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镇《乐清地名志》

[复制链接]
老马样板 发表于 2012-12-22 0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820 3
大荆镇位于乐清市东北部,南临北雁荡山,东南濒乐清湾,是乐清市五大中心集镇之一。全镇面积59.08平方公里,辖建置村54个,居委会4个,总人口数6.8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9.93%;人均收入6207元,同比增长5.65%;工农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0.1%。2005年2月成功入围全国千强镇。
   大荆镇迄今有880多年建制历史,在宋初已是聚居村落,至建炎元年(1127年)始建要塞,为温州十三要塞之一。元初,改称大荆驿,置巡检司。乾隆十四年(1749),乐清县丞暑移至大荆。大荆镇文化底蕴浓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厚。从光绪28年起,大荆镇印山文昌阁就设有印山学堂,乡儒曹志旦曾在此教学。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雁荡山第一大泽——石门潭、普天下绝无仅有的接客僧、东石梁洞的摩崖石刻、元代大文豪家李孝光墓、蔗湖的攀龙牌坊等均结集于此,很有开发价值。
    大荆镇背山靠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盛产水果有柑橘、枇杷、杨梅、雪梨等,特产有仙佯谢的红陶土、石门潭的香鱼、东林牛郎山的茶叶和水涨片7000多亩天然滩涂养殖的海鲜。每月农历之三、六、九集市日,万商云集,永、乐、温、台边区的商贾纷涌而至。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十三大会市习俗,沿袭至今。
   大荆镇传统工业产业主要有铸造、机械加工、食品饮料、工艺编织。其中铸造业曾全省闻名,号称“翻砂之乡”。年产10万吨的雁荡山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坐落于大荆镇,该产品先后容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和中国优质新产品啤酒等称号。近几年来,大荆镇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饮料行业发展迅速,现全镇饮料生产企业有40多家,预计今年年产值超3亿元,并涌现出“小家伙”、“云泽”等明星企业。其中小家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儿童饮料行业的三大品牌之一。   
2001年,大荆镇被乐清市委、市府确立为乐清市的两个副中心市之一。大荆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大荆镇小城市总览全局,开拓创新,坚持以规划指导城镇建设,南拓北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开了建设大荆小城市的序幕。
大荆镇位于乐清市东北部,南临北雁荡山,东南濒乐清湾,是乐清市五大中心集镇之一。全镇面积59.08平方公里,辖建置村54个,居委会4个,总人口数6.8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9.93%;人均收入6207元,同比增长5.65%;工农业总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0.1%。2005年2月成功入围全国千强镇。
    大荆镇迄今有880多年建制历史,在宋初已是聚居村落,至建炎元年(1127年)始建要塞,为温州十三要塞之一。元初,改称大荆驿,置巡检司。乾隆十四年(1749),乐清县丞暑移至大荆。大荆镇文化底蕴浓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厚。从光绪28年起,大荆镇印山文昌阁就设有印山学堂,乡儒曹志旦曾在此教学。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雁荡山第一大泽——石门潭、普天下绝无仅有的接客僧、东石梁洞的摩崖石刻、元代大文豪家李孝光墓、蔗湖的攀龙牌坊等均结集于此,很有开发价值。
    大荆镇背山靠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盛产水果有柑橘、枇杷、杨梅、雪梨等,特产有仙佯谢的红陶土、石门潭的香鱼、东林牛郎山的茶叶和水涨片7000多亩天然滩涂养殖的海鲜。每月农历之三、六、九集市日,万商云集,永、乐、温、台边区的商贾纷涌而至。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十三大会市习俗,沿袭至今。
    大荆镇传统工业产业主要有铸造、机械加工、食品饮料、工艺编织。其中铸造业曾全省闻名,号称“翻砂之乡”。年产10万吨的雁荡山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坐落于大荆镇,该产品先后容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和中国优质新产品啤酒等称号。近几年来,大荆镇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饮料行业发展迅速,现全镇饮料生产企业有40多家,预计今年年产值超3亿元,并涌现出“小家伙”、“云泽”等明星企业。其中小家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儿童饮料行业的三大品牌之一。
    2001年,大荆镇被乐清市委、市府确立为乐清市的两个副中心市之一。大荆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大荆镇小城市总览全局,开拓创新,坚持以规划指导城镇建设,南拓北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开了建设大荆小城市的序幕。
大荆镇位于市境东北部,南邻雁荡山,东南濒乐清湾,距市区 37千米。面积 59.03 平方千米。辖 4 个居委会、 54 个村委会、 155 个自然村,总人口 65553 人。
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为海积小平原,余皆山区。交通方便. 104 国道穿境南部。 1998 年有工业企业 367 家,主要从事铸造、食品饮料、工艺编织等业,年总产值 3.1 亿元。市场繁荣,经济活跃,每逢农历月之三、六、九日为集市,系农贸产品集散地。耕地主种水稻、番薯、麦类等。林地发展薪炭林、竹林、用材林,并种植柑桔、雪架等,陶器、牛郎山茶叶、石门潭香鱼、泗洲堂西瓜等颇有名气。有石门潭、接客僧、东石梁洞千旅游景点。
有中学 4 所,小学 20 所,幼儿团 26 所及影剧院、丈化站、医院等基础设施齐全。

