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垟乡位于县城北偏东。东南连双峰乡,西南邻仙溪镇,西接福溪乡,北与肠谷岙乡及黄岩县接壤。乡人民政府驻叶家垟村,距县城38.7公里,即北纬28°27′,东经121°04′处。
该乡以驻地得名。解放前属双峰乡。1950年解放后建立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划出上六坪、下六坪、叶家垟、大岩头、大门、溪心等六个大队,建立叶家垟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设,改称叶家垟乡,属大荆区。总面积24.8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300户,5440人。均系汉族。
境内山脉连绵,峰峦重叠,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叶家垟溪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乡境,形成溪谷冲积地带。溪谷两侧皆高山峻岭,最高六坪山,海拔717米。叶家垟溪源于北面黄岩县境内仰天斗山东南,入境后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经大岩头、庵里、叶家垟、水埠头、溪心诸村,沿途汇入两岸峰峦间诸溪流,过大台门出境入双峰溪。山场广袤,耕地较少,土质瘠薄,均系黄泥土与石砂土。溪多流长,水利资源丰富,叶家垟,上六坪、下六坪三处各建有库容为1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座,村庄多有小水电。地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16℃,年降水量平均约1800毫米,无霜期较平原为短,光照偏少,尚宜农林业生产。
全乡有粮食耕地1621亩,农业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1986年粮食平均亩产446公斤,总产量为723吨。有林业用地28373亩,其中用材林12277亩,薪炭林1368亩,竹林1627亩,经济林683亩。副业主要为采吊兰(鲜石斛),种蘑茹。
有村办企业1家,从业人员35人,1986年总产值为16万元。
现有小学6所,21个班级,教师31人,学生644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乡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等。
该乡6个行政村,全系革命老区。
叶家垟(yejiayang)行政村199户,909人。村民委员会与叶家垟乡人民政府同驻叶家垟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叶家垟村,属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叶家垟大队,属双峰管理区;1961年属双峰公社;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划出,属叶家垟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叶家垟行政村,属叶家垟乡。辖8个自然村,耕地392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并开垦茶园、柑桔、梨等园地。
叶家垟(Yejiayang)村46户,223人。叶家垟乡人民政府及叶家垟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叶家垟属山门乡二十三都。叶姓人首先在此田垟中建村而名。位于县城北偏东38.7公里。属山区。
林家垟(Lingjiayang)村12户,59人。
以姓名村。
水埠头(Shuibutou)村70户,310人。
清·道光丙戌(1926年)《乐清县志》载,水埠头属山门乡二十三都。古时,此地靠近溪边,筑有埠头,故名。
新店(Xindian)村5户,20人。
村处山岙中心,村人新开一爿小店,故名新店村。
潘家山(Panjiashan)村8户,27人。
以姓名山,山名村。
许脚头(Xujiaotou)村42户,185人。
村后有形似马靴的山,以靴脚头名村。后以“靴”、“许”方言音近,雅化为许脚头村。
石下坦(Shixiatan)村11户,54人。
村处岩石下首平坦上,故名。
高坦(Gaotan)村5户,26人。
村处林家垟上首平坦,故名高坦村。
上六坪(Shangliuping)行政村81户,386人。村民委员会驻上六坪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与下六坪合并为六坪村,属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六坪大队,属双峰管理区;1961年分为两个大队,该队称上六坪大队,属双峰公社;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划出,属叶家垟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上六坪行政村,属叶家垟乡。辖4个自然村。耕地85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上六坪(Shangliuping)村49户,250人。上六坪村委会驻地。
当地原有牛牢坪、捣臼坪、上六坪、和家坪、杨梅坪、下六坪等六块坪,村建于上六坪,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0.6公里。属山区。
和家坪(Hejiaping)村27户,111人。
古时这块坪上建有一座和尚堂,建村后即称和家坪村。
寮前坑(Liaoqiankeng)村2户,13人。
因村处于茶寮前面山坑中,故名。
寮前坑头(Liaoqiankengtou)村3户,12人。
