此。

全部回复(4)
一看而过               
2012-12-24 10:12:34
这是王八
2012-12-24 11:37:03
飘过
2012-12-24 12:38:28
头好恶心
2012-12-25 11:30: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