一、大荆镇     
    位于县镇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1990年,面积14.05公里,建成区0.46平方公里,辖19行政村、4居民区。人口223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16人。全镇共有镇办企业11家,村办企业8家,私人企业66家,1990年工业总产值2113万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77.2%。     
    大荆镇历史悠久,宋时,已形成一定规模,元时置巡检司、大荆驿;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始筑城池,设大荆营,民国时期为大荆镇,建国后沿用旧称,1956年改为大荆乡,1958年称大荆人民公社,1980年复改为建制镇。     
    建国后至70年代中期,镇的面貌变化不大。1979年开始,采取群众集资,民建公助,投资1727.38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占75.3%)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至1990年竣工项目61个。     
    道路、桥梁建国前,大荆镇仅有宽4米的东门和南门两条街道,总长420米。至1990年底,新建的荆山北路、荆山南路、建设路等,宽度9~18米、总长1680米;新建和改建混凝土路面6万多平方米,并装置路灯110盏;改建桥梁19座。     
    房屋建筑新建和改建房屋占地面积17.31万平方米,多为3~6层砖混结构楼房。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有新建的停车场1处,各种市场6处。     
    供水大荆自来水厂1986年底动工,1990年投产,日供水3000吨。     
    供电1954年大荆镇兴建火力发电厂,日发电量仅18千瓦。1989年建变电所1座,由县统一供电。     
    环卫有公共厕所12座、垃圾堆放场1所,占地1320平方米。环卫职工17人,配有机动粪车、垃圾车各1辆、手拉垃圾车13辆。     
    电信1990年,有磁石交换机300门;电话机214架;电传电路1条。     
    旅游建设大荆镇为国家级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雁荡山第一大潭石门潭和最大溪流蒲溪都在境内。50年代末,自石门潭口至荆山潭沿溪筑堤,长1公里许,沿提遍植杨树、溪柳等树木。1985年秋,在潭南龙鼻渚旁,有画家周昌谷所题的“云生大泽”四字的摩崖石刻,1986年,在潭北崖半坡处,新建单檐六角烟波亭1座,站在亭里,可以俯瞰潭水,远眺雁荡诸峰。1988年在蒲溪上新建大桥1座,长196米,宽8米,通向雁荡山。   

     1987年7月内部发行的《乐清地名志》——乐清北部四镇五乡的相关内容。
    大荆镇位于县城东北,东邻湖 雾乡,南接水涨、雁东二乡,西连双峰乡,北界东林乡。镇人 民政府驻城里巷,距县城37公里,即北纬28°24′,东经121 °09′处。
     
    清·乾隆庚辰(1760年)《温州府志》载:“大荆山,去县东北九十里”。据传,早先山上有很大的荆树,镇处山旁,故名大荆。元时置“大荆驿”(又名岭店驿)。清·康熙元年(1662年)始筑城池,并派有参将驻守。直至晚清,尚设有大荆营。清·光绪辛丑(1901年)《 乐清县志》载,大荆属山门乡二十七都。民国时期为大荆镇。 1949年解放后沿称大荆镇;1956年改称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 时,成立大荆公社,辖大荆、临溪、东林、雁东、镇安、湖雾 6个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撤销,称大荆镇人民公社;1980年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建制镇,属大荆区。总面积14.05平方 公里。辖19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共6270 户,20895人。其中居民户898户,2189人。均系汉族。
     