村处寮前坑村上首,故名。
下六坪(Xialuping)行政村159户,703人。村民委员会驻下六坪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与上六坪村合并为六坪村,属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六坪大队,属双峰管理区;1961年又分为两个大队,该队称下六坪大队,属双峰公社;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划出,属叶家垟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下六坪行政村,属叶家垟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179亩,以种植番薯为主,兼营林业。
下六坪(Xialiuping)村31户,133人。下六坪村委会驻地。
该村处于地势最低的下六坪上,故名。位于县城北偏东40.5公里。属山区。
牛牢坪(Niulaoping)村20户,108人。
村有关牛的草坪,名牛牢坪,即以坪名村。
五色坑(Wusekeng)村42户,187人。
村有溪坑,日光映照,五彩缤纷,故名。
乌上岩(Washangyan)村19户,92人。
村内有乌黑的高岩,故名乌上岩。
黄坭岙(Huangni’ao)村41户,159人。
村内山岙里全是黄泥,故名。
杨梅坪(Yangmeiping)村6户,24人。
以其地有山坪,盛产杨梅而名。
大岩头(Dayantou)行政村285户,1287人。村民委员会驻大岩头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大岩头村,属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岩头大队,属双峰管理区;1961年属双峰公社;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划出,属叶家垟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大岩头行政村,属叶家垟乡。辖9个自然村。耕地41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林业,并种有茶叶、水果等。
大岩头(Dayantou)85户,360人。大岩头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大岩头属山门乡二十三都。村附近有大岩,故名。位于县城北38.5公里。属山区。
庵里(Anli)村43户,183人。
传说古时村的山边有座庵堂,故名庵里。
地上(Dishang)村92户,434人。
村前村后都是耕地,村居建在耕地当中,故名。
鸡登岙(Jideng’ao)村46户,229人。
村建在山岙中,内有一块形似鸡嗉囊大岩,方言称鸡嗉为“鸡登”,故名。
湖家坑(Hujiakeng)村7户,32人。
古时胡姓人在溪坑旁聚居建村,名胡家坑,后演变为湖家坑。
石阶桥(Shijieqiao)村2户,6人。
村中有石阶桥,并以桥名村。
上道地(Shangdaodi)村2户,6人。
村处道路旁上首,故名。
北山(Beishan)村5户,29人。
村北是山,故名。
雉鸡(Zhiji)村3户,8人。
古时,雉鸡经常栖宿于此处,故名。
大门(Damen)行政村232户,1007人。村民委员会驻大台门村。
1949年解放后为大台门村,属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台门大队,属双峰管理区;1961年属双峰公社,1982年1月因重名更名为大门大队;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分出,属叶家垟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大门行政村,属叶家垟乡。辖6个自然村。耕地49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
大台门(Datanmen)村131户,563人。大门村委会驻地。
古时这里建有一座台门,即以名村。位于县城北偏东38.7公里。属半山区。
许坑(Xukeng)村3户,10人。
古时许姓人在此山坑里建村,故名。
东山头(Dongshantou)村3户,11人。
村处东首山头,故名。
下湾(Xiawan)村41户,169人。
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下湾属山门乡二十三都。村处山岙内最下边的山湾里,故名。
前蒋(Qianjiang)村50户,238人。
古时岩溪流经该村前面,后溪水改道堆积成平地,故名前涨。“涨”、“蒋”方言近音,遂演变为前蒋。
半山(Banshan)村4户,16人。
村建在山腰间,故名半山村。
溪心(Xixin)行政村187户,810人。村民委员会驻溪心村。
以驻地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溪心村,属岩溪乡;1956年并入双峰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溪心大队,属双峰管理区;1961年属双峰公社;1983年11月从双峰公社划出,属叶家垟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溪心行政村,属叶家垟乡。辖3个自然村。耕地38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植柑桔等果木。
溪心(Xixin)村75户,342人。溪心村委会驻地。
清·道光丙戌(1826年)《乐清县志》载,溪心属山门乡二十三都。村建于叶家垟溪和潭沿溪之间,故名溪心。位于县城北偏东37.7公里。属半山区。
外屋(Waiwu)村78户,324人。
该村建于溪心村外首,犹屋在外,故名。
里堂(Litang)村34户,144人。
村处于和尚堂里首,故名。
|