    该镇地势,北高南低,大部份 地区较平坦。土质系黄泥沙土及老黄筋泥田土。该镇溪流,由 雁荡山九折十八滩之水汇于石门潭,注入新溪,与荆溪会于荆 潭,经蒲溪东流入海,上游溪流弯曲漫长,集雨面积广阔,一 遇大雨,山洪暴发,易患水灾。1957年,筑石门潭口至荆山桥 防洪堤,全长900米,防止洪水侵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3℃,最高气温7—8月,平均 27.6℃;最低气温1月,平均6.8℃,年均降雨量1713.9毫米, 无霜期258天。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该镇为全区交通之枢纽。有至 水涨衔接杭温公路的支线,并有大荆至龙西、甸岭、旸谷岙、 石坦等四条通往山区公路。每日均有班车来往,交通便利。      
    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番薯为 主。解放前,水涝灾害频繁,产量甚低。解放后,兴修水利, 利用石门潭天然水库,及沿溪截流筑堰,引水灌溉,粮食产量 稳步上升。1986年耕地面积6031亩,平均亩产607公斤,总产 量为3661吨。有林业用地7809亩,多为薪炭林。近年来发展果木生产,辟有柑桔园地1100亩。
     
    工业尚称发达,有全民企业23 家,县属集体企业9家,镇办企业7家,村办企业9家。属于县 二轻系统的制鞋、绣衣、草编、铸造、酿造等厂。镇、村办企 业从业人员744人,1986年镇村企业总产值达1037万元。“雁荡牌”铁锅,质量名列全省第一。草编、绣衣均为著名出口产 品。
   
    该镇系黄岩、温岭、永嘉交界 的边缘地区的土特产集散中心,大荆镇早就以农历月之三、六 、九日为集市,分设粮食、竹木、瓜果等11个市场。商店林立 ,摊贩麇集,每逢集市,入市者达二万人左右,年成交额约有 1100万元之多。
   
    解放前,该镇文卫事业极其落后,仅有小学3所。现有大荆、印山、镇二3所中学,31个班级 ,学生1957人,教师106人;小学9所,51个班级,学生2551人 ,教师97人;幼儿园2所,幼儿317人。镇有文化站、影剧院、 有线广播站等。有区卫生院、镇医院、产院各1所,病床81张 ,医务人员119人,个体诊所3个,从业人员8人。镇中心制高 点的“小山头”(即印山)建有文化宫,为镇文化中心。
      
    名胜有“石门潭”,位于镇西 南约二里处。两崖如门,潴水成潭,潭中盛产香鱼,为“雁荡 五珍”之一。文物古迹有蔗湖村的明代“攀龙”牌坊,为木石 结构,重檐式歇山顶,六柱单间建筑。为本县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人物曹文升(1863~1912 年),字志旦,为该镇人,清贡生。首创大荆印山学堂,1911 年任乐清县劝学所所长,开办师范讲习所,贫民习艺所及城乡 学堂六十余所。著有《畊心堂集》。
      
    该镇仙垟谢、仙垟方、珠山、 下山头四村为革命老区。
     
    湖边路(Hubianlu)      
    大荆区公所驻地。在大荆旧城 内,路沿城里湖边而筑,故名。起自糠巷西端(印山东北麓) ,环湖至城皇桥分二支,北至北门头,西行折南至城里湖桥西 堍。长约300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沿路有大荆区校、镇医 院、产院、粮油供应站、印山中学等单位。
      
    城里巷(ChengliXiang)      
    大荆镇人民政府驻地。在大荆 旧城中心,故名。西自城里湖桥东堍至横街中段,长约150米 ,宽约4米,水泥路面。中段驻有镇消防队。      
    东街(Dongjie)      
    在大荆旧城东门外,曾名东门 街,今改称东街。北自捲洞门(与中学路衔接)直至三角街( 旧名卖鱼桥头)。长约200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沿街有绣 衣工场、印刷厂门市部、商店等。
     
    南街(Nanjie)      
    在大荆旧城南门外,曾名南门 街,今改称南街。西自荆山南路(南门桥西首)横向至三角街 (旧名卖鱼桥头)。长约200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沿街有 大荆供销社各门市部、邮电支局、中西药店、新华书店、旅馆 及百货商场等。为大荆镇商业中心。      
    横街(Hengjie)      
    在大荆旧城内。北自糠巷中段 (旧都司署前)起,直至南街止。长约120米,宽约4米,水泥 路面。沿街有银行、法庭、生产资料门市部等。      
    荆山北路(Jingshanbeilu)      
    在大荆镇西郊。原系大荆至山 区的公路,今改建为街道,分南北两段。北自蔗湖湖口(蚕茧 站)起,向西南伸至大荆车站,与荆山南路衔接。长约920米 ,宽约9米,沙石路面。沿路有草编厂、绣衣厂、烟糖公司、 生资门市部等。     
    荆山南路(Jingshannanlu)      
    北接荆山北路,向南伸至校场 桥。长约320米,上段宽9米,下段宽18米,水泥路面。沿路有 大荆车站、食品公司、搬运站、百货商场、邮电局、税务所、 停车场等单位。系大荆镇旧城西郊新辟的集市贸易中心。      
    荆东路(Jingdonglu)      
    原系大荆至东林公路,今改建 为街道,故名。自荆山南路(车站门口)向东北延伸至大荆中 学西首。长约500米,宽约3米,南端水泥路面。南段有供销社 门市部、翻砂厂等。   
  
    中学路(Zhongxuelu)      
    在大荆旧城北部,通往大荆中 学,故名。北自大荆中学校门口起向南伸至捲洞门口,与东街 衔接。长约250米,宽约5米,水泥路面。北端为大荆中学,南 端有竹器市场。
   
    西门路(Ximenlu)      
    在大荆旧城西门外,故名。自 西门口起向西北伸至荆东路南端。长约130米,宽约3米,水泥 路面。沿路有粮食加工厂、粮食仓库、商店等。      
    北门路(Beimenlu)      
    在大荆旧城北门外,故名。东 自三官庙桥西堍起,横向伸至荆东路南端,长约300米,宽约 3.5米,东段为块石路面,西段为水泥路面。沿路有仓库等。      
    新溪路(Xinxilu)      
    自荆山南路中段(南街西端街 口)起,至新溪桥止,长约225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沿路 有木器家具市场、米面加工厂、翻砂厂等。      
    校场路(Jiaochanglu)      
    北自南门桥(六安桥)起至校 场桥止,长约200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有蔬菜市场。
      
    西新路(Xixinlu)      
    北自荆东路南端起,南至柴巷 止。长约130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沿路有商店、工场等。
      
    小荆路(Xiaojinglu)      
    自东街小荆弄口起,至东(里 )前巷止。长约225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沿路有区卫生院 、公安派出所、印刷厂等。     
    石门路(Shimenlu)      
    自荆山南路(车站门口)起, 至石门村止。长约325米,宽约8米,沙石路面。沿路有供电所 、农机厂、铸造厂、木器社等。     
    新麓路(Xinlulu)      
    自石门村起,至南麓寺山脚止 ,长约150米,宽约3米,块石路面。      
   

    大荆镇居民委员会 (DajingzhenJuminweiyuanhui)驻小山头(即印山)。898户 ,2189人。辖34个居民小组。

     
    东瓜岭(Donggualing)行政村 57户,255人。村民委员会驻东瓜岭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与 仙垟方合并为仙垟方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 公社化时,自立东瓜岭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 社;1980年属大荆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东瓜岭行政村, 属大荆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130亩,种植水稻、番薯为主, 兼营林业。     
    东瓜岭(Donggualing)村57 户,255人。东瓜岭村委会驻地。     
    村建于冬瓜岭上,而“冬”、 “东”同音,故称东瓜岭。位于县城北偏东39公里。属半山区 。
     
    仙垟谢(Xianyangxie)行政 村244户,991人。村民委员会驻仙垟谢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仙垟谢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 立仙垟谢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 大荆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仙垟谢行政村,属大荆镇。辖 6个自然村。耕地603亩,山场2000亩,种植水稻、番薯为主。 办有小氮肥厂。      仙垟谢(Xianyangxie)村218 户,853人。仙垟谢村委会驻地。     
    明·隆庆壬申(1572年)《乐 清县志》载,仙垟属山门乡。本村四面环山,松竹成荫,风景 秀丽,昔有人间仙境之称,故名仙垟。又因原系谢姓人在此建 村,故名仙垟谢。位于县城北偏东38公里。属半山区。      
    桥外(Qiaowai)村1户,7人 。曾名外厂。     
    村在仙垟谢一座桥的外边,故 名。     
    毛菱坦(Maolingtan)村20户 ,110人。曾名毛力坦。     
    原系一片山坦,遍生毛菱,故 名。     
    仙垟堂(Xianyangtang)村1 户,1人。     
    在仙垟西边,系一庵堂,故名 。     
    白岩(Baiyan)村3户13人。      
    村旁岩石色白,故名。      
    保安山(Bao’anshan)村1户 ,7人。     
    村在保安山上,故名。
      
    仙垟方(Xianyangfang)行政 村84户,348人。村民委员会驻仙垟方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仙垟方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 仙垟方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67年改称 永胜大队;1980年属大荆镇;1982年恢复原名为仙垟方大队, 属大荆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仙垟方行政村,属大荆镇。 辖1个自然村。耕地175亩,山场200亩。种植水稻为主,兼种 杂粮。办有五金厂。     
    仙垟方(Xianyangfang)村84 户,348人。仙垟方村委会驻地。     
    村在仙垟谢村东面,于明代有 大崧方姓人来此建村,故名仙垟方。      
    位于县城北偏东38公里。属半 山区。
     
    屿后(Yuhou)行政村167户, 707人。村民委员会驻屿后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屿后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 屿后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 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屿后行政村,属大荆镇。辖3个自 然村。耕地376.5亩,山场150亩,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 果木等。办有翻砂厂2家。     
    屿后(Yuhou)村130户,569 人。屿后村委会驻地。     
    村在屿山后面,故名。位于县 城北偏东38公里,属丘陵地区。     
    屿前(Yuqian)村15户,58人 。     
    村在屿山前面,故名屿前。      
    潘岭(Panling)村22户,80 人。     
    村在潘岭旁,即以岭名村。  
   
    珠山(Zhushan)行政村148户 ,634人。村民委员会驻珠山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珠山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 珠山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 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珠山行政村,属大荆镇。辖2个自 然村。耕地333亩,山场123亩,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办有陶 器厂。     
    珠山(Zhushan)村127户, 556人。珠山村委会驻地。     
    村后有山,形似圆珠,名珠山 ,村即以山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7.5公里。属丘陵地带。      
    山下(Shanxia)村21户,78 人。     
    村在珠山之下,故名。  
   

    冯村(Fengcun)行政村425户 ,1829人。村民委员会驻冯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冯村,属东林乡;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冯 村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镇 ;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冯村行政村,属大荆镇。辖2个自然 村。耕地1047亩,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兼营手工业。办有 陶器厂2家。     
    冯村(Fengcun)村267户, 1199人。冯村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 清县志》载,小荆属山门乡二十七都。后改以姓名村。位于县 城东北38.6公里。系丘陵地带。     
    桥里(Qiaoli)村158户,630 人。     
    村在桥的里边,故名。  
   

    蔗湖(Zhehu)行政村448户, 1841人。村民委员会驻蔗湖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蔗湖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 蔗湖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 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蔗湖行政村,属大荆镇。辖1个自 然村。耕地696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篾器、砖瓦等手工业 。     
    蔗湖(Zhehu)村448户,1841 人。蔗湖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 清县志》载,蔗湖属山门乡二十六都。据传古时村前湖边盛植 甘蔗,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7公里。属平原地区。大荆至龙 避岙公路经村北而过。

    干岭(Ganling)行政村99户 ,423人。村民委员会驻干岭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干岭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干 岭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镇 ;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干岭行政村。辖1个自然村。耕地142 亩,种植水稻为主,兼制竹器等。     
    干岭(Ganling)村99户,423 人。干岭村委会驻地。     
    干岭是鹁鸪尖山南向通往龙避 岙村的一条山岭,干姓人曾居于此,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 36.5公里。属半山区。
     

    下干(Xiagan)行政村102户 ,433人。曾名上干。村民委员会驻下干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下干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改称上干村;1958年公 社化时,成立上干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 1980年属大荆镇;1981年改名下干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 称下干行政村,属大荆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247亩,种植水 稻为主,番薯为次,兼制砖、瓦、罐等。      
    下干(Xiagan)村102户,433 人。下干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 清县志》载,下干属山门乡二十六都。据传,古时旸谷岙和南 北閤之溪水,经此入海。后石门潭崖壁崩裂,溪水改道,此地 经常干旱,又地势较低,故称下干。位于县城东北37公里。属 平原地区。
     

    下山头(Xiashantou)行政村 322户,1423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山头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下山头村,属东林乡;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 立下山头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 大荆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山头行政村,属大荆镇。辖 3个自然村。耕地1007亩,种植水稻为主。      
    下山头(Xiashantou)村90户 ,427人。下山头村委会驻地。     
    村处龙头山南首,故名。位于 县城东北38.2公里。属丘陵地带。     
    西岙(Xi’ao)村137户,601 人。     
    村在山岙之西,故名。      
    高宅(Gaozhai)村95户,395 人。以姓名村。
   

    高地(Gaodi)行政村243户, 930人。村民委员会驻高地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高地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 高地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 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高地行政村,属大荆镇。辖2个自 然村。耕地317亩,种植水稻为主。      
    高地(Gaodi)村182户,736 人。高地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 清县志》载,高地属山门乡二十六都。因地势较高得名。位于 县城东北37公里。属平原地区。     
    上高地(Shanggaodi)村61户 ,194人。     
    以村在高地村上首而名。   

   
    三官庙(San’guanmiao)行 政村214户,883人。村民委员会驻三官庙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三官庙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 立三官庙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67年改 称北门大队;1980年属大荆镇;1982年1月因重名恢复原名三 官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三官庙行政村,属大荆镇。 辖1个自然村。耕地215亩,种植水稻为主。      
    三官庙(San’guanmiao)村 214户,883人。三官庙村委会驻地。      
    村中建有三官庙,以庙名村。 位于县城东北37.6公里。属平原地区。
      

    石门(Shimen)行政村181户 ,607人。村民委员会驻石门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石门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 石门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 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石门行政村,属大荆镇。辖1个自 然村。耕地153亩,种植水稻为主。办有铸造厂。县二轻所属 乐清铸造厂亦座落本村。     
    石门(Shimen)村130户,607 人。石门村委会驻地。     
    清·光绪辛丑(1901年)《乐 清县志》载,石门属山门乡二十六都。村在石门潭东首,故名 。位于县城东北36.5公里。属平原地区。  

   
    西一(Xiyi)行政村218户, 796人。村民委员会与西二村委会同驻西门村。      
    因驻地序列得名。1949年解放 后为西门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 立西门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0年分为两个大队,该队称西 一大队;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镇;1984年政社分设 ,改称西一行政村,属大荆镇。与西二行政村同辖1个自然村 。耕地29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西二(Xi’er)行政村140户 ,512人。村民委员会与西一村委会同驻西门村。      
    1960年与西一分队时以驻地序列得 名。1984年改称西二行政村,属大荆镇。与西一行政村同辖1 个自然村。耕地19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西门(Ximen)村358户,1308 人。西一、西二村委会驻地。     
    村在大荆旧城西门外一带,故 名。位于县城东北31公里。属平原地区。
      

    荆东(Jingdong)行政村240 户,875人。村民委员会驻东门村。      
    1949年解放后,为东门村,属大荆 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东门大队,属大 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镇;1982年1月 因重名更名为荆东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荆东行政村, 属大荆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332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手 工业。办有陶器厂。     
    东门(Dongmen)村240户, 875人。荆东村委会驻地。     
    村在大荆镇东门,故名。位于 县城东北37公里。

     
    东里(Dongli)行政村170户 ,667人。村民委员会驻东里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东里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东 里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镇 ;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东里行政村,属大荆镇。辖2个自然村。耕地318亩,种植水稻为主。办有陶器厂。      
    东里(Dongli)村100户,388 人。东里村委会驻地。     
    村在大荆旧城东郊一里处,故 名东里。位于县城东北37公里。属平原地区。      
    夏宅垟(Xiazhaiyang)村70 户,279人。     
    据传,村名原称下宅垟,而“ 下”、“夏”同音,又为夏姓人聚居地,故名。
      

    荆南(Jingnan)行政村161户 ,541人。村民委员会驻南门村。     
    1949年解放后为南门村,属大荆镇 ;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南门大队,属大荆管 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80年属大荆镇;1982年因重名更 名为荆南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荆南行政村,属大荆镇 。辖1个自然村。耕地161亩,种植水稻为主。      
    南门(Naninen)村161户, 541人。荆南村委会驻地。     
    村在大荆旧城南门外,故名。 位于县城东北37公里处。属平原地区。
     

    肖包周(Xiaobaozhou)行政 村319户,1189人。村民委员会驻肖包周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 肖包周村,属大荆镇;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 立肖包周大队,属大荆管理区;1961年属大荆公社;1967年改 称东风大队:1980年属大荆镇;1981年恢复原名;1984年政社 分设,改称肖包周行政村,属大荆镇。辖1个自然村。耕地538 亩,种植水稻为主。村有果木场。     
    肖包周(Xiaobaozhou)村319 户1189人。肖包周村委会驻地。     
    以肖、包、周三姓人聚居成村 而得名。位于县城东北37公里处。属平原地区。      
      

全部回复(3)
一看而过                          
2012-12-22 09:29:26
飘过
2012-12-22 10:17:16
功德无量
2016-4-18 16:08